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承传统文化之脉走创新转型之路 ——第八届中韩大学校长论坛综述

www.jyb.cn 2017年01月2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气质所在,更是民族繁荣和发展的根基所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近日第八届中韩大学校长论坛在山东大学举行。中韩两国30多所大学的代表就文化传承创新与大学的未来等话题展开研讨。

  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教育国际化

  作为保持、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大学该如何深化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传承的创新能力,以及该如何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中外大学必须直面的问题。

  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在论坛开幕式上认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共同体,也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文化传承与创新已成为大学的重要工作,推动与开展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全球化背景下所有大学需要认真面对的新课题和新使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李奇勇同样认为,如何更加切合本国、本地区实际,深刻理解和把握先贤思想的博大精深,加强区域合作,传承传统文化,创新教育理念,推进大学发展,是摆在每一个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中国高等教育曾经师法苏联,韩国高等教育则是脱胎于西欧,但是中韩却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在回应传统中如何创新发展?

  韩国朝鲜大学校长姜东完介绍,韩国两千年的文化传统,积累下了儒生精神、匠人精神、弘毅精神,我们把这些精神和办学传统中提倡的精英教育、生产教育和创业精神结合起来,概括出了以人为本、科学为本和财政中心三种教育目标。尤其是在面对第四次产业革命汹涌之势的背景下,我们尝试把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融合性教育中针对社会需要量身打造人才。

  韩国全北大学常务副校长梁文植认为,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在提倡国际化,所有学校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当前语境下的国际化其实是以欧美为中心的欧美化,比较令人遗撼。国际化怎样和传统文化、技术、大学革新发展相结合,这是未来中韩大学要考虑的问题。

  梁文植提出的大学国际化的问题得到了很多校长的响应。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认为,虽然大家对国际化的定义有不同的侧重,但是总体上来说国际化核心是“化”、核心是“际”,也就是超越一个国家的范围,能够更多地融入世界大的学术共同体当中。一个“化”、一个“际”反映了动态的过程,也反映了超越单边、单国、单一的现实。

  高等教育如何回应时代挑战

  回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是高等教育恒久不变的使命。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教书育人的使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韩国忠北大学校长尹汝杓看来,以智能型信息物理系统主导生产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将开启一个“超链接时代”,在2020年之前,全球将会有超过500亿的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估计大约人均会有6台设备。在这个“超级链接”的时代,变革正在愈加快速地发生并影响每一个产业。面对第四次产业革命,尹汝杓认为今后大学发展有三个方向:一是要培养融合型、复合型、创意型的人才;二是要构建学生为主体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三是大学和研究所、地方政府之间联合的网络社区,能够形成创意的共同体。

  慕课、网络教育等在改变教育的空间组织形态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教育的内部肌理。尹汝杓认为高等教育将迎来六大变化:现在学习主体以教授为中心,今后是以学习者、需求者为中心的教育;现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今后学生要变成主动的学习者;现在我们在教室里讲课,今后会随时随地都进行学习;学习模式也会变成互动模式,时空概念越来越淡化,形成多空间的学习模式;学习形态现在是固定的模式,今后应该注重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每个学生要成为学习共同体终身会员。

  第四次产业革命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切近的人才培养目标。韩国建国大学校长闵相基认为,每所大学都在追求不同的革新模式,但是这种变革主体却是一具“沉重的肉身”,韩国从引进西欧的教育模式之后一直是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和教学,所以课程设置陈旧、片面,很难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很难打破学科的束缚。学科应该如何变革,这是中韩大学面临的一个课题。

  “如果高校离开了对于变化的外部环境的把握,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如果我们始终以适应的心态来迎接变革,也就会失去作为大学不变的操守和价值。”在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看来,面对第四次产业革命,高校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如何在把握变革大趋势同时坚守大学精神,周作宇认为,要从四个方面入手:重视科学在文化创新和文化继承当中的作用;重视历史在继承和创新中的作用;重视交往在继承和创新中的作用;重视实践在创新和交往当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如何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大部分东亚的学生对黑板上的板书和老师讲授太过迷信,总是惯于接受,自主思考的东西反而很少。”韩国国民大学校长柳智穗认为,这既是在韩国高校中存在的现象,更是整个亚洲教育面临的问题。

  南开大学副校长严纯华指出,我们在教育内容方面更多的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不是引导学生懂得学习之道。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是以“灌”的形式展开教育,而不是引导学生,并没有真正体现“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在柳智穗看来,学生并非缺乏创造力,而是这种创造力要通过实验室和流水线进行验证。柳智穗举例说,他所在的国民大学的汽车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就是造一辆汽车出来,在学校里,学生们所学知识和实践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每一个点子都可以得到验证。国民大学汽车专业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每年学生们大概可以自行设计制造出四至五台汽车。

  “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这是对跨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但在人才培养这台天平上,宽口径和强能力的砝码如何摆放,却是现实中校长们头疼的事情。

  在发言中,严纯华认为,要警惕教育实用主义矫枉过正,走向工具化、功利化的另一个极端。周作宇指出,就人才培养来说,无论设计的课程有了多大的变化,最终人还是一个具有独立的情感、独立的思想、独立行为能力的个体。如果离开了这一点,一切的设计只能是外在化的一种包装。严纯华将教学追求的目标总结为“公”和“能”,并且使世界日新月异的能力。他说:“公者,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乐群爱国之道;能者是他们有奉献社会之能。“日新月异”表达的是学生们会在工作当中、教育当中、教育养成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创新,并且反哺社会。”李奇勇认为,面对先天有别,活生生的人,传统教育思想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因人而异地开展教育。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后工业文明的崛起同样告诉我们,用一张图纸生产一批零件那样来培养学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时代和传统都希望教育呈现出更多的生命色彩和人文关怀。把每一个学生视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人格的独立的人,应当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出发点。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