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三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

www.jyb.cn 2016年12月21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已成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和行动,而管理、服务和环境育人,都与高校的后勤工作息息相关。高校后勤服务于教育事业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其最终的归宿点是育人。本文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即“三育人”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全国高校已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上探索多年,但在育人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后勤管理体制机制依然存在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等问题,亟需改善。当前,许多高校后勤工作在管理方法上,采取的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法;在效率上,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在体制上,后勤系统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纵向封闭型”,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编制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差甚远。后勤系统在行动上则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系统存在忽视管理质量的现象,模式上因循守旧,管理方式上缺乏创新意识,管理目标不清晰,许多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经验管理阶段,缺乏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此外,由于从事工作性质的不同,后勤系统与教学科研等其他部门工作联系的可能性少,沟通也少。因此,后勤系统与其他部门基本上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信息不畅,导致后勤工作存在滞后性与低效率。

  “三育人”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宗旨,即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育人于管理和服务之中。“三育人”科学地揭示了高校后勤工作的本质属性,正确地评价了高校后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了高校后勤工作深化改革的目的。

  “管理育人”是指学校的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通过管理者的角色行为,对被管理者、管理者自身以及其他人员在政治素质、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方面施加影响,使之趋向于学校德育目标的过程。“管理育人”的外在表现是管理者的角色行为,主要是管理行为,但育人的职能却渗透于其中,在多个方面对管理对象的思想道德状况产生立体化的影响。高校后勤服务是搞好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和物质保证。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能使学生精力旺盛地投入学习;满足教学科研的物质需要,有助于培养高级人才。所以,“服务育人”满足了大学生成才的合理需要,是其成才的动力和条件。这也说明了“服务”对于“育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校园环境是高校文化形成发展的生态基础,学生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校园的环境质量跟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环境育人”具有强大的熏陶和同化作用,并持久地产生直接影响。

  从“管理育人”出发,一是要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在“管理育人”的具体路径中,制度育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路径之一。后勤系统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切实落实执行,要加强管理,严格纪律,按章办事,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和普遍遵守,才能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二是要民主管理,以实践育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是加强管理教育的重要措施。后勤系统可以协同学生社团,组建群众性自治管理委员会,设立服务热线,让学生参与到后勤管理工作中。这样既可以使后勤管理民主化,及时了解到师生的需求,吸取有效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又提高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起到了育人作用。三是要增强与学校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后勤工作要确保高校教育教学正常有序的进行,应该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与学校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针对后勤工作的轻重缓急和时间要求,制订详细的全年工作计划和安排,以高效优质的后勤管理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提升。四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学校后勤管理效能。高校后勤工作要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改革原有不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陈旧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等,而且要不断提升管理效能,走市场化道路。要走出后勤系统的内循环发展状态,打破植根于改革内核的传统管理理念。在市场化逐步成熟的今天,对于自己不擅长的、管理不到位的行业,可聘用专业的管理企业对高校后勤进行管理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按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开展后勤工作,利用最有效的资源分配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从“服务育人”出发,一是要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后勤系统中锤炼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安心后勤工作、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后勤干部和职工队伍,以满足高校提高办学质量与社会效益的客观要求。在必要时按“新人新办法”引进知识型、技术型员工充实后勤管理队伍,为后勤集团的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后勤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服务观念,明确服务宗旨,这是搞好后勤工作的根本。注重思想教育,针对后勤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使职工自觉意识到后勤服务工作的特殊性与其价值所在,要求员工要有服务大局的意识,同时具备做好“小事”的耐心、诚心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做好服务工作。加强员工队伍的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针对非编制员工的特点,培训工作要做到“三培训”与“二结合”。“三培训”即工作意识培训、规章制度培训、工作技能培训;“二结合”即与实际指导结合、与工作质量跟踪和考核结合。二是要落实责任,做到职责分明。保安全、保稳定是后勤工作的重要性与特殊性。高校后勤要切实保证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食品安全,保证校园的和谐。要把安全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制定严格的内部制度来约束职工,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常抓不懈,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无安全事故。只有这样,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从“环境育人”出发,一是增加财力投入,美化校园。高校应注重环境的育人功能,对校园的绿化、美化进行科学规划,才能营造出高品味的校园环境。后勤系统要进一步认识到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将校园环境治理当成专门课题研究,投入专项经费,对一些难点问题要采取特殊措施进行整治,切实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校园规划中要充分融入绿色生态环境的理念,进行全方位绿化,增加校园的自然美,为学生提供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二是增强校园的文化气息。校园应体现出高校文化的历史沉淀与底蕴,在校园规划中应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历史文脉、建筑特征等;将学校校训铸在显著地方,张贴名人名言,制作文化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激发发奋向上的进取精神。三是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构建校园和谐也同样重要。后勤系统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自由、惬意的交往空间,并通过相关管理,协调人际关系,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调节情绪,在互助互爱的氛围中保持愉悦的心境。

  “三育人”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深化改革的方向。高校后勤系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后勤管理,积极开拓“三育人”的途径,真正提高后勤服务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唐立英.浅议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2010(7).

  [2]蔡颖颖.论高校后勤管理与教育教学的关系[J].文教资料,2010(5).

  [3]陈雪峰.关于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4).

  [4]刘振华.学校后勤管理效能提升论析[J].才智,2011(6).

  [本文为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KGL20140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