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立足国家需求服务社会发展

www.jyb.cn 2017年01月2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高校的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一直以来,高校依托自身的人才、科研优势向社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知识与理念传播等综合服务,对社会进步产生推动作用。然而,近几年来,无论是高校还是研究所都拿论文、专利、获奖等作为评判人才优劣的尺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高校在科研模式上日益趋同,导致工科院校或实践性强的研究所出现“重学术、轻实践”的现象,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匮乏,高校的科研成果较难转化。

  当前,我国正进入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做一流的科研工作需要朝着两个方向努力,一是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二是瞄准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开拓研究新领域。

  首先,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科技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被认定为我国未来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未来科技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科研工作者对人生有憧憬,对事业有追求,对工作有激情。然而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一个人往往只熟悉某一领域的工作,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大的突破。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基础上的再综合,深度融合、学科交叉已经成为科研原创成果的重要驱动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越来越需要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形成合力、共同研究。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消除各学科之间的脱节现象,填补学科之间的空白地带,而且能够拓展研究者的思维,孕育新的研究领域。

  高校是学术中心也是智力源泉,承担着科学研究与高等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高等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对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江南大学自2014年开始,创设“至善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首席战略科学家站在学科最前沿,掌握学科发展方向,融合创新团队的集体智慧,从国家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出发,提出学科发展战略,并以积极建议、争取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主要职责;创新团队内部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根据国家和国际发展趋势来规划、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学校鼓励青年研究者打破院系藩篱,自由组队,共同申请校级科研重点项目,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学校大力提倡学科交叉,鼓励跨学科合作,有效促进了创新思想的交流、知识和技术的融合和集成,增强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科研组织能力。

  其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君子强学而力行。科学研究起源于问题,终结于实践,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高校青年科研工作者作为科研的生力军,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区域发展,一方面瞄准国家当前工业化战略和未来需求,与工业界合作培养工程人才;另一方面以适应工业界未来技术革新为目标,成为精英人才。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以民族复兴为使命的中国而言,一大批科技领域出类拔萃的人才,正是时下之所需。青年科研工作者要认清自我价值,树立人生理想,努力去实现个人价值。正如教育家徐特立所说,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苦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只有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把个人追求、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才是科研工作者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匡华为长江计划青年学者】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