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科研改革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重点

www.jyb.cn 2016年12月2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发挥科学技术研究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意见》明确了科研系统改革的着力点和主要方向,对我国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之一,在知识传播、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承担重任,而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尽快适应全球范围内科技进步和产业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要求,重新找准科研定位,进行科研领域的系统性改革。

  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科研新形势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新时期的主旋律,对科学研究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任务尤为艰巨。

  经济增速调整要求加快转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下一步必须加快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有效过渡,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兴起,科技创新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创新链条更加完整,产业更新更加迅速,技术转移应用更加灵活。一直以来,先进技术的转移应用是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可见,创新成果产业化链条的环节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与行业企业联系颇为紧密的院校,在目前复杂且紧迫的创新环境中须扛起重任,成为弥补我国创新链条薄弱环节的关键。

  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呈现全新特征。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作为不同的研究类型,没有高下之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应用技术研究对当前我国的产业创新活动更为重要。随着产业发展对科学研究的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表现出了全新特征。基础研究的发展更加趋向于“大科学化”,主要致力于宏大的研究目标,更加强调团队合作,需要雄厚的投资、多学科交叉、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作为支撑。应用研究则更加注重研究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与实际生产的有效对接,致力于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要求紧密对接生产一线,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更细更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开展高水平的基础性研究,夯实理论研究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开展应用研究,突破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瓶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先进技术的转移、应用、积累。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开展应用研究的主体,应该进一步明确任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始终矗立在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

  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新趋势。从相关统计看,目前我国在诸多领域理论和技术层面的创新已经可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肩,影响整体创新力的真正短板在于缺乏从自主创新到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应用。随着技术和产业更新的不断加速,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在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更加紧密并成为发展新趋势。瑞士、德国等全球竞争力排名位于前列的国家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大量应用型科研,为国家整体创新活力和能力提升贡献了巨大力量。这类高校的科研活动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和适用于市场的解决方案,并与企业共享科研基础设施,中小企业和学校都在合作中受益,企业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水平充满信心,自愿为应用技术大学提供科研经费。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应用研究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其主要职责是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利用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先天优势,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领域积极开展广泛的科研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困境”

  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对高等学校的科研投入力度,高等学校R&D经费持续增长,为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高等学校科技活动产出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虽然我国高校科技活动在数量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整体科研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在科研领域产生了一定的“迷失”。截至2015年5月底,我国共有本科层次高等院校1219所(含283所独立学院),地方本科院校1106所,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情况直接影响高校科研的整体水平。从2013年的统计数据看,地方本科院校在硬件设施、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从科技人力看,地方本科院校的科技人才数量相对落后,校均教学与科研人员数量不足教育部直属院校的1/5,研究与发展人员、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的校均数量也相对较少;从科研经费看,短缺现象十分严重,地方本科院校校均科研投入不足教育部直属院校的1/10;从研究类型看,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基础研究的比例较高,占项目总数的28.1%,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9.5%和22.9%,在实验发展领域地方本科院校项目比例仅为8.2%,明显低于教育部直属院校的12.8%;从科技成果获奖情况来看,差距显而易见。2014年全国共有138所高等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参与完成单位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180项,其中地方本科院校的获奖成果不足40%;从知识产权与专利看,地方本科院校在总量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若考虑校均知识产权与专利,则优势不显。

  本研究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和4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实地调研发现,地方高校存在客观的“科研困境”,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科研定位。与“211”高校相比,有的地方本科高校科研定位不清,发展目标不明。从本质上说,地方本科院校缺乏科研“指挥棒”的引领。2006年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2006年),其中对于科研水平的具体要求为“普通本科学校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但对称为“大学”的高校在科研经费、科研奖励、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硕士点等方面都规定了明确的量化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的缺失和偏离,形成了以追求科研“高大上”为方向、以分享研究型大学“科研残羹”为目标的科研现状。

  科研基础。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科研资源少,积淀弱。从相关统计数据看,与“211”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在科研经费总额、科研成果数量以及技术成果转让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从教师队伍结构看,多数教师缺乏基本科研能力,教师学历水平普遍偏低,高学历教师行业企业从业经验不足。这种情况较为普遍,高学历人才引进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缺少成熟的科研环境和团队,部分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亦难以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缺乏清晰的发展方向。

  思想意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大部分专任教师主要毕业于研究型大学,缺乏行业企业的实践经验,长期接受基础性研究的系统学习,按照学术型科研标准进行自我训练,为应付传统科研考核和评估办法所构建的研究体系固化严重。另外,部分教师对于政策的延续性存疑,对政策不稳定造成的摩擦成本心存顾忌。学校领导层和教师层对应用型科研的认知偏差和思维惯性一定程度上禁锢了科研活力,也成为高校开展科研改革的主要阻力。

  协同创新。从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内容来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复性科研问题,与“985”“211”高校科研协同少,科研有效产出低。调研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多将基础研究作为成果进行科研展示,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合作凤毛麟角。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研究力量较弱,但在应用研究领域优势得天独厚,更加贴近生产服务一线,贴近产业和区域需求。地方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造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相互脱节的痼疾。

  成果转化。地方本科院校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其定位是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协助地方企业创新,在科研成果转化和专利申请方面本应具有优势,但不少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在这一方面劣势明显。从多所学校的调研情况看,多数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科研合作主要集中于低端技术开发,原创科研成果的转化比例偏低。

  加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的改革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发展关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改革,一方面,国家、地方层面要形成改革合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将科研改革作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形成集学校治理体系、教师科研考核、人才培养方案于一体的综合措施。

  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府引导。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但具体配套制度改革仍须快速推进,尤其是要进一步明确鼓励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应用型科研的政策导向,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构建利于改革的制度环境和利益机制。中央层面,应尽快修订《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2006年),将应用型科研经费比例、科研成果转移应用比例等指标纳入评估体系;搭建地方本科院校与研究型高校、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展开课题的联合申报和研究工作,同时要开发适合教师和学生创新的科研空间,给予教师一定的科研自由。地方层面,要积极探索科研改革路径,明确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在人事制度、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要通过改革为应用型科研扫清制度障碍;简化科研成果转化审批手续,明确产权和成果归属问题,充分认识科技成果这种无形资产的特殊性,下放相关审批权力,让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自己做决策。

  深化学校层面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地方本科院校要将科研体制改革作为转型发展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一是要改革科研评价制度,在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上探索建立以技术应用转化创新和社会服务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变“以论文为导向”为“以产品为导向”。特别重要的是,要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转变观念,提高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充分激发研发人员专利创造热情。二是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大胆改革成果收益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让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中体现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教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的积极性。三是改革教师评聘制度。优先聘任具有行业企业从业经历的教师,注重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术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

  明确应用型科研导向,创新科研模式。打破传统的科研封闭化倾向,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一是要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强产业技术技能积累,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重点要围绕企业生产真问题形成研究真成果,实现研究课题从企业中来、成果向产业中去,力争建设成为行业先进技术创新、孵化、应用的中心,为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二是要以科研改革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创客空间、创业孵化等成果转化活动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三是大胆探索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积极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李修全.高校科研中的同质化问题及对策[N].科技日报,2014-7-21.

  [2]新华网.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6/10/c_133395287.html.

  [3]赵晶晶.瑞士应用技术大学与社会发展的互动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3(9).

  [4]刘海峰.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与科研工作的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5(7).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优化研究”(CGA130157)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