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扎根中国大地 培养世界一流人才

www.jyb.cn 2017年04月19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深刻阐述了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思想,增强了我们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从国家需要出发,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世界一流人才,是天津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根本使命。

  人才培养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使命

  世界一流大学拥有一些共性特征,如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教师、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办学条件等等,但在一些可量化的指标背后,评价一流大学的根本标准应看其在各个领域的突出贡献。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通过创造世界一流的成果促进新理论的产生、新技术的变革和新产业的发展,通过培育世界一流的大学文化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其中,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是其根本使命。

  纵观当今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把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一流人才作为其核心的办学理念。如麻省理工学院将其使命之一确立为致力于在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培养服务于国家和世界发展的人才。斯坦福大学提出致力于培养学生在未来复杂世界中的领导力。各个国家也将一流人才培养作为其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美国政府实施“再工业化”和回归制造业战略,相应制定了高等教育“STEM”专项战略计划,计划中指出,卓越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通过创新活动塑造国家竞争力。这一计划通过发挥不同组织的作用,推进贯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增加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专业的学生数量。德国实施的“工业4.0”计划,吸收大学参与其中,这些大学在开展前瞻性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一些领域推进一流人才培养的探索,进而形成对该计划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

  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在加快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向产业链的中高端迈进,创新将成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而创新驱动的核心是人才驱动。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做出了“一带一路”“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均与创新和人才息息相关。世界一流大学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能够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系统支撑。我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其根本任务就是聚焦国家需求,培养能够引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一流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创新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位。通过高校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一批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实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世界上的整体影响力不断提升。但也应当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在世界一流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诸多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理念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存在不适应,即对国家、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把握不足,对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塑造不足;人才培养结构类型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存在不适应,即在科技发展和现代产业需要知识的高度综合和集成,新的产业类型和产业形态不断涌现的趋势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仍按照既有知识体系分类,实行单一学科专业为主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相对滞后;人才培养效果和社会期望存在不适应,大学的教学环节以知识传授为主,注重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评价,而社会需要人才具有较高的适应度,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以解决。

  “家国情怀”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

  世界一流人才应当胸怀国家和世界,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在不同领域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卓越贡献。在这些基本要素中,德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作用的发挥。“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爱国报国最朴素的表达,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文化传承,是我们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家国情怀”就是服务国家的使命感,时刻把国家和人民需要放在第一位,围绕实现国家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志向;是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精神,直面困难、直面挑战、敢于突破、勇于创新;是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态度和作风,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努力实践。

  19世纪末,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等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相继成立,中国高等教育肩负起了“兴学强国”的重要使命,为国育才成为这些大学的首要任务。这一时期培养了我国多位科学界的名宿巨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天津大学校友、材料学界泰斗师昌绪院士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我们当时就是一心想着,中国必须要强盛起来。使中国强大强盛,成了我一辈子的理想。”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国家的发展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服务国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我国高校自主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成为学生的主动追求。天津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优秀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宝贵的办学传统,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毕业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家国情怀”已经成为印刻在天大学子身上的文化基因。广大校友立足自身岗位,把“家国情怀”转化为服务国家发展的实际行动,涌现出了很多感人事例。

  在新的阶段,“家国情怀”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高