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地方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策略选择与路径创新

www.jyb.cn 2016年12月21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地方高校要实现科学转型,必须强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学科专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增加有效供给;通过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科学调配办学资源,去除无效供给;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调适、创新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高,补齐供给短板;通过应用型、地方性、特色化的“三转”改革,提高供给质量;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实践,提供新的供给。

  地方高校教育供给的现状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是地方高校的重要群体,虽然在逐步“走出了一条从‘新建’到‘新兴’再到‘新型’的全新发展道路”,但在教育供给侧方面,短板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同质

  随着国家对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倡导,虽然大多数高校都明确办学定位在“应用型”,但办学实践中还缺乏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基于应用的师资准备未满足、基于产业的学科专业结构未调整、基于地方的应用型科研布局未完成,有的甚至还游离于应用型的边界,既有对传统学术型本科办学的不舍,也有对应用型办学的观望,还有对职业教育的“矮化”忧虑,这种还陷于观念囹圄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必然影响地方高校快速健康发展,甚而影响国家对高等教育在结构布局调整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方高校只有打造办学定位、发展战略的“同质异构”,才能实现适应国家需要和地方高校发展的办学转型。

  2.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的《2014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对全国280所地方本科高校的监测发现,其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的合格率仅为57.11%。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往往是“追着热点跑”“跟着感觉走”,而未能精准把握地方高校所服务区域的人才需求,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结构性的冲突,缺乏学科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契合度。地方高校只有自觉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跟踪地方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在服务中拓展办学空间,在贡献中争取办学资源,才能实现地方高校的“地方性”转型。

  3.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要求脱钩

  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学术性比不上研究型大学,应用性、职业性比不上职业定向的高职高专学生,未能在中间层次的人才培养中把握定位与趋势,虽然社会需求旺盛,但人才规格同质、岗位要求脱钩,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只有通过社会现实性需求、储备性需求和前瞻性需求的分析和反应,才能倒逼地方高校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实现地方高校转型的“精准位移”。

  4.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与区域产业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错位

  地方高校的大多数教师盯准的是职称的需求侧而不是所在高校服务区域产业企业技术难题的需求侧,往往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爱好在远离企业和市场的自我封闭的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以符合职称评定需求的硬性杠杆完成科研任务,对成果转化、技术转移视而不见。这种错位性的科技创新活动已经严重影响到区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地方高校只有自觉主动回应来自地方产业一线的技术需求而开展应用型科研,改革科技创新的供给侧结构,实施科研分类评价和职称分类评定,方能切实实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导向和需求牵引。

  推动地方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思路如下:

  1.精准把握学校的发展战略定位

  地方高校应坚定“应用型”的发展方向,密切跟踪产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形势、创新驱动态势,在应用型的大学框架下搭建应用型的治理结构,设置应用型的学科专业,建设应用型的师资队伍、发展应用型的科学研究,实施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开展应用型的社会服务,塑造应用型的大学文化;坚守“地方性”的服务面向,围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核心关键技术升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以及地域文化传承创新办学,在服务地方中求取高校办学的大作为;坚持“特色化”的办学策略,认真厘清本校办学资源和地方资源禀赋,搭建符合地方需要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契合地方需求的学科专业集群、开展针对地方实际的社会服务,从而在办学路径上与其他高校错位竞争、差异发展、特色发展。

  2.持续加强学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地方高校应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特别是应用型师资队伍的构建、面向应用的专业设置调整、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调适、面向产业的技术创新平台搭建等,加强学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以大学章程为治理基础,冲破“象牙塔”的囹圄开门办学,引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建立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良善机制,实现“三链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融合、协调发展)、“三协同”(学校战略与地方发展协同、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协同、人才规格与行业需求协同)、“三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对接、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对接)、“三适应”(学科专业体系与办学定位相适应、学科专业资源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学科专业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3.科学实施学校的办学资源集聚和调配

