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www.jyb.cn 2016年06月0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在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价值和决定性作用。根据通识教育的首倡者——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A.S.Packard)的观点,通识教育是“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因此,一般认为,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应当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通识”,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二是“博雅”,在专业培养之外更要注重培育人的性情、兴趣和趣味;三是“全人”,实现人格的健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通识教育的理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等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的共识,在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也取得了诸多重要的进展。但是,在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依然有一些问题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例如,通识教育的模式选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课程体系应当如何安排,等等。本文结合中国政法大学通识课程的建设现状,对通识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展开讨论,旨在进一步推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通识教育的立体闭合型课程体系

  以上世纪90年代开启的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中国政法大学于2005年正式启动了通识教育改革。在此次通识教育改革中,学校提出了“打造有灵魂的通识教育”、建设“有法大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有力地推动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培育和发展。2006年,学校开设《中华文明通论》《西方文明通论》两门课程,并将其列为全校本科生必修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与此同时,通过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充实和提高,初步形成了四个类别(自然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类、人文素养类、法学类)、156门通识选修课程组成的通识课程体系。2010年,学校开始实施第二轮通识教育改革。此次改革提出,应当着力建设“通识主干课”这一新的课程类型。截至2015年底,学校初步形成了“以中西文明通论为核心、以23门重点建设课程为主干、以300多门自由修读课程为拓展”的立体闭合型课程体系。学校通识教育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一种科学、系统、有机、理性的发展状态,主要特点有:

  1.以中西方文明为主线,重点打造两个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作为通识教育的“灵魂”,学校于2006年开始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两门跨学科、综合性的全校必修课程:《中华文明通论》《西方文明通论》。这两门课以打造文明熔炉为指向,融合中西方文明的基本学术内容,旨在让学生们自觉意识到他们具有共同的过去,属于同一历史文化共同体,并分享共同的现在、期望共同的未来。这两门课以文明为线索,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之前,对于世界文明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以西方文明通论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由政治文明、法律文明、艺术与审美、宗教与社会、哲学与思维、语言与文学、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架构了西方文明的基本知识体系。在教学团队上,该课程以外聘的方式,汇集了全北京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师资,可以说是学术大腕云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学校组织出版了《西方文明讲演录》,该教材在国内高校产生了广泛影响。教学团队还举办“西方文明大系”系列讲座,对西方文明的重要事件、重要文本、重要问题做专门阐述。同时,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学校创办“西方文明在线”网站,为西方文明通论课程服务。该网站不仅提供文章、经典著作、音像资料等静态学习资料,同时还开设师生互动专栏,方便老师与学生线上线下互动。

  2.初步培育了四大类通识课程体系

  在中西文明通论核心课程之外,学校目前的通识教育由四大类课程体系组成:人文素质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法学类。围绕这四大类课组,根据课程成熟度和建设水平,学校纵向建立了通识主干课、一般通识课两种类型的选修课。横向看,学校现有人文素质类课程共173门,社会科学类课程101门,自然科学类课程33门,法学类课程76门;纵向来看,通识主干课程23门,一般通识课程360门。学校规定,本科生的通识主干课应修满8学分,一般通识课应修满10学分。

  3.根据专业互通的理念,将专业课程开放作为其他专业的通识课

  客观而言,作为以法学专业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通识教育的师资相对匮乏、通识课程的数量也十分有限。为弥补这一缺陷,学校将各专业的专业课程(含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考虑到学校法学专业的专业课程种类丰富、内容覆盖面大、师资力量雄厚,因此在通识课程体系中,学校单独成立了一个法学类课程组,鼓励法学以外专业的学生在这个课组进行选修,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强力补充。

  综上,通识教育的法大模式呈现以下特点:打造“核心+主干+一般通识课程”的“有灵魂”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四大类横向课程模块;开放全校专业课充实通识课程数量;核心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遴选公认的具有学术影响力、人格魅力和大爱情怀的名师,牵头组建教学团队和规划课程设计;广选京城学术大家和名师,建设水平高而人选灵活的师资队伍;学校提供政策倾斜、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

