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把传统文化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www.jyb.cn 2016年12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大学应当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人格品质和文化素养,更关乎祖国建设的未来。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素质过硬、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一所大学都重视的教育难题。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的范畴,其工作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要义,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教育学生明白知识为谁所学、为什么目标奋斗、成才之后为谁服务,也就是说,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长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渗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举措。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岁月长河的沉淀并流传至今,其内容博大精深,意义厚重深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在当今世界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需要一代代人继续弘扬和传承下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如何运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三个“可以”,对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力的指引。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内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内容,内涵丰富,意味隽永,既能催人奋进,又能砥砺人格。孟子“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谦“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充满家国情怀的文章诗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国人立志报国、自立自强。自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舍身报国、勇赴国难的献身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抗击外来侵略者。学习他们的精神、他们的行动,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

  2.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指出:“必须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才能具有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毛泽东同志早在抗战时期就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毛泽东同志的精辟论断揭示了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对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上千年的沉淀和流传,其中必定有糟粕文化,对这些我们需要加以剔除,但是,其中也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了解和传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历史上,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秦始皇时代的兵马俑,以及雄伟的万里长城、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精神。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钦佩,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关爱内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和谐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与我们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不谋而合。《论语》中“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的真知灼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被联合国奉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黄金法则。传统文化中的图腾崇拜、二十四节气的应时而作、儒家和道家主张的“天人合一”理念等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论语》中“和为贵”、《中庸》中“致中和”等则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些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德性,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树立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

  4.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内含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工具理性不断膨胀,价值理性日渐式微。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断受到冲击,一些学生在学习时带有功利主义,如只阅读专业相关书籍,而选择性地忽视中国经典文化典籍,这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其危险的。

  社会发展实践证明,没有人文素质教育,人类将堕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社会灭亡、文化消亡的深渊。中国传统文化最丰厚的资源在人文领域,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鲜明的人文精神和伦理精神,其最鲜明的载体是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艺术等。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5.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情商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国内著名化学专家唐仰虞教授明确提出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吾辈所指称之工业组织人才,除却专业技能之掌握,对于旁及的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与工科有关联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历史地理等,都该有一定的了解。”大学生“当具备健全的人格,求知的热忱,健壮的体魄。立身行事,当忠诚第一;待人接物,以公正为先。除了做有技能的工程师还不够,而应当通晓多方面的知识,样样拿得起,做得好,是多方面的多面手”。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正确处理义与利、理与欲、公与私、群与己、身与心的关系的内容,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慎独、慎处、慎初、慎微、慎言、慎行、慎终、慎交友等内容,对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人际交往能力、审美情趣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推动传统文化类课程进“第一课堂”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场所,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可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修通识课,例如要求全体在校学生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至少修读一定学分。

  另外,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开设《四书》与中华民族精神、《周易》与中国文化、先秦诸子思想、唐诗经典研读、两汉文化研究等各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课程,为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搭建坚实平台。此外,还要注重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教师的品格和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成长成才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质,有利于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进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校文化品位。

  2.依托“第二课堂”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课堂”是面向大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也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学校应积极扶持和引导“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既充分调动学生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又寓教于乐实现自我教育。

  一是邀请知名国学学者来校讲座,培养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清华大学国学院近年来设立“梁启超讲座”“王国维讲座”“陈寅恪讲座”,三大讲座每年各举办一次,每次分若干讲,邀约文、史、哲等领域的世界级学者,围绕特定的专题进行讲演,对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扶持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的学生社团,鼓励此类学生社团申请和举办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活动。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依托大学生诵读协会、读书协会、存在文学社、文史学社、演讲协会、镜湖国学会馆等十余个校院级社团,打造了五月诗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品牌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和热爱,有助于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

  3.推进民间艺术、民俗文化进校园

  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演化和传承,是我国传统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标识之一。然而当代大学生对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接触较少,捏糖人、皮偶戏、荷包、地方戏等一系列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都未能真正进入大多数大学生视野,更不用说让大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的感染力。因此,学校应大力推进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进校园,扩展大学生文化视野、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条腿走路”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利用大众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我们必须注重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条腿走路”,让媒体联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利器。

  新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和吸引力,让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近乎革命性的改变,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形式多元、互动性强的特点,使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日渐受到挑战,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发展,更是大大降低了知识传播的成本,改变了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高校可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尽管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优势侵夺传统媒体的领地,但这并不说明传统媒体的地位就边缘化了。如今,书籍仍然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广播、电视、电影仍旧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学校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传统媒体作用。学校可采取多种方式弘扬传统文化,如图书馆及时购进传统文化书籍,设置专项资金扶持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出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报刊、期刊等。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7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

  [4]学府纪闻——国立西北工学院[M].台北:淡水文化出版公司,2006.

  [5]闫素娥.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新探[J].教育与职业,2009.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处】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