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大学治理现代化

www.jyb.cn 2016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航标,也为推进高等教育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为此,大学应主动作为,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治理现代化,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水平。

  以创新理念增强引领发展动力

  大学创新发展源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从历史视角看,大学主动服务和策应国家的需求与发展往往是其崛起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流大学的兴起往往助推其所在国家发展居于领先地位。从现在视角看,以“十二五”时期高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的数量与比例为例,高校在全国授奖项目中的高比例表明高校科研实力较强,对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大,也体现高校的基础研究、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在国家科技创新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未来视角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已经来临,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重大战略需求,高校更是大有可为,也一定能更有作为,助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因此,创新发展在大学落地生根意义重大。

  大学创新发展需要打破常规、协同推进。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协同创新、全员创业、精准创造,构建“点、线、面、体”齐头并进、共同发力的“大创新”引领和支撑格局。做足“点”,以开拓性、开放性思维,推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交流合作、校园文化、话语体系、智库建设、规章制度等各个“点”上的创新,形成创新的燎原之势。串牢“线”,串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线”,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抓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串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线”,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有机融合的技术创新新模式;串牢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能力的“线”,打通产学研利益共享通道,助推创新驱动发展;串牢增强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线”,探索构建鼓励求异思维、理性严谨思维、学科交叉思维的新型校园文化。延展“面”,基于大学的功能和使命,以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的方式,将创新发展环节上的各个“点”串成“线”,并将“线”拼接为“面”,以此产生创新的集聚效应。在“面”的延展过程中,妥善处理好“点”“线”创新与“面”上综合改革、整体设计与师生探索、人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抓实“体”,一方面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一步,破除束缚大学创新发展的桎梏与藩篱,推动考核评价创新,推进管办评分离;另一方面要形成立体化参与创新发展格局,从宏观层面理顺束缚创新发展的障碍、瓶颈和问题,从中观层面激发内设各个机构投入创新发展的动力,从微观层面引导每位师生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增强重实干、重实践、重探索的思想意识,凝聚起大学上下推进创新发展的合力。

  以协调理念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协调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注重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导向,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形成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优势特色、市场需求的主干学科、关联学科、支撑学科格局。注重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推进人才培养结构的差异化发展,研究生教育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培养重点,以校企对接、校所联合、校地联动为培养方式;本科教育突出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企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吸引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参与,增加实训实践教学课程、课时;高等职业教育推进校企融合、产教融合,凸显行业企业全过程、全方位融入教学的主体作用。

  协调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关系。注重规模合理,摒弃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设施建设的外延发展效益观,促使大学保持自身发展的质优效高。注重结构更优,将结构的优化调整作为提高质量的主攻方向,抓实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高等教育结构的适应性、灵活性、引领性。注重质量更好,解决提高质量这一最根本、最迫切、最集中的问题,确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社会贡献力、国际竞争力。注重效益更高,扭转办学缺乏成本意识、效益意识的惯性思维,围绕效益定目标、出政策、上项目,引入投入产出成本核算与效益评估机制,追求人才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最佳平衡。

  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坚持教学为主、教学科研并重,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鼓励教师把学生吸纳到项目研究、论文写作、著作编写过程中,激励教师将项目研究、论文著作等科研成果或研究心得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建立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的教学与研究模式。改革在考核评价上过于注重科研成果的导向,以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协调教学与科研的标准与比重。

  协调学术与行政关系。首先是清晰界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范畴,厘清权力作用的边界,赋予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独立处理学术事务的权责,如涉及学术评价、学术发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事务应由专门的学术组织处理,行政权力不应干预。其次是制定明确完备的权力行使流程与制度,避免产生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错位、越位、缺位问题,以此构建规范、高效、相对独立的权力体系。最后是在大学倡导尊重学术权力的氛围,引导鼓励教师专注于学术,并探索建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有效协作、有机配合的机制。

  以绿色理念提升内涵发展质量

  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外延拓展向内涵建设转变。在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的背景下,内涵建设应成为大学的重心,在理念的引领、资源的配备、关注的焦点聚焦于内涵建设上,实现大学朝着质量更佳、效率更高、公平更显的方向发展。二是多元发展向集约突破转变。一所大学的人才、设备、平台、资金等各类资源都是有限的,需要结合自身基础条件,集聚优势资源,以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为关键点,摒弃大而全、“全面开花”的全科发展思路,推崇精而特、“精准滴灌”的重点突破理念,助推大学的转型发展。三是同质倾向向特色突围转变。破解同质化倾向,大学要精于从发展的历程、现状、未来三个维度凝练特色,以顺应未来理性教育者选择大学的标准在于其内涵与品质的趋势。