  对于通识教育几个问题的重新认识

  1.通识教育的发展定位

  通识教育是一种厚基础、宽口径的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不论何种专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都应该具备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都应当形成求真、趋善、爱美融为一体的完善人格。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发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就综合性大学而言,此类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数量众多,师资类型和课程内容能够覆盖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学科领域,因此,只要学校能够对全校学生开放既有的专业课程,就完全可以实现拓宽专业领域、丰富知识结构的通识教育目的。但是,对于像法大这样的多科性大学,以及其他类似的特色性院校或者学科单一的专科性高校,由于专业覆盖面小、师资力量在专业上过于集中、课程数量有限,仅靠向全校学生开放现有的专业课课程根本无法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因此,为了打破学科覆盖不足的窘境,必须有意识、有组织地建设通识课程体系。

  2.辩证地看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并不相同。简单而言,通识教育是让学生掌握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成果,从而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专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某一职业领域所需要的能力。没有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学生获得的专业技能只能是没有灵魂的躯壳;而缺乏专业教育支撑的通识教育,也容易成为一种缺乏根基的空中楼阁。因此,深化通识教育改革,应当秉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理念,将通识教育融贯到整个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而不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

  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划分,其实只是立足于特定学科进行的归类。没有哪个知识领域生来就被定义为通识的或者专业的。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分不在教学内容上,而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定位与教学方法上。为了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高校需要新的教育理念和灵活的选修机制。

  3.厘清“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核心课程组”两种模式

  通识课程体系的架构是通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各个院校自身条件不相同,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也千差万别。在课程设计上,究竟是采用“核心课程”模式还是采取“核心课程组”模式,各有利弊。“核心课程”的特点在于,学校选择了固定的几门通识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每门课程由于要满足全校学生选课的要求,需要组建一支由众多知名教师构成的专门的教学团队。因此,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核心课程”的数量受到极大的限制,学生的自由选择空间也被压缩到最低。与此相比,“核心课程组”的优点在于学生享有较大的自由选择权。但是,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只是单纯根据其自身兴趣选修特定课程、致使部分课程无人问津的状况,最终难以实现高校通识教育中“全人”教育的目标。

  4.明晰通识教育对象的“大众性”与“精英性”

  国内众多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书院模式、博雅学院模式层出不穷。这些书院、学院通过入校之后的二次选拔,遴选优秀学生进入独立书院、学院,接受一种异于其他学生的“精英式”通识教育,从而实现通识教育改革的创新。我们认为这种改革模式是有待商榷的。既然通识教育是培养人之为人的素养,那它就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因此,通识教育应该是存在于校内的大众教育、自由教育、开放式教育,这是在大众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更是依赖国家财政拨款的公立大学所必然要求的。而精英式、小众化的通识教育是狭隘的,与通识教育的精神背道而驰。

  此外,上述书院、学院的主要特色在于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经典研读课程比例甚至占到通识课程一半以上。经典阅读固然重要,但不应该是通识教育的全部,那些认为自然科学、数理知识不是通识教育主流的想法是偏狭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学逻辑都是每个人面对这个复杂社会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5.方法论教育应当大于知识的传授

  研究方法的培养比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围绕通识教育的争论中,尽管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聚讼纷纭,但大家一致认为,学生除了学术能力之外,还需要发展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逻辑和批判思维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数理分析以及形式推理能力。事实上,没有哪种课程能够提供全面的知识,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只有训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可以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思考推理、找出论据、做出选择、给出合理结论,才能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很显然,如果只是单纯给学生灌输前沿问题或者最新成果,而忽视对学生学术思维逻辑、科研方法的培养,那么,教学工作将会完全失去其灵魂。因此,方法论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的规划中必不可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不如传授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与方法。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升级换代

