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大学精神文化创新的路径探析

www.jyb.cn 2017年04月19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重温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从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到巍然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靠的是中国人民顽强、团结、奋斗的精神。但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处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包围圈中,社会主义受到了资本主义的冲击和挑战。时至今日,中国的崛起似乎主要还只在物资财富、技术层面和硬件方面,如GDP的世界占有量、国民生活水平指数的迅速提高、中国产品的世界覆盖率等等。至于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则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奏效。“中国要想发展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必须在两大方面上实现一定程度的超越。一是中国有能力创造出一种更高、更具有优越性的文明;二是中国所主张的全球体系能够被普遍接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最关键是文化的崛起,而文化的崛起,大学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必须站在前面,扛大旗,在文化崛起过程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聚焦到精神文化上来,大学精神文化的创新可从以下四个路径进行。

  大学精神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创新中国的政治文化

  建构大学的精神文化,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牢牢抓住政治这个根本性大问题。毛泽东曾论述过:“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为此,建构大学的精神文化,首先和重要的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学研究“一定形态的政治”和大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离不开政治文化研究,这样才能使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为核心的经典体系建设与大学的主流学科建设、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提升和拓展了学科的学术领域、研究视野,更能使学科发展与现实的联系紧密,更接地气,回答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领社会和人民群众增强政治文化自信,在理想信念上形成更多的共识,增强党的权威性。

  所谓的“政治文化”,包括所有的与政治相关的信念、价值和态度等。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就是“针对政治对象的取向模式在该民族成员中间的一种特殊分布”,是“内化了民众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中的政治系统”。当代政治文化研究领域学者英格尔哈特把政治文化定义为“与一个群体或社会流行的政治信念(beliefs)、规范(norms)和价值相关的所有政治活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政治文化研究关注政治系统的内在心理层面,了解一个国家正式制度框架下的政治等行为,理解历史上一个国家特殊的发展模式,都是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政治文化的研究与建构,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意义更为特殊。例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如何转型?变化的方向是什么?中国政治文化对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等等,都需要我们拿出自己与中国政治文化重要地位和特殊性相称的研究成果。这方面大学队伍健全,力量雄厚,资源较多,要有使命担当。

  大学精神文化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基于当代中国实践,创新中国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确立了的指导地位,取决于他的理论光辉,也更取决于他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紧密结合,有效地指导和保障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对西方的理论与实践构成了全方位的挑战,如果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还停留在马克思经典文本中的社会主义范型,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还处于一种被动的层面上,将会动摇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的缓急以及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因此,必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与中国正在实践着的社会主义相结合,去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从中就会得出一些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新认识,并适时有效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与建设,成为中国人民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支柱。诸如有的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华文明等的诠释,既有理论、理想、信仰的高度,又入人心、接地气,凝心静气,沁人肺腑。如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有:办中国的事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只有信仰人民才能领导人民。“共产党一旦失去了人民,也许将成为虚弱无力的泥足巨人”。人民才是“党的命脉所在,根基所在。”“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当代中国始终是民族国家、政党国家和文明国家的有机整体。”“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系统中,不但对应于核心政党的角色,同时也是文明传承的核心代表和维系中华民族之为统一体的核心纽带。这是任何其他现代国家的政党、政党领导的国家所不具备的特性”。

  人类历史上凡是成功的经典体系,都是成功解决了保持历史延续性、统一性和与时俱进之间的张力问题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充分证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不断向人民群众回答“我们身在何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不断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四个自信”。

  为中华文化崛起,大学肩负使命、责无旁贷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大学自身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升,对国家的贡献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放眼未来,使命艰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国家进入创新驱动、文化崛起的关键时刻,党和国家寄予大学殷切希望,大学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且千载难逢、时不我待。我们应该看到,面对过去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上,我们做得还不够。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问题,需要大学去研究、去解释。

  保持解释、实施、实践三者的有机统一,既能保持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创新,也能充分发挥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借鉴的统摄作用,使中国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对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创新,对传统既尊重又超越,对西方文化既吸收又跨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演绎成为广泛而真实的现实运动,“提升发展的精神境界”,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兴国之魂,并以此影响和推动全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大学要勇立潮头,以自己的创新实践,构建先进的文化,服务于祖国,贡献于全人类。

  大学精神文化创新要从大学自己事、身边事、日常事做起

  大学学术为本,大学的社会属性首先是知识、文化、精神属性,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都在日复一日地、一点一滴地积淀着自身和社会的文化精神,提高着自身的能量,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贡献着人类的文化进步。在中国崛起走向世界的时刻,更应有这份文化自觉。

  首先,要建设好大学的精神家园,这是大学以文化人的本质要求。大学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价值而与其他社会机构区别开来,大学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根本的是重建信仰体系。任何文化、精神系统的核心是价值系统,而信仰和信念又是价值系统的核心。信念是人对某种现实或包括对现实和观念所持有信任感的精神状态,是建立在人们生活实践体验了怎样想和怎样做才有益有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些思考和行为模式,包括对现实和观念所作的价值判断和推论,揭示的内容总是同人们应当持有的态度和应采取的行动有关,可以表现为人对一时一事的现象持有的某种观念和态度,也可以表现为对于宇宙人生的总体性、普遍性的观念和态度,当他成为后者时,信念就成为了信仰。由此,信仰就成了人生的“主心骨”,是人的全部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是全部价值意识的调节中枢。

  其次,要强化科学理性。中国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必须首先现代化。不仅要发展科学事业,普及科学知识,更要重视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和处理生产生活中的事物和问题,让科学理性成为全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共同规范,以克服各种非理性的文化负面影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学尤其要强调这一点,要在学术活动、育人活动及科学研究和人文社科领域中,坚持科学理性精神的结合与协同,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尊重事实,服从真理,真正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批判精神和反思的精神,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辨别和抵制非科学的东西,正确把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补与协同。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学者为主体,以学术为着力点,贯穿并体现在精神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为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提供现实基础。要从精神文化层面给予支持帮助,坚持正面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纳入社会实践,日常生活,真正让蓬勃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在大学校园之中,体现在每个人的心里和行动中;学科发展上要关注价值理性、学科文化和学科思想,体现完整的育人价值;要加强学科的整合与协同,在学科发展前沿完善和丰富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特点。大学要在工作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高校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成就与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统一起来,让学校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体现在党的主张中,把为群众服务与价值引导和活力激发结合起来,注意发现身边先进的人和事,激励、引领、示范,丰富校园的精神文化,增强主体的精神力量!大学精神力量的充盈,对社会的辐射力量是强大的,中国精神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大学要做出自己的努力。

  最后,要在大学整体精神文化的构建中,注重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些年来,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着大学文化的层次和品味,但另外的一个无影无踪的重要场域,需要我们关注和掌控,需要我们主动打好打赢隐蔽战,要从总体上把握。一方面,互联网为高校职能的履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如今已成为高校师生思想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重要场域;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一些冲击和干扰,当我们掌握了技术、健全了法制的时候,更要有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自信。不因新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排斥。在发挥互联网优势的同时,防控互联网可能带来的弊端,强化争占、管控和管理意识,全方位占领,全过程管控,全环节治理,清理垃圾,阻断暗流,严肃法纪,惩治犯罪,净化网络环境,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强世功.从“知识、权力”的角度看政治学的重建[M].国际政治研究,2013(1).

  [2]童世骏,何锡蓉著.当代中国的精神力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

  [3]鄢一龙等.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李德顺,孙伟平等著.精神家园[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

  [本文为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2011年度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