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论大学的人民性

www.jyb.cn 2017年03月0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人民性是包括高等教育事业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属性。长期以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广大教职员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效支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和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回到教育事业的根本去深刻认识、理解和践行人民性,对于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推动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性与大学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属性。人民性从宏观上可以理解为:某一事物的形成过程、本质内涵、价值目标、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和评价主体为人民。即:来源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并服务人民。这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根植人民,代表人民利益,关注人民诉求,反映人民愿望,解决人民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更是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谋划改革、推动发展,积极回应人民关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无论是国家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还是一系列改革发展、治国理政的战略部署和具体举措,都鲜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也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民性这一根本属性。

  教育事业是凸显落实人民性的重要结合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不仅从宏观层面明确诠释“人民性”,而且从人的个体性角度把“人民性”落脚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个微观层面。《共产党宣言》中阐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思想、真正主题和始终如一的目标。也就是说,微观层面上的“人民性”,其实就是指对个体社会性和精神性需要的适应与满足,是对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共产党宣言》同时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两者之间能否紧密结合并真正实现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教育。教育事业既承担着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任务,更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重任,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都是充分体现并落实人民性的重要结合点和当然落脚点。

  大学的人民性源于其自身发展的历史实践。现代大学的形成演化是从“象牙塔”到培养现代公民的“社会发动机”的过程,更是人民性不断深入和全面体现的过程。从世界范围看,近现代意义上第一所大学——1088年诞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就源于人们为自我保护而组织的法律知识互助会;中世纪欧洲大学促进了所在国的繁荣、经济发展和城市形成;19世纪洪堡大学将学术深植大学,推进了科技进步和德国崛起;20世纪美国大学将学术研究成果服务社会发展,保障了美国国际领先地位。从我国看,从书院“类大学”教育始,大学人民性源远流长、实践丰富。1958年毛泽东在审阅和修改陆定一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提到:“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人定胜天,屈原的批判恶君,司马迁的颂扬反抗……”蔡元培主持起草的《大学令》规定:“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也体现了中国大学“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人而读书”的人民情怀。

  我国高校的人民性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主动体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党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民性,始终围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基本要求,始终强调为人民服务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更是专门将“为人民服务”纳入法律范畴。以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快速实现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中人民性的根本特征,更是对人民性最深刻的实践和遵循。

  坚守人民性与大学发展

  如前所述,大学的人民性源于大学的本质属性同时又在大学的发展中不断凸显。反观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职能的形成,归根结蒂,就是服务于人类进步的同时服务于所在国的发展和所在国人民的福祉;服务于青年人成长成才,帮助青年人走上自我发展之路,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而这两个方面,也正是大学自身发展对“人民性”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的生动诠释。

  坚守人民性是大学承担自身职能的客观要求。从最初培养神职人员、绅士精英,到今天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大学始终根植于社会。首先,大学用于人才培养的知识和传承的文化来源于社会和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践。其次,学术研究以问题为导向,而问题或来自对自然现象、人类自身的未知和好奇,或来自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物质精神需求,或来自社会个体发展需求,由此大学有了越来越齐全的专业、学科。大学的人民性是由其主要职能行使的全过程离不开社会而客观决定的。

  坚守人民性是大学以人为本的使命要求。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从孔子不分贫富、种族、地域的德性教育,到以个体自我发现来获取知识、认识德性的苏格拉底式教育;从洪堡培养有教养有理性的“完人”,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大学始终为人的身心健康服务,始终围绕人的发展展开。大学面向普通人民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使一批批精英由大学走向社会,更多各阶层民众及其子女打破身份固化,发掘个人潜力、提升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正是大学服务社会个体发展的人民性,使得大学得到广大民众的信赖和支持。

  坚守人民性是大学更好地发展其学术性的基本前提。大学是学术共同体,这是毫无异议的。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学术绝不是不受任何制约的真空存在,大学科研探索也绝不是单纯的“为了学术而学术”,必须面向和服务国家和人民需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满足支撑和引领社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更好地反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是基本前提。学术性是大学的基本特质之一,但发展学术性绝不是大学唯一的终极目标,而应是其人民性实现的重要途径。对于身处大学之中的广大教师而言,他们首先是教书育人的教师,其次才是追求卓越学术的学者。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也不可能脱离一切而孤立存在。一方面,“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知识可以跨越国界为人类共享,但科学家的命运总是与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人民紧密相连;另一方面,知识的创新和运用更是离不开具体国家的人民实践活动。所以,从此意义上讲,脱离学术性讨论人民性,必然导致大学虚浮无根,有损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但脱离人民性讨论学术性,也必然导致大学自我封闭、难以为继,所谓引领作用也荡然无存。