  经过10年的运行检验,法大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有特色和见成效的,但也存在一些缺憾,例如,课程组主要依据学科进行分类,没有体现出培养宗旨、培养效果等人才培养阶段性的目标,缺乏明确的规定与可衡量的指标。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亟待升级为“2.0版”。

  1.通识教育呼唤本科教学改革

  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必须首先端正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先培养“人”、再培养“人才”。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理应处于根本性地位。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应当把通识教育作为全校师生都参与其中的整体性工作,将全面提升学生作为人的基本品质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2.国际化应当成为通识教育的必然内容

  目前,通识教育过于注重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简单把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当作通识教育的目的。但实际上,让学生通过通识教育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理解自己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为参与未来的公共生活做好准备,也是通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通识教育的目的绝对不能仅局限于“向此专业学生教授彼专业知识”这样的“学科交融”,而应该把通识教育打造成构建大学学习与学生所要面对的现实社会之间的桥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知识丰富、思维敏锐的人。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要让学生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目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影响和贡献有评判的、均衡的理解,并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有深入的认识,激励学生成为积极参与本地、本国以及国际社会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3.通识教育呼唤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塑

  学校应继续落实和完善“核心课程必修+均衡选修”的课程模式,进一步巩固中西文明通论通识核心课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艺术审美或者自然科学方向的课程数量,以丰富通识核心课的种类和内容。更为关键的是,应当利用现有专业课程,以人才培养宗旨、能力培养指向等为标准,重新搭建法大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课程体系的模块应当由过去的以课程性质、授课内容为标准转向以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类型为标准。所谓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公民意识、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哲学思维、艺术修养的文明继承者、文化传承者和文化创新者。所谓能力类型,应该包括逻辑思维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恰当价值判断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学校拟将通识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同时将原有的公共课(思政、外语、体育、计算机等课程)进行再分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根据人才培养阶段性的目标,在接下来的通识课程体系改革中,学校初步考虑按照通识教育需要达到的能力类型重新划分课程模块,以取代旧有的按照学科划分的课程模块。

  4.建立通识教育的评价体系

  通识教育的效果到底如何?能否有效完成学校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最近几年人们对通识教育反思最多的地方,也是最难以衡量的地方。在一些高校,通识教育依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一种锦上添花的陪衬,甚至被有些学生戏称为“注水的课程”。在下一步的改革中,学校会进一步细化通识教育需要达到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求,以此为基础建立起通识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5.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应成为通识教育改革的重点

  通识教育改革应该重视创新创业,学校应开设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组,通过开设第一/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获得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课堂学习机会,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的课堂外实践机会。学校将以修订本科培养方案为抓手,强化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改革,设置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建立“以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为核心、以多种形式创新创业通识选修课为支撑”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体系,同时,在课外实践教学体系中设置专门的创新教育学分。

  6.通识教育应当贯穿于教师的日常教学之中

  通识教育是现代专业化教育的基础。因此,单纯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固化为一种课程模式是远远不够的。通识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让广大教师(无论是公共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普遍建立起“通识”教育的理念,并自觉将其贯彻到日常课堂教育之中。这才是通识教育改革应取的进路。

  冯友兰先生说过,教育的价值应当使得学生“先成为人,成为真正意义上完善的人,再成为某种人,某种职业的人”。这点明了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由和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法科强校,无论是法学专业的学生还是法学以外其他专业的学生,法治精神应当是他们共有的特质,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将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完善的人”。换言之,只有他们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完善的人”,法大追求的法治精神之培育方可谓之“完善”。

  通识教育是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体认与回归——人类在智识上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不是某一特定学科的独立贡献,而应当以人类已有的智识整体为前提——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质正是回归这一规律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广禄.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6-11.

  [3]黄明东,冯惠敏.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3(4).

  [4]Jerry G. Gaff, New Life for the College Curriculum, San Fransisco: Jossey-Bass, 1991.

  【作者于志刚,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