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长征精神:新时期高校改革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www.jyb.cn 2016年12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艰苦卓绝的长征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延安是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出发点,延安大学是长征胜利的硕果之一,是长征精神的直接继承者和延安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之一。回顾延安大学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长征精神仍然是新时期高校改革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认为,长征精神起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我国高等院校今天的改革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定信念、忠于事业的革命理想主义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

  革命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也是红军指战员战胜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思想基础。高等教育是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等院校的改革发展就是为了更好地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与科学文化基础。要保证高等院校的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就必然要求高校的领导者和全体师生员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忠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这是高等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思想基础。

  延安大学创建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延安大学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创性地进行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实验,成为培养大批治党、治国、治军、治学精英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从校领导到师生员工普遍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无限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当时的教职员工没有工资,也没有职称,甚至没有知识产权意识。教师的信念就是为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培养人才,学员的信念就是为革命而学习。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唯一目标就是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思想、目标、价值观高度统一,从而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今天我们的历史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院校的改革发展应当遵循自身的规律,完全照搬过去的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但是,作为社会主义的高等院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这些基本的思想是不能丢的,否则高等院校的改革发展就会走向歧途。

  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是高校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柱

  革命英雄主义是长征精神的集中反映。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围剿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成为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具有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

  延安大学创建于1941年9月,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致使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和财政困难,边区军民吃饭穿衣都成了大问题。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陕北公学(后期)、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干校合并成立具有现代意义的正规综合大学——延安大学。在那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按照今天的观点,这是一件不可能办成的事。但是,中国共产党就是将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延安大学成立后,师生们在吴玉章校长的率领下,靠着长征精神与延安精神,突破种种艰难险阻,因陋就简,自己编印教材,自己动手建实验室,甚至自己开荒种地,办农场、办工厂、办商店,筹措办学经费,学校的经费自给率达到了65%。周恩来同志在国统区利用各种关系与渠道,购置图书和仪器设备,千方百计突破国民党的封锁运到延安,保障了学校的急需。就这样,学校不仅办了下来,而且不断发展壮大。1943年到1944年,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行政学院等先后并入延安大学。正如一些教育史家所指出的:“从设置和规模看,此时的延安大学即使与正规大学相比,也算得上佼佼者。”教育教学质量不但得到解放区人民的广泛认同,而且也得到边区外有识之士的高度评价。1945年5月,国民政府组织了一支由21位中外记者组成的西北参观采访团,从重庆到延安采访。在延安,这个团的重要成员、美国《基督教箴言报》的记者史坦因,在与延安大学校长周杨的对话中说道:“延大学生具有战时中国需要的更多的实际知识,他们有更好的机会来协助打仗和社会进步。这些人如果能有一个机会去做真正的改革工作帮助老百姓,不管在地方政府或在偏僻乡村,他们都会甘心情愿去再受一次营养不良的苦难。”作为第三方的观察,史坦因的认识是客观而深刻的。延安大学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训练了一万左右的青年干部,分布到中国每个角落”。这些青年干部都是德才兼备的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延安大学(包括前身院校、合并院校)任职、任教和学习过的校友,有近30位担任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学部委员、两院院士有近20位。当选中共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的有40多位。担任省部(军)正职的有200多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云峰主编的《延安名人辞典》,共收录延安时期工作学习过、建国后曾担任过副部级以上领导职位和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人3623人,而延安大学(包括前身院校、合并院校)校友就达654人,占到六分之一强。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到了改革的攻坚阶段,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任务艰巨,无异于一次新的长征。在这样的形势,弘扬长征精神,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教育家胸怀壮志、敢于担当、英勇顽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不仅仅是口号,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

  长征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经典范例。红军之所以被迫进行长征,最直接原因是“左”倾教条主义所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无视中国革命的现实,无视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创造,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精神,从而也就完全丧失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自主权和能力。而长征只所以能够从初期的失败走向最后的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遵义会议后,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与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方法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处理中国革命的问题成为党和红军的共识,这就从根本上挽救了中国革命,也为党中央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和延安时期的历史充分昭示我们,无论中国革命,还是建设与改革,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延安大学的建设发展就是党中央改革延安干部教育、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新模式的实践成果。“由三所学校合并而来的延安大学并非是三所大学的简单归并,而是一种新型教育体制的实施。这种新教育体制注重的不仅仅是价值观、世界观的革命化改造,而且还注重科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不仅仅是被培养者接受速成式的训练,而且注重被培养者深厚科学知识底蕴的积聚。”所以“延安大学的诞生既是对中共中央领导下自进入陕北以来的传统红色教育(干部培训班)的一个总结,也是红色教育的起点(正规大学教育)”。根据党的中心工作,面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实际,延安大学成立后,在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机制、教育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与探索。如“做人为先,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上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委员会制度,学生参与校务委员会制度,政治理论与思想政治“两课”教学制度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新中国的高等教育。

  延安大学在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中,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突破了欧美大学、民国大学和苏联大学的陈规与模式,开创性地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办学体制。这一办学体制,首先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方针上。其次,这一办学体制还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上。延安大学成立与调整之后,根据学科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进行了科学系统而又务实的课程设置。这些课程设置既注意了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又注意了陕甘宁边区的实际需要,是学校“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方针在课程设置上的具体体现。第三,这一体制也体现在学校教学科研与边区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上。学校将各院系既作为教学科研单位,也作为一面学习、一面工作的实际部门。如鲁迅文艺学院在1943年先后组织过“鲁艺文艺工作团”“鲁艺实验剧团前方工作团”等实际工作团体,整个研究、创作、演出十分频繁活跃,直接推动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具有经典意义的许多作品,如歌剧《白毛女》、秧歌剧《兄妹开荒》、歌曲《南泥湾》等,都是鲁艺并入延大之后创作和演出的。

  自然科学院于1944年将原设的生物系、地矿系、化学系改编为化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农业系。农业系先后在南泥湾、延安城郊及延长县、子长县等地建立过实习农场,作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进行科研活动的场所。机械系有机械实习工厂。化工系建有玻璃厂、化学厂并与炼铁厂挂钩,分别建立起自己学习、实践、科研的实践场所。行政学院的教育、财经、行政、司法四个系的主任,分别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财政厅、民政厅、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兼任。自然科学院、行政学院的教师许多是由陕甘宁边区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兼任。这一办学体制同时还体现在生产劳动上。生产劳动既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也是学校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增强教学科研的针对性,培养学员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办学体制”,在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创新性和实验性,是“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思想源泉。

  延安大学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历史,就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践行长征精神与延安精神,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历史。它既不同于国统区的大学,也不同于苏联的大学,可以说是一个富有活力、具有中国风格与特色的新型大学。今天,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核心任务仍然是深化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创新,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延安大学模式曾是新中国高校的重要模式,这个模式对今天的高校仍然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有些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有些甚至成为改革与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也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这种改革与创新更需要重于求实的精神,更需要勇于担当的精神。同时,高校的改革创新始终有一个方向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也是我们高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高校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方向,从包括延安大学在内的老解放区高等院校的历史中汲取经验与启示,继续弘扬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长征精神,不断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林迪生.延安大学简介[J].民大生活,1949(31).

  [3]曾鹿平.延安大学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薛义忠为党委书记】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