  坚守人民性是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既不是权力机构也不是盈利机构,却能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并长久不衰,根本原因在于大学对社会的主动服务。由于大学对社会的服务,高等教育中心的迁移已与大国崛起息息相关,哪里是世界大学的中心,哪里就是世界的科技中心,其后该国就成为世界强国,继而带来人民素质现代化提升和民族的振兴发展。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美国在《国防安全法》就指出,为了国家安全和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发展青年一代的知识和智慧,发展高等教育和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知识。可见,正是服务社会发展的人民性把大学不断推向社会中心,并在为社会和国家提供所需人才和知识以及服务的同时,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持续支持。

  推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以坚守人民性为根本

  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要求在于坚守人民性。教育强国梦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支撑。简要来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为社会全面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特别是在世界各国纷纷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积极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当前,我们必须要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更加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聚焦国家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尤其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问题,以及在核心、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中充分发挥高校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要求,也是当代中国高校的光荣使命和时代重任。

  推动我国大学跨越提升的基本出路在于坚守人民性。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显著缩小。但西方大学一度出现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教育弱化的现象,在我国也不同程度出现:科研量化使一些高校片面甚至越来越追求经费和论文特别是SCI论文数;在“学科建设为龙头”指导下,高校越来越看重进入ESI前1%的数量和位置;学校将进入各大排行榜特别是国际排行榜前列作为一流的标志。这实际上是一种背离大学人民性的本末倒置。以人民性微观和宏观内涵的更好更充分体现为根本推进一流建设,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避免重蹈欧美大学片面强调“象牙塔”式精英培养和实用功利化的服务社会之覆辙;才能始终聚焦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正确处理学校发展与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才能从解决制约生产力水平提升、影响人民福祉的瓶颈问题中更好地发展科学研究。

  建设一流的基本标准和实现一流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样在于坚守人民性。2015年,国家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历史时期为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重要组成,将有力推动我国大学的跨越提升。评判一流大学或者一流学科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解决了所处时代、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否培养出一批能够服务人民需求且能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一流人才。“一流”只是结果,能否在服务和发展人民需求的实质性贡献方面达到应有高度?人民是否真正满意?这两个问题才是评判一流的关键和检验一流建设成效的核心。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学绝不仅仅只是着眼于人民当前需求,在更多时候,还要通过持续引领创新,更好地发展人民需求并满足好不断发展中的人民需求。

  践行“人民性”、推动一流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中国历史实践证明、被中国人民广泛认可和衷心拥护的正确道路,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之根本。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高度概括了大学的人民性,充分体现了社会各阶层共同的人民立场和代表人民根本和长远利益的广泛需求,也为创建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好、落实好、实现好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既是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其最大特色。偏离了这一点,就偏离了创建一流的初衷,也就失去了大学发展的社会根基。

  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刚刚修订的《高等教育法》中特别增加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办学宗旨。在此指导思想之下,大学服务人民,特别需要清楚地把握住两点:其一,为人民服务什么?其二,如何为人民服务?对于前者,就是要全面理解、体会并及时回应“人民需要”;对于后者,一个总体的要求就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两点在现阶段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内涵和具体要求的。其中,人民对高等教育宏观层面的需要主要体现为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四项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支撑能力增强;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不仅要满足人民共同、基本的教育需求,还要充分尊重并保护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差异化需要,关注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尊严感幸福感;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学术自由的需要和学生个性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推动“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中,高校必须全面把握“为人民服务”和“人民需求”的特点和内涵,真正做到立足、服务和发展人民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始终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要处理好教与学、教学与科研、引领前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学校提出向教育本质回归、向办学本位回归和向自身行业回归。通过构建激励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本科教育体系、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发现和提炼直至解决制约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瓶颈问题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促进科技进步;通过教授给本科生授课、教师到企业和研究所挂职以及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科研反哺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而且必须包括教职员工,重视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以及干部职工的培养。

  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的发展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中国高校创建一流的过程绝不能简单地看作对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再追赶、再复制,而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认真吸收世界先进办学治学经验的基础上,即面向世界前沿、更扎根中国大地,通过形成真正体现大学人民性的评估体系来推动一流建设,进而办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其中,无论是扎根中国大地的过程,还是结合自身实际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凸显办学特色的过程,都要求高校必须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创新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短板问题,在最紧迫、最急需的精准发力点上破解难题。同时也要求高校必须切实处理好开放与创新、学术与工程,以及发展学术性和践行人民性的关系,确保在创建一流的征程中,既不迷失方向,更能充分激发和释放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为中国转型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原创性、支撑性和引领性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列著作选编(修订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2]陈晋.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服务人民[N].人民日报,2014-10-23.

  [3]徐小洲,王晨,杨平.西方高教认识论的哲学基础[J].教育研究,2001(8).

  [4]郑晓静.大学要做新常态的有力支撑和引领者[N].光明日报,2015-05-04.

  【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