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高校深化内涵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

www.jyb.cn 2017年01月1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以稳增长、调结构、转动力、提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和治理体系等提出了新要求,进而冲击大学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设置、资源聚集策略等。就高等教育而言,从发展目标上讲,其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提升全球竞争力和人民满意度,具体体现为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以及为传承和创造人类知识文明所作的贡献;从发展方式上讲,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下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率四者的和谐共进;就治理方式而言,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经难以为高等教育提供持续的动力,迫切要求高等教育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各高等学校是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直接主体,只有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目标定位找准了适应新常态的质量提升、内涵发展道路,才能最终解决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深刻认识高校坚持质量导向的重大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长远发展阶段,这要求高校必须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来思考大学长远的办学质量问题,尤其是深化对大学如何满足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趋势的认识。

坚持质量导向是更好地满足经济转型发展的长远需求。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作为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大学愈发依赖,“大学甚至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体制中的首要动力”,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如此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处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重大变革中,创新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要求大学必须培养更具未来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创造能够更好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知识和技术。大学应该把直面当前并预见未来可能遇到的复杂挑战、加深人们对社会发展中新问题的理解并提高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这是经济社会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坚持质量导向是积极适应教育综合改革的客观需要。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最重大的教育改革,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其核心是对高等教育治理方式进行变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是教育领域改革的基本思路,“管”的思路与“评”的原则的改变更要求“办”的主体主动适应。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高等教育发展要以一流为目标,持续支持,统筹推进;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强化特色;以绩效为标杆,突出竞争,强化开放。可见,“管”的方式已经转向通过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从“评”的角度而言,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以及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中,“质量”已经成为其评估思路和评估导向的首位。可以预见,未来多元主体监督、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价已成趋势,“质量”必然成为教育评估导向的核心。因此,“管”的方式转变和“评”对质量的强调,对于“办”的主体——高等学校而言,应从根本上重塑始终坚持质量导向的意识。

坚持质量导向是加快推动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转型要求高校必须加快转型发展。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确保教育质量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提升质量是全世界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基本问题,也是所有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生命线。实践证明,高等学校要在竞争态势激烈、市场选择决定的时代维持办学声誉、提升办学水平,就必须始终坚持质量导向,在更高层次上对标定位,参与竞争。对于中国的高校而言,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因此,无论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还是大学自身发展需要,坚持质量导向都是大学持续发展、参与竞争、走向国际的基础和根本。

准确把握高校坚持质量导向的深刻内涵

在新常态下,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把握,需要我们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历程,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并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密切追踪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动态演进。与世界高等教育从最初满足“质的规定性”到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从为“已知的社会”培养人才到为“未知的社会”培养人才这两个深刻转变相适应,高等教育质量观经历了“合规定性”“合需要性”“合发展性”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合规定性”即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外部竞争持续增强,高校唯有适应不同主体发展需求即“合需要性”才能不断提升竞争力。此阶段,质量标准表现为对不同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从现在开始,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还需批判、引导和改造社会发展,“合发展性”所特别要求的创新能力成为关键性指标。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大学必须着力提升学生被置于不可预知环境中的适应力、应变力和创造力。

树立符合大学自身实际的科学质量观。高校坚持质量导向,关键在于建立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科学质量观,因而必须遵循如下原则:第一,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着眼当前与适应未来相统一。高校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就必须把满足高等教育不同参与主体需求与对未来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衡量质量高低的基本依据,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产出创新成果的良好环境,建立统一、完整、规范、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第二,瞻望长远发展,坚持立足本土与放眼国际相结合。高等教育从“合规定性”“合需要性”到“合发展性”,不同的质量观衍生出不同的评价体系,这些多元评价体系提供了反观学校办学质量的多维参照。我们要始终坚持根据国情、校情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的原则,在重视国内标准并兼顾国际通行标准的同时,始终坚持以大学真正解决了多少国家、民族与人类自身发展及未知世界中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最终评价标准,作为我们改革发展的指引。第三,符合发展实际,坚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相协调。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质量也在稳步提升。就西财自身而言,学校要在确保发展速度的基础上更注重发展质量。

全面理解高校深化内涵发展的核心要义

规模化发展阶段,外延式发展方式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注重规模与速度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下质量提升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必须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道路。大学内涵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评判发展方式是内涵发展?“在当今这个技术取向型社会中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需要建立在量化推理基础上的更为有效的分析。”

大学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大学的内涵。大学的分层分类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对高等教育多样化认识与把握的需要。大学的类型内在地体现了大学的定位、功能、特色与水平,是相对稳定的关于大学的总体性描述。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是西南财经大学的目标定位,因而,只有深刻把握“研究型大学”的内涵,才可能找准“研究型大学”内涵建设的着力重点。“研究型大学”有一套国际通行的评价体系,如卡内基分类标准认为,研究型大学是指“年授予博士学位数不少于20个,并在7项科研指标的总得分和师均得分上的综合表现较好的大学”。“到2020年,努力形成一批拥有国家重点科学研究基地、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和广泛国际合作基础的研究型大学,使其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中心、知识创新的源头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应用为中心,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中起重要作用的大学”。尽管国外国内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界定并不确定,但是概念的模糊并没有影响学术界及整个社会对这个概念及其内涵的接受和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其主要指标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学术声誉等方面,体现了对大学水平、层次、实力的综合把握。这些指标构成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内涵”的直观体现。

