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性与现实性探析

www.jyb.cn 2016年12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行动实践更加自觉,已经形成了全社会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但是,现实社会的道德现状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与信不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相比,更多的问题是许多人担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不能成为现实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特性,以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现实性是指现在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可能性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在于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只要可能性还没有成为现实的东西,它就是可能性,不是现实性,现实性也不是可能性。同时,两者又是相互包含与相互转化的关系。可能性包含在现实性之中,是未来实现的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同时又孕育新的可能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一个不断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依附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已经存在,且通过改革不断得到完善与巩固。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与价值追求通过国民的努力正在局部方面成为现实,虽然处在初级阶段,水平还不是很高,但是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三是通过实践探索,取得了越来越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指南,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地取得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许多要素成分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经过人们的努力能够逐步成为现实的种种趋势。作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价值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核心价值观是对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的一种观点与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认识成果。意识形态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反映,只要存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就必定会产生相应的意识形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成果。具体来说,作为社会主义客体要素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必定要与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之间产生特定的价值关系,我们首先要根据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本质要求去规定社会主义的价值关系,得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结论,在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根本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再归纳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从区别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是“客观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是“发展远景”,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既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去研究这种现状的特点,既看成绩也看不足,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既不妄自菲薄,自我贬低,也不自我吹嘘,任意夸大。面对现实社会道德的现状,许多人往往是感到失望,看不到道德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我们认为这种状况是不足取的。现实社会的现状不是尽善尽美,但只要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常抓不懈,事物不就可以朝好的方面发展吗?这就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包含着可能性,孕育着新的可能性。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性与可能性是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并在我们的努力下实现了相互转化。我们的立足点是“现实性”的客观存在,但是我们的着眼点一定是向“可能性”的未来发展方向。现实蕴含可能,再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川流不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方法论意义

  自从我们提出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街小巷贴上了宣传标语,各项活动都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就像冬天的一把火温暖了人们的心头,形成了一股向上的正能量。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性和现实性的方法论意义?

  1.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

  一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与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理想状态的价值追求,是一个改善现在、推向未来的客观进程,必定与现实社会之间存在一定落差,有的方面还会出现反差。如果不能辩证看待这种特性,就会产生对现实不满的心态。我们在调查中就发现了一些人只看社会中消极的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了观望、消极的态度,当看到现实社会不尽如人意,就认为根本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希望的东西,甚至认为这是骗人的把戏。这种看法在不少年轻人群中也有一定市场,需要我们改进教育方式,加强正确引导。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希望角度看待现实社会的诸多困境与问题。正因为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使我们看到了解决实现社会问题的希望与对策,才有了盼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像希望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难点问题。笔者以为至少有这样几个难点问题需要得到切实解决。其一,如何澄清与消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的种种疑问、困惑与谬误。由于我们所提出的12个核心价值观的要素在字面上与西方价值观的提法是一样的,群众就很难区分其中的本质区别,产生种种疑问与困惑,这就需要我们答疑解惑,说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必然性,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其二,如何有效解决网上舆论的无序状态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我们只有用有吸引力的网络宣传去主动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同时用法制手段加强监管,对有意散布错误言论的网络言行及时予以消除与坚决打击。其三,如何及时减少一些腐败现象和不道德行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要加大腐败的治理力度,尽快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让群众看到能够解决腐败的希望。同时对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尽可能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对于已经出现的类似吸毒明星人物既要依法处置,绝不姑息纵容,又要正确引导,帮助他们“从头再来”。

  2.把握好不同类型的可能性,避免犯急躁冒进或保守滞后的错误

  一是科学论证与决策,避免去做不可能的事情。例如,不能提出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建设目标,不能要求人人都成为模范人物,或者要求领导人物不犯任何错误,不能要求什么事情都是完美无缺、毫无瑕疵,在世界上不能承诺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和义务,也不能期望反动势力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实践中就应当去办那些可能办到的事情,切勿去干那些不可能的、劳而无功的事情。

  二是集中力量办好现实可能性的事情。根据抽象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应该集中力量去办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不去办那些在当前还只是抽象可能性的事情。如果把本来是将来才能办到的事情,勉强地拿到现阶段来办,那就要犯急躁冒进的错误。反之,如果把现实的可能性看成是抽象的可能性,放着当前经过努力本来可以办到的事情不办,那就要犯滞后保守的错误。如果以为我们现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根本就不具备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条件,就是一种贻误时机的保守思想。

  三是创造条件去实现远大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以长远眼光看问题,强调理想的重要性。他在“七一”讲话中就理想问题作了深刻阐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我们不能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要时刻明确我们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志向越高,动力越足,干劲就越大。更何况“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只有时刻关注未来发展动向,才能尽可能规避各种风险。

  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主观认识,还是一种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文明成果,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够出现和存在的,是需要培育和践行的,也就是需要创造各种条件,特别是主观努力,才能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具体来说,客观条件主要指物质基础越来越雄厚、社会制度逐步完善与成熟,主观条件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提高人的素养、启发人的观念意识、提高人的觉悟水平。在具备了客观条件的情况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实现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起着特别重大的作用。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特性的最大现实意义就在于激发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形成人人参与,自觉实践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方面,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力求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规律,力求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可能性。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经过主观努力和积极奋斗,创造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力争实现好的可能。同时从最坏处设想,牢牢掌握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上海开放大学静安分校】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