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结构、培养途径

www.jyb.cn 2017年03月0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设立专职辅导员取代了兼职班主任。辅导员在大学生学习生涯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管理的主力军、引导者,辅导员能力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自己的学生。他们都是各学校经过高门槛而挑选出来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学历文凭一般都比较高,但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多元化需求,辅导员须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作为大学生来讲,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往往是迷茫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可以度过大学生活,从而完成大学教学目标。本文针对高校辅导员群体的素质、能力等进行探讨。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结构现状

  辅导员是与高校学生密切相关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一个群体,他们更多的是要掌握较多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等,高校辅导员就担负着这些责任。不同高校的辅导员人员结构也不相同,有的学校门槛高,有的学校门槛低,要了解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结构、培养途径等问题,首先得了解当前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现状。

  (一)辅导员人员结构现状

  当前高校辅导员人员结构现状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

  一是年龄结构。据调查统计,越来越多的高校辅导员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大部分辅导员年龄都在三十岁以下,这一部分人员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再到学校,责任心比较强,精力充沛,同时由于跟学生年龄相近,与学生很容易沟通,这一点会对学生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辅导员年轻,相对而言缺乏工作经验,与其他教师相比,他们缺的是一定时间的经验累积和社会阅历;

  二是学历结构。各高校对辅导员的学历要求在不断提高,工作时间久一点的辅导员初始学历基本是本科。随着各高校对辅导员学历要求的提高,绝大部分高校招聘教师的要求都是研究生学历。这样一来,同一所学校辅导员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学历层次;

  三是学科专业结构。辅导员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社科专业的人较多,与一些学生所学的专业相较甚远,不能满足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需求;

  四是职称结构,在高校辅导员中有中级、高级职称的人很少,他们大部分刚毕业,职称也比较低,根据调查显示,很多高校都存在这个问题;

  五是人员结构,辅导员有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研究生助管兼职辅导员和高年级学长辅导员,不同的学校政策不一样,辅导员人员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学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辅导员担负的责任就比较多,而从当前辅导员结构上来看,年轻辅导员所占比例太大,他们刚从学校毕业,精力比较充沛,有干劲,但是不得不说,他们从教经验还很少,自己所学习的东西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到教学中,专业与教学相脱离,这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从正反两方面来看,辅导员年龄结构年轻化有利有弊,需要我们正确去看待。

  (二)辅导员管理能力素质分析

  辅导员是学生的管理者,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心理教师,他们在学校需要充当很多不同的角色,这就要求辅导员管理能力要强。辅导员的职责主要是给学生组织一些班团活动,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标、规范行为举止、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当前,辅导员工作最需要的能力素质至少包含两项:一是解决和分析学生问题的能力素质。由于年轻辅导员知识经验不足,对自己角色的认识也不足,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忽略自己的角色,忽略自己本身的职责,把自己融入学生中,与学生融为一体,导致在管理的时候经常出现情感上的牵绊,不能很好引导和用制度去管理好学生。作为辅导员来讲,在管理和引导学生的时候,既要管理学生,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辅导员既要与学生沟通交流,又需要与任课教师、学校院系及职能部门沟通交流,与任课教师沟通需要了解学生课程学习表现情况,与学校院系及职能部门沟通需要传递学生意见和建议,就学生的一些诉求与学校院系及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处理,做好学生信息的桥梁和纽带,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三)辅导员专业素质能力分析

  对于部分辅导员来讲,他们的专业或许与所带的学生的专业有相关性,但也有一部分辅导员的专业与所带的学生的专业没有相关性。从辅导员队伍群体来看,往往学习马列、思政、人文、教育等专业的人相对多一些,这些专业对于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利的。但辅导员要把工作开展好,还需要涉猎一些与所带学生相关专业的知识,这样才能全面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从这一点来讲,辅导员除了具备思政专业素质以外,还应主动熟悉所带学生的相关专业背景知识。

  健全和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保障机制

  健全和完善制度是做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第一步,也是辅导员队伍管理的有效手段,辅导员选拔、培养、考核工作机制的完善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即坚持准入机制,强化培养机制,拓宽发展机制,健全考核机制等。

  提高学历层次,坚持准入机制。高校辅导员自身的职业素质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提高辅导员职业素质和能力,首先必须坚持严格的准入制度。严格的准入制度是保证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能力的第一步,应该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认真选拔辅导员。目前,很多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高标准多渠道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辅导员准入制度和标准,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综合类院校,都是选择硕士、博士做辅导员,部分民办院校选择本科生来做辅导员。从发展趋势看,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中选拔辅导员,更有利于辅导员的发展,不至与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相差太大。另一方面,一批优秀的硕士研究生辅导员也将把研究气息带入辅导员工作中,从而可使辅导员这个职业具有学术性、专业性,进而增加职业的知识含金量、智力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理顺关系,完善辅导员管理体制。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障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并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高校要充分尊重辅导员的主体性,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辅导员队伍,应在完善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和健全学校组织机构方面有所侧重,职责明确,完善保障制度。

  健全考核体系,拓宽发展机制。高校辅导员工作独立性相对较强、工作弹性也较大,建立和健全辅导员工作绩效考评与考核,有利于引导辅导员认清工作要求和具体工作职责,避免辅导员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培养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的途径探讨

  途径有二,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一方面,各高校可通过定期召开校内辅导员工作研讨会,开展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方面的交流,找出差距、取长补短,促进辅导员工作。另一方面,各高校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辅导员开展较为系统的培训,通过系统的讲座、参观、访学等交流培训,着力提高辅导员三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辅导员职业特性决定了辅导员主要从事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工作特性要求辅导员首先应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觉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应包含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

  2.职业道德素养。加强辅导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是培育辅导员热爱本职工作,辅导员不能把学生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或按部就班完成交办的工作任务。辅导员从事的是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把培养学生成才视为价值的体现。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从事自己的工作,把每项工作都力求做到最好。

  3.专业素质。具有较为扎实的业务知识素质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必要条件。辅导员专业素质具体应含:一是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二是掌握和熟悉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制度,三是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四是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二是加强引导,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总要求。同时,为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应坚持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1.为辅导员提供发展平台。要选拔优秀辅导员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理论学习、工作实践,提升辅导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切实解除辅导员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想方设法为今后的出路作打算的“后顾之忧”。

  2.完善辅导员工作政策保障机制。各高校党委应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保障,在政治上、工作上、事业上、生活上切实关心和关爱辅导员,努力创造良好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政策环境,使他们热爱辅导员职业,从事辅导员职业,钻研辅导员职业,献身辅导员职业。

  具体来讲,一是要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改善目前普遍存在辅导员经济待遇偏低和工作条件不好的状况;要通过改善和调整分配制度,切实做到保证辅导员收入达到或高于同等专任教师水平,以此来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吸引力;二是重点做好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工作,尤其是解决好辅导员的职务、职称评聘问题,各高校应明确辅导员在职务竞聘、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让辅导员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这对稳定辅导员队伍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庞炜,赵宝新,赵建光.试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培养[J].人才培育,2009(2).

  [2]朱平.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2).

  [3]吴金洋,曹芳,关昌峰.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要素构建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冯增振.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4).

  [5]吴梦秋.提高高校辅导员素质和能力的途径研究[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6]杨文硕.试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培养[J].实践与探索,2010(6).

  [7]王红梅,孙会民.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9).

  [项目基金:重庆市教委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3SKSZR06)]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