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增强研究型大学科技供给能力

www.jyb.cn 2016年12月2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强调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并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它们有如下共同特征: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3%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70%以上(美国和德国甚至高达80%),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60%以上。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长,2014年我国共投入研发(R&D)经费1.3万亿元,投入强度为2.05%。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全世界第一,科技论文的数量全世界第二。但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却只有40%左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30%,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因此,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是加快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深化科技供给侧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提高科技投入效率,增强科技供给贡献。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的讲话中全面深入论述了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的统筹部署。讲话强调,必须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要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使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新模式,打牢我国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

  我国曾经拥有国家和地方各级科研院所2800多家,院所内科技人员总数近30万,主要从事共性技术开发和公益性技术服务,与中科院、高等院校共同构成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体系。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原有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自1999年起,全国科研院所陆续完成转制。改制后的科研院所,从计划经济体系下的事业单位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下的科技型企业。转制初期,既没有事业经费,又不熟悉市场,转制科研院所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为了满足生存需求,转制院所技术开发更多服务于自身的市场需求,其共性技术开发和公益性技术服务职能的主体地位逐渐被弱化。尽管如此,转制科研院所仍然造就了一批具有市场敏锐眼光、技术实力强、工程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目标导向型技术开发能力。

  在国家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的大环境下,高等院校依托其人才资源优势得到了多方面的长足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一支主要力量。据统计,目前高校从事科研活动人数33.6万;两院院士562人,占全国40%;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02人,占全国60%;基础研究优秀创新群体73个,占全国52%;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40个,占全国的62%;建在高校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82家,占全国总数的28.7%。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中,全国共有120所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了174项大奖,占通用项目总数233项的74.7%;其中,有67所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数为125项,占授奖总数的53.6%。尽管如此,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由于高等院校考核机制的学术性成果导向和研究人员知识和经历以学术背景为主,其科学研究偏重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成果形式以论文、专利和实验样机为主,而大多数企业又缺乏系统的技术开发能力,缺乏将实验样机转化为中试或批量化生产产品的能力,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2015年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转让和许可成功专利仅占“活专利”的2.03%,与发达国家高校80%的转化率和30%的产业化率差距甚远。

  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上世纪初的美国、40年代末的德国和日本、60年代中期的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都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科技创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探索,并逐步建立了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研究国内外科研创新情况,我们可以建立以下三种模式的非盈利研究机构,加强研究型大学面向工业的应用技术研究,实现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的深入合作,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增强大学科技供给能力。

  基于官产学研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模式。参照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东莞工研院模式,该模式重点依托高校优势学科与创新平台、科研院所研发力量以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等优质科教人才资源,加强产业研发力量统筹布局,把服务中小企业和突破产业共性技术问题作为主要功能,开展合同科研、技术转移、国际交流等专业化服务。财政支持作为控制参量投入,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创新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使研究院成为高水平研发机构的共同体、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的基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该模式的特点体现了政府意志和市场需求,科研院所和高校作为要素资源集成到产业技术研究院,其目标是增强区域经济的科技供给,优势是政府资源投入、贴近产业需求、市场主导,但人才培养不是该模式的重点。

  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在于保留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双方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在科研人员互聘、项目合作等方面优势互补、深入合作。该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保证教授的权威性和自由度;此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群体的博士研究生实际上是与学校签订工作合同并拥有较高收入的技术人员,其毕业依据是教授根据其研究工作绩效给出的评价,而不是依据论文等指标性学术成果。由于博士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工资起点和年限级别工资,因而可以长期专注于教授安排的技术研发工作,成为研发工作生力军。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如同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规模的专门非盈利科研机构,但研究型大学仍然可以根据学科优势,参考该模式,与相关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建立相应的机制,进行引导培育,形成服务于区域或行业经济创新发展的产业技术研发院。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齿轮与动力传动研究实验室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以研究型大学为独立依托,整合科研院所的优势人才资源。该模式下,机构聘请在专业领域具有丰富工程经验、行业影响力,同时接受过严格学术训练(如获得博士学位等)的杰出工程师到学校工作,依托高校长期积累的实验条件、公信力和校友资源,建成共性技术实验室,赋予实验室主任较大的决策自主权。国内高校实施该模式,可以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或者以教授为核心,在有条件的科研团队进行试点实施,通过改革考核、用人和决策机制,引进科研院所杰出工程技术人才,完善现有科研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服务于行业共性技术开发。

  上述三种模式都有助于改善当前研究型大学的人才结构,拉近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产业界的距离,形成学术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并重的科研新格局,实现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促进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新模式,同时也有助于打牢我国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企业观察报.李毅中:我国研发投入仍然不足使用效率也有待提高[EB/OL] 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506/08/t20150608_5582

  361.shtml, 2015-06-08.

  [2]李良寿,赵兵.我国机械工业转制院所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途径的若干思考[J].中国机电工业,2013(6).

  【作者:重庆大学教授,“长江计划”青年学者】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