  高校办学资源是高校战略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关键要素,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是高校办学资源调配的现实依据。目前,中国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地方高校应以契合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和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将人才培养的落脚点、科学研究的兴奋点、社会服务的聚焦点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教学科研的任务需求为资源配置的顶层指向,以高校任务需求的双核心(教学-科研)与行为需求的双主体(教师-学生)为基础与前提,以任务需求满足程度为效益评价的关键指标,进行高校内部办学资源的有效集聚和调配,实现办学资源的精准、高效供给。

  4.适时调整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

  由于地方高校所服务区域的经济结构和主导产业不同,地方高校应密切跟踪所服务地方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趋势动态,结合学校实际,主动适应、自觉回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专业建设一体化的建设思路,适时调整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重点扶持优势学科专业,积极发展直接与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着力打造一批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形成与地方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紧密呼应的学科专业集群,提高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切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5.深度调适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高等教育因“产能过剩”而转入“买方市场”的情境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度调适,突出地方人才需求、实践应用指向、创新创业能力,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定位,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产学结合为路径,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多元开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切实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各自为阵的问题。

  6.切实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面向区域产业重大战略需求,以重点优势特色学科为依托,打造一批直接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二是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嵌入式的合作研发机构,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三是主动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方面的创新力量实行多形式合作,构建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中心和众创空间,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民生科技难题的合作攻关,有效服务经济发展;四是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新型智库,围绕地方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凝练主攻方向,主动加强与相关决策部门对接,主动提供管用实用的对策建议,提高智库成果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地方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决策服务机构。

  教育信息化助力地方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互联网+”正推动着高等教育向数字化、智能化、网格化方向发展,它不单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深层次影响着高校的组织模式、教育资源、教学方式和学习行为。以教育信息化撬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期已经到来,我们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准备:

  1.重新建构学校管理的新模式

  互联网改变了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从金字塔型的科层封闭管理模式向网格化的、扁平的、开放的、平等的、人文的、互动的管理模式转变,地方高校应着力于重塑一个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环境,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打造自动化、快捷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园,实现教务、科研、财务、人事、招生、就业、资产、后勤等涵盖校务管理、决策资源、生活服务、人际交往的虚拟大社区;应着力于互联网+教育产品、教育管理、教育体验、教育评价等多环节的“互联网+教育”环境的创设和改革,建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学校管理的新模式。

  2.重新建设学生学习的新资源

  互联网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从现实的物理空间集聚向云平台的信息库扩容转变,学校从单一的学习资源提供者向学校、社会多元的学习资源建构者转变,特别是风靡全球的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兴起,使学习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对资源的获取更丰富、多元。地方高校应针对这一转变,建设学生学习的新资源,要进一步充实学校的数字资源库,搭建包括录播系统、视频交互中心、视频广播平台在内的一站式标准化“开课服务中心”,建设智慧教室、翻转课堂等教学新设备,自主开设或联合开发一批电子书包、在线课程、微课,打造一批示范性的智慧课堂,满足学生多元选择、自主学习的需要。

  3.重新塑造大学教师的新身份

  互联网重新建构了一种新的教学情境,授课模式从单一转向多元,不再是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这必然导致教师身份的重新塑造:教师的身份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者向教学活动的辅助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转变,从教授知识的本职工作向交流评估的中心工作转变,从单向灌输的线下课堂主体向互动对话的“翻转课堂”参与者转变。面对“互联网+”时代的诸多挑战,地方高校应积极回应这一转变,为教师“教学职业导演”的新身份的确立创设良好的信息交互环境和技术培训平台,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授课素质和能力。

  4.重新培养学生学习的新行为

  互联网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对学生的控制愈来愈弱,学生齐整听课的现象正在不断地减弱”,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按课程表到教室听课向网上、教室相结合的学习转变,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自由度更高,相应地,学习碎片化、娱乐化更多,学生管理更复杂、难度更大。地方高校应深切适应这一转变,重新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互联网+”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建立软硬件充分满足的信息化环境,改革学生管理的机制体制,从思想认识到具体行为加强学生互联网学习的正确引导,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学习新模式和学生管理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沈坤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J].求是,2016(7).

  [2]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

  [3]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

  [4]朱永新等.教育改革进行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长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