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高校文化育人的工作原则和实现途径

www.jyb.cn 2017年01月2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高等学校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头。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文化育人在增强文化传承责任意识、提升育人实效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坚持把文化育人作为素质教育工作的主线,在文化育人的工作原则和实现路径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并于2015年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示范基地”。

  文化育人是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新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纲要》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出,文化素质教育要纳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之中,从而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在新的人才培养体制中的地位。随着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化,“文化育人”“以文化人”成为其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阶段。

  1.文化育人与高等教育紧密联系

  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人类有史以来全部精神财富的累积,是人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成果在精神层面的积淀,文化的特性决定了文化育人的取向。对高校而言,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也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深度。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推进文化育人,首要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新形势下文化育人的概念既有内涵式的深化,又有外延式的扩大。任何文化都有价值取向,映射在高等教育文化育人上,其价值取向就是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价值观教育始终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内核,因此,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文化育人,归根结底是要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之融入每个青年学子的心灵之中。

  2.文化育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育人是高等教育进入深度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育人是学生发展的根本需求,是文明养成的必要途径,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着力点。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培养的理念、主体、客体、目标、途径、模式与制度七大要素。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文化育人并不简单是知识育人的“补充”或者“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育人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具有使学生受益终身的长期功效。高校在构建科学的育人模式时,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大力推进文化育人,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文精神、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开拓的创新精神,使其内化到个人灵魂深处,凝结成个体精神气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文化层次、思想境界和精神品味。

  3.文化育人对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

  随着对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本质的探讨,“文化”这一核心概念成为关注的焦点,文化育人成为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新的发展,是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我们应以文化育人为主题,进一步深化、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可以说,文化素质教育就是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对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文化育人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站在文化自觉的高度,健全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以促进文理交融为重点,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一呼而起、久盛不衰,深入人心、成果丰硕,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各高校普遍开展了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在文化育人的深化发展上,高校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1.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须进一步完善

  在政策层面,国家已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但在实践层面上,基层的素质教育实践者对“战略主题”的理解、领悟仍然不完全到位。比如,一些高校规章制度的重点,仍放在纠正学生“错误行为”上,目的更倾向于“管理”学生,而不是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部分素质教育实践者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基础活动的数量方面,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缺少全局性的工作设想和完整的体系构建。

  2.教师育人工作的效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教师是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力量。名师、大师在对学术的自由追求、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对生活的知性思考和对学校、社会的重要贡献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逐渐形成名师文化,才能成为大学文化积淀,从而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达到文化育人的目标。但是,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是“主业”,而文化素质教育则是“副业”,浪费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文化育人工作中的“缺位”,限制了教育工作者引导和教化作用的发挥。

  3.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对文化育人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学生习惯于追逐娱乐化、碎片化的知识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对于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责任,什么是精神世界的富足,什么是道德与智慧等问题鲜有思考。同时,学生对于文化育人的教育形式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过于“生硬”和“直接”,学生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不高。有的文化教育活动缺乏充分的设计和论证,没有内涵,流于形式,不符合学生的期待,育人效果差。

  文化育人的工作原则

  文化育人中的“文化”内涵应与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紧密相关。高校通过积极探索、不断实践,提炼出与学校特点、学生需求相契合的工作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方向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学校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必然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从大的方面说,大学文化育人工作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场景和社会氛围。从小的方面说,大学要充分挖掘自身的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形成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学校在发展历程中,一直以“延安根、军工魂”为精神动力和文化内核,始终传承并弘扬延安精神,坚守并光大军工特色。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延安精神暨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会,并于2006年成立国内首个军工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多年来,学校以延安精神为文化育人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方向,将延安精神和军工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服务祖国、艰苦奋斗、追求真理、求真务实。学校充分发挥国防特色优势,积极为国家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并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类文化育人工作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2.坚持敬畏中华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优秀文化中,“究天人之际”的探索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经世济民”的责任精神、“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都是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宝贵财富。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目标指向,培养大学生最终成为独立、成熟、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是文化育人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一直大力倡导师生品读经典,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升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依托读书会、“博雅书斋”举办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人文知识竞赛、传统文化展示等文化艺术活动,组织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学生骨干集体学习《千字文》《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等。

  3.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之不竭动力。大学文化在学校改革发展中是阻碍还是引领,取决于大学文化是否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针对“文化”而言,又可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要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融合,让科学精神、创新文化和人文素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互通互融、相得益彰。北京理工大学一直致力于把握理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与成长脉络,弘扬创新文化、军工文化,促进大学生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双轮驱动”。学校开设的《技术科学中的美学》等专题讲座,集中阐释了艺术与科学两者的内在联系,讲座内容汇编为《科学与艺术演讲录》一书。学校蓬勃开展文化育人工作,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文化,引导学生形成追求真理、质疑探究、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水平和文化内涵。学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表现优异,连续六届捧得“优胜杯”,并在2013年第十三届赛事中取得位列全国第二的好成绩。

  文化育人的实现途径

  目前来说,高校文化育人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理论与研究等多个途径开展工作,但是从参与人员、受众群体、工作体系这三个层面考虑,还有不少需要探索和加强的方面。

  1.教师的文化自觉

  世界著名大学都强调拥有自身文化特色,而大学文化的形成往往取决于教师。教师是大学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和创造者,对大学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影响深远。学校很多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都走上文化育人的讲台,讲述自身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思考,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深受学生欢迎。同时,教师们也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将诚信、求真的学术道德与科学精神相结合,依托特色专业学科开设文化类课程和专题讲座。

  2.学生的文化自觉

  学生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对象,学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主动性、自觉性是文化育人工作的内生动力。学校将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精神全面融入各项文化活动中,实施“博智通雅——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开展“信仰·青春·阳光”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给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以有益引导,很多学生把文化活动看作了解社会、反思自我、思考人生、提升修养的机会。同时,学校以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力内化为素质,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显著变化,形成全校范围内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风气。

  3.建设全融合的文化育人工作体系

  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作,要致力于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构建工作体系。学校把“重核心、强制度、全融合”作为大学生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思路,坚持“德学理工”教育理念,致力于探索“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融合发展的理工科大学文化育人模式——以课堂教育和成效检验为基础,以文化讲堂和文体活动为载体,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理论研究和氛围营造为支撑,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建立十大工作平台,构建了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体制架构和运行制度。与此同时,学校探索多种渠道进行文化育人成效检验。一是在2003年就建立了本科生德育答辩制度,形成了“一年级开题—中期检查—毕业季答辩”的闭环系统,最终提炼出了成长记录和反馈评价;二是进一步整合思想政治、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内容,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测评体系,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水平进行有效检验;三是改革教学考核方式,创建在培养过程中全面考核知识、能力的“知能合一”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与再出发[J].中国高教研究,2015(6).

  [2]张岂之.大学文化育人的新成果.2013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3]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

  [本文为北京共青团及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正能量发现、表达、放大的机制和途径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3YB31)]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