  探索绿色发展路子。理念层面,坚持尊重规律的教育理念,按照规律办学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绿色发展引领大学教育新风尚,铸就涵养精神文明的“湿地”,以推动大学教育实现拓展每一个生命的美好愿景。举措层面,筑牢绿色教育阵地,增进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领悟践行;建设绿色研究智库,服务国家和地方绿色发展需求,打造跨学科的绿色研究团队;推行绿色管理方式,推进大学内部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保障层面,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理,建立资源配置、成本核算、生态补偿等制度,完善绿色发展考核的制度体系;建设低碳校园,以精简高效、便于服务为原则,建立依法的内部治理机制。

  倡导绿色校园文化。营造时时培育绿色理念的精神文化,将绿色理念融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推进以机制创新、体系创新、内容创新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创新,培育并传播科学合理的绿色校园文化生态。建设处处可见绿色理念的环境文化,围绕绿色、低碳、节能的核心,科学、合理规划大学校园及其建筑,建设绿色建筑设施、绿色监管平台、微生态环境系统等绿色理念的承载物。形成人人践行绿色理念的行为文化,以宣传教育方式和载体的创新丰富绿色生活理念的内容,构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第二课堂为补充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绿色理念宣传教育格局,促进绿色理念在大学的践行与传播,激发师生争做绿色生活的践行者、传播者。

  以开放理念激发特色发展活力

  扩大内部开放。一方面,扩大大学内部开放,借助未来大学由市场选择、由社会评价之势,用改革促开放,推进大学内部的综合改革、存量改革以及师生共同参与的协同改革,打破学科专业、院系组织等各自为政的壁垒,推动大学内部的人才、平台、项目等各类资源面向全校开放,激发大学组织蕴藏的活力。另一方面,扩大系统内部开放,在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建立开放办学机制,助推大学与大学的有效协同、大学与中小学校的有机衔接、大学与继续教育机构有力对接,以此盘活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源,促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贯通,提高大学办学的品质。

  面向社会开放。以开放的思维育人,集聚社会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中,创建大学与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协同育人机制。以开放的平台创新,吸引社会资源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产教融合平台,推进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促进知识成果转换和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率。以开放的姿态服务,面向社会开放大学公共教育、科研、实训等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相关资源的作用和效益,加强对社会大众的熏陶。以开放的理念引才,采取驻校科学家、驻校艺术家等灵活方式,将社会各界精英请进大学校园,借助社会精英之力培养高端人才。

  坚持对外开放。在引进来方面,主动适应提高质量的要求,着力提高引进国外高校、研究机构等方面资源的质量,注重吸收其办学理念、高素质人才、技术创新能力,将优质资源融入到大学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以提升大学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能力,同时随着我国在全球地位的提高,着力引进更多的国外留学生到大学求学深造。在走出去方面,主动承载更多的国家使命,实施“一带一路”等重要发展战略,激励并倡导把教师、学生、资源送出去,学习别国高等教育有价值的、管用的、先进的理念和知识,促进国内外大学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深度融合,并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的制定、评估与认证,增强我国大学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以共享理念凸显持续发展价值

  共享办学资源。拓展优质办学资源共享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优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大学的整体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办学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教学资源、平台资源等各类资源有偿共享机制和标准,协同推进大学内部以及大学校际、大学与社会等资源之间的共享,并以办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办学经验的共享、办学信息的共享、办学渠道的共享。建立办学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共同建立智库、建设资源库等举措,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学、研究模式的实施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为师生提供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研究资源。

  共享发展成果。积极关注师生员工所盼和所需,一手抓“做出蛋糕”,以稳步推进改革、优化调整结构、促进整体发展的有力举措提升大学改革发展质量,促进大学向质量更高、效益更大、发展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一手抓“分好蛋糕”,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激发教师潜心教学、科研、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学生安心学习的优质环境,确保每名来自困难家庭的学生都能在大学求学深造。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出实招,将大学的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推向社会。同时,激发大学在教育精准扶贫上有所作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共享带动共建。把准共享与共建的辩证法,在制度建设、舆论引导上发力,既注重创新制度设计、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师生公平享有积极参与、尽心尽力的机会,又注重用理论武装师生头脑,筑牢宣传引导主阵地。在识情把势、创新思路上着力,善于摸清情况、认清时局、把握形势,在实践探索中推动共享发展的思路、举措出新,以共享作为标杆衡量和检验工作。在引导参与、激发动能上用力,增强师生对共享发展的认知认同,教育引导师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让大学校园流动创新的血液,拥有创造的空间,建有创业的平台。

  【作者:南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