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生物医学领域需要持续的科技创新

www.jyb.cn 2016年12月2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科技创新是一个学科、一项事业发展的原始动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也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物医学是一项为增进人类健康而发展起来的伟大事业,生物医学学科的核心本质是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目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加快,由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许多治疗用药严重依赖进口,许多健康问题还得不到妥善解决。为此,生物医学领域需要持续的科技创新,特别是我国生物科学工作者的自主创新,这样才能使广大人民得到更高质量、更多种类的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等方面的服务。具体的创新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夯实基础研究,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学理论体系。基础理论研究是一切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些前沿基础领域,如生物体的发育和再生机理、细胞内的复杂信号转导系统、生命活动的表观遗传学调控、蛋白质及核酸的复杂结构解析等,发展出新的理论体系,解释最根本的生物学机制,是我们生物医学工作者必须去挑战的难题。在攻克难题的时候,准确判断突破方向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科学工作者特别是课题负责人(PI),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科学品味”。生物医学具有全人类的视野,是世界性的。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往往需要放到国际层面,由全世界的同行专家来共同评估(peer-review)。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生物医学研究一直处于较不发达的状态,基本上所有的成果都是在发达国家的理论框架内完成的,很多属于“添砖加瓦”性质的研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研究实力的提升,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论自信和创新自信来把握学术发展脉络,提出属于自己的原创理论,并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认同。在此基础之上,中国的生物医学界还应该大力发展国际化的学术社团、学术刊物并组织召开高水平会议,在世界范围内掌握学科发展及理论体系建设的话语权,力争在生物医学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困扰人类健康的难题。生物医学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增进人类的健康。因此,在进行学科战略布局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以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健康问题作为长远的导向,既要站在全人类的高度解决重大的健康难题,又要结合我国现有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我国人民特有的健康问题的方案。即将出台的《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将发展针对肿瘤、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病以及抗抑郁等大病药物,同时加大在临床中有巨大应用前景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细胞制剂等生物医药制剂的研发力度。在发展仿制药物的基础上,推进生物3D打印、大分子药物、干细胞、基因等前沿性生物医药技术在未来五年内的发展。我们广大生物医药工作者有必要围绕这一重大战略导向,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生物医学科技项目和工程,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制高点。在必要的时候,要拿出壮士断臂的精神,摈弃过去各自为战的“小作坊”式的研究课题和工作风格,积极投身到跨学科、多层次、全链条的工作中来。而国家及地方在各个层面的资源分配、人才储备和培养等,也有必要围绕这一战略导向来实施。

  实现医学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生物医学研究除了追求知识和真理之外,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医疗健康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诚然,医疗健康产业由于涉及救死扶伤的特质而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又是供不应求的优质商品。“基本需求公益化,高端需求市场化”将成为未来医疗产业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大方向。长远来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生物医学工作者创造出来的科技成果,应该以某种形式转化成为有利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的商品,进入到市场交易和流通中,为社会创造相应的财富。2016年,教育部、科技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时鼓励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对于来源于高校的自主创新科技成果,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特殊政策和绿色通道,使转化变得更为简便易行。当然,在进行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平衡,合理处理好产、学、研、医四者之间的关系。

  提倡创新精神,发掘和培育符合创新发展需求的人才。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要振兴生物医学,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特别要重视新时代条件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方面,不苛求年龄、学历、海外经历等条件,不脱离目标而人为设置选拔人才的标准。另一方面,注意保护关键科技岗位上的人才。由于生物医学创新探索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有时候甚至会关乎生命,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要给生物医学工作者“允许犯错”、宽容失败的空间;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信任个别具有特殊才能的医学科学家采用非常规手段和思路开展研究;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之下,对那些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人才,给予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灵活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允许他们自由畅想、大胆假设、真正求证;对于一些特别前沿的新兴领域,由于没有既往的经验可循,要敢于启用年轻人来领衔重大项目。

  遵从医德,弘扬医道。生物医学是一项直接关乎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学科,涉及医学伦理、医患关系等诸多与价值导向密切相关的问题。常言道“大医必大儒”,生物医学并不只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而是具有社会学和哲学属性的人类事业。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赢得了全社会赞誉。同样,生物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也离不开高尚的价值观。每一个真正优秀的生物医学工作者,都应该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不计短期回报、不奢求名利,勇挑重担;在诱惑面前能够静得下心、沉得住气、甘坐“冷板凳”;同时,也要以辩证唯物的思想来看待事物,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医学的智慧来认知和领悟阴阳互补、三生万物、平衡发展的道理。这样才能将创新思维充分释放,让创新力量充分展现。

  【作者: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长江计划”青年学者】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