科学认识大学综合评价指标的属性。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趋势来看,大学评价及基于大学评价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确保大学办学质量、促进大学科学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审视和调整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以教育部学位中心第三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为例,学科评估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一级指标下面由14或者15个二级指标构成,不同学科门类、学科略有不同。这些指标中,有些是定性指标,如社会贡献;有些是定量指标,如博士学位授予数。有些是与大学规模、数量相关的外延性指标,如学生人数、建筑面积;有些是与大学的质量和水平紧密相连,直接决定大学发展类型、水平、层次和潜力,具有自我驱动发展能力的内涵性指标,如教学与教材质量、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专家团队情况等。我们认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紧盯体现大学类型、质量、水平、潜力的内涵性指标的发展变动,更要深究和创新引起指标变动的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和体制机制,找准大学“内涵发展”的着力重点。

着力构建高校内涵发展的科学体系

西南财大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根本在于瞄准影响自身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观念转变、实践创新和制度变革,着力构建和完善深化内涵发展的科学体系。

开创内涵发展新局面。促进大学内涵发展,其核心在于健全以内涵发展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第一,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发挥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在学科建设上,深入开展学科对标定位,优化一级学科建设机制,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评估,依照各学科建设水平和发展增量竞争性配置办学资源。在财务管理中,改革学院拨款机制,实行定额拨款加绩效拨款相结合的办法。在公房分配中,制定《学校办公用房管理办法》促进资源有序流转高效利用。第二,完善各种评价考核机制,发挥考核评估的导向作用。在教师评价上,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制定《教师工作业绩综合评价办法》,建立覆盖并打通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成果的认定与奖励办法,探索建立教师分类评价与管理办法,激活教师的创造活力。在分配制度上,逐步改变以身份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主动引入EQUIS(欧洲质量认证体系)、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等认证、第三方评估等国际通行质量控制模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毕业生就业等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

实现深化改革新突破。2013年,学校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内涵发展的若干意见》,聚焦影响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在人才培养方面,推动本科“两减、两增、一转”改革,建立以博士生、新进教师为主体的本科助教体系和以专任教师、辅导员为主体的导师制度,选聘150余名校外导师,打造专业实践示范课,推进博士生招生制度和学习制度改革,提高博士生毕业标准等,旨在将学生置于自我发展的主导地位,构建一个支持和引导他们全面、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重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在科学研究方面,完善教师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组织运行机制,强化学术成果的质量导向,健全科研项目、经费、行为等管理制度,推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培育和预申报,着力营造有利于学术创新的软硬件环境,优化大学学术生态体系。在服务社会方面,制定《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媒体影响力奖励规范》,首创将媒体成果纳入社会服务类成果评价及奖励,完善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建设具有西财特色的大学文化,创办《Financial Innovation》英文学术期刊,在美国和欧洲建立孔子学院,推动中国学术文化走出去。

贯彻依法治校新部署。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与管理模式的转变,特别是管办评的逐步分离要求大学必须积极适应新的发展生态,依法治校、按章办学必将成为大学治理方式变革的基本遵循。依法治校,就是要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让大学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内在地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相关法律和大学办学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平等自由意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与契约精神等渗透到大学组织每位成员的行为规则、日常活动要求中;就是要提升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尽职履责的能力,让学校的办学行为、干部的管理行为、师生的教学行为于法有据、于规有依;就是要落实好依法治校的重点任务,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与机制、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育人环境、健全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提升依法治校的能力等。学校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意见、《西南财经大学章程》等,明确了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与机制、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健全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提升依法治校的意识和能力等主要任务。

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党的领导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党员干部是高等学校建章立制、执法执纪、推动发展的责任主体和中流砥柱。西南财经大学以立德树人思想为基本引领,从思想教育、制度治党、纪律约束、干部选用、改进作风、落实责任六个方面,构建起从严治党的完整体系;从思想教育务必从严、制度治党务必从严、纪律约束务必从严、干部选用务必从严、改进作风务必从严、落实责任务必从严等六大方面落实从严治党新思路,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众多国际一流高校已进入全球扩张阶段,或通过信息技术,或通过资本运作,相继在全球进行办学布局。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坚持质量导向,深化内涵发展,必须着力构建和完善符合西财实际的科学发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内涵发展是根本道路,深化改革是战略举措,依法治校是法治基础,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这四者构成西南财经大学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的科学发展体系,共同牵引学校迈向更高水平、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当前及未来,学校的发展都将把内涵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校、从严治党统一到提升办学质量的总方向上来,统一到推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的实践上来,着力提高办学质量,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Michal Fullan.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M]. 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7.

[2]瞿振元.国际视野下的2014中国高等教育热点[N].中国教育报,2015-1-6.

[3]房剑森.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与中国的选择[J].现代大学教育,20022.

[4]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611.

[5]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

[6]Diana Green. What Is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M].Eng-

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

[7]Frank NewmanLara CouturierJamie Scurry.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RhetoricReality and the Risks of the Market [M].Jossey-Bass2004.

[8]http://www.gov.cn/ztzl/kjfzgh/content_883798.htm,教育部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张宗益为校长】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