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互联网+”视域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www.jyb.cn 2017年03月0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在人类的历史演进中,科学技术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了人类生存样态、生活图景的变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数字化生存、虚拟世界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背景,极大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视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这一历史场域中,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新战略与新态势下,明确现代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意味着什么,现代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何新的特点与新的趋势,对于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构新型的高等教育生态网络,提升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内涵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化程度迅速提高,数据可及性和流动性极大增强,并正快速融入国际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

  当下,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我国社会在形态上已步入信息化时代。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同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教育”列为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打破了高等教育的国家与时空等界限,为高等学校与学习者个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时空,高等教育的组织体系、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质量评价值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已成为高等教育变革重要的推动力量。

  那么,在此背景条件下,“互联网+高等教育”本质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互联网+高等教育”不是简单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高等教育的技术平台或工具,也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突破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时间和地域界限,立足于网络大数据资源的优势,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相互内嵌与交叠,这一特点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运用互联网的创新、开放、共享等思维,重构现代高等教育新的组织生态、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学习体系与评价体系,实现“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组织的流程再造,促进世界高等教育资源的价值传递、价值共享和价值创造。

  “互联网+”视域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端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随后的数百年中,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不同的时空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图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特别是在“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

  1.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进一步加速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资源直接约束着教育的供给程度,是影响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变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所承载的高网络覆盖率、超强的云计算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对用户端设备的低要求等特点,使其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和流动性。人员流、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服务流在全球循环的速度与范围不断扩大,信息技术无边界,形成了无疆的互联网络。高等教育呈现出无限开放的样态,世界高等教育开放度进一步提升,无边界高等教育成为现实,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通过互联网络走出象牙塔,在全球与区域内教育资源得到重新配置和整合,各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相互借鉴其教育发展和改革经验的自觉性日益提高。人员要素、信息要素、结构要素与财物要素与资源的国际流动进一步加速,各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进一步增加,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2.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世界体系进一步多元化

  目前,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依存度进一步增强。在当下的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中,存在着“中心”与“边缘”的体系、结构与关系,发达国家处于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心”,处于学术系统的“金字塔”的顶端,是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中心,而发展中国家处于体系的“边缘”与“半边缘”,处于“金字塔”的底部,它们移植“中心”国家大学的发展模式,对“中心”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知识话语、研究领域、知识体系等有着高度的认同依附性。

  虽然这种“中心”与“边缘”的体系、结构及其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目前国际经济、政治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包括“互联网+”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政府、高等学校以及学习者个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对现有全球高等教育体系的解构力量逐渐加强,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逐渐提升。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各国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各国可以更加平等地参与高等教育的竞争和互动,平等对话、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成为新的时代特点,原有的国际高等教育的体系与关系将进一步多元化与复杂化。

  3.实施主体: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主体进一步下移

  二战以后,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普遍性知识追求的学术化取向被国家身份、国家需求的发展所替代,受政治、外交或国防政策的影响,国家或政府成为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国家对外交流或外交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各国高等学校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各国高等院校开始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将国际化纳入高等学校办学过程之中,国际化成为大多数院校办学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高校逐渐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力量之一。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发展的步伐,在互联网时代,人类的学习行为正在进化,在高等教育领域,学校课程与教学模式正经历一场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以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与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条件的限制,高等教育学习资源借助网络媒介得以大规模、扁平化传播,知识获取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学习者个体自主地接受国际化教育也成为可能,学习者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独特的新的主体,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主体将进一步下移。

  4.流动模式:留学主体流动的模式进一步多样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目前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发展趋势。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个核心因素,高等教育层次国际学生的流动是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个中心内容,是其最明显的表现。国际学生流动既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据统计,1975年全球范围内国际学生规模仅为80万,1980年、1990年、2000年与2010年国际学生规模分别增加到110万、130万、210万和410万人,2011年国际学生已达430万人,2025年国际学生预计将达到580万。出国留学成为国际学生接受国际优质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出国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路径。

  近年来,随着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模式的创新,尤其是信息科技革命、互联网广泛应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性地引入欧美发达国家“中心”地区先进的高教资源,创造国际化的环境,为没有机会出国的学生提供国际化课程与经验,不出国在本土通过全球大学网络的优质资源的学习,也同样可以获得国际化的学习与国际化的经历,接触多元文化。本土国际化将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范式,进一步丰富高等教育国际化留学主体流动的模式。

  “互联网+”视域下我国高等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互联网+”战略已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管理者、教师、学习者个体等不同的主体如何积极顺应这一新战略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

  对于高等学校管理者而言,需要全面谋划,整体设计,完善高等教育组织流程与组织文化,探索新型国际化教育交流合作与供给方式,优化国际化建设管理机制,不仅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基础硬件平台,推进信息化智能校园建设,创设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技术保障,而且需要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布局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吸纳、优化、整合高等教育各种办学资源,特别是全球高端精英人才,进一步加强国际高层次的实质性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国际高校间的联合培养模式,以及高校之间的资源互享,着力开发建设诸如慕课(MOOC)、私播课(SPOC)、大众开放在线研究课(MOOR)、大众开放在线实验室(MOOL)等各种在线教育模式,引进国外优质的课程资源,为师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供给;进一步加强国际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完善合作机制,为学校学生走出去提供多渠道的服务与支持,同时深厚国际化校园氛围,着力打造本土国际化的培养平台,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增强我国“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发展实力,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显示度,积极努力拓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

  对于教师而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传统角色需在新的环境下进行解构和重建,教师应自觉接受互联网思维,主动学习并研究网络技术,升级教育教学能力,转换教学中的地位、角色与身份,成为网络学习的研究者、设计者与组织者、学习者的导学者、网络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与移动互联的信息化时代,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此外在价值多元、文明多样、文化多重的社会背景中,还应特别加强育人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论分析西方文化思潮,以开放的心态,处理好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关系,加强学生的价值塑造,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文化鉴别力。

  对于学习者个体而言,首先需要树立互联网与国际化的观念与意识,以及思维习惯与思维模式,主动、自主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提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与能力,获取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自主地位,形成更好地融入世界而吸纳有益观念和价值的主动意愿和行为方式,同时,利用现代互联网络技术与平台,自觉参与学校的国际学术活动、修读外籍教师和本国教师开设的外语或双语专业和通识课程、与国外学生共享课程与师资、融入分散开放的学习环境、参与研究性教学和留学生的双向流动、参加国际性的学生交流活动,建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在开放中选择、在互动中提升、在包容中成长,提升自己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总而言之, 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处于加速发展和跨界融合的爆发期,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力量。我国高等教育应顺应时代潮流,联手“互联网+”,融合运用“互联网+”思维,从组织、政策、制度、技术、投入、队伍等方面健全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优质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与体系,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钢.物联网和WEB3.0: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的交叠演进[J].北京:国际新闻界,2010(2).

  [2]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2).

  [3]李碧武.“互联网+教育”的冷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7).

  [4]沈亚平,刘志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公共生活变迁[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5]申超.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辨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4(6).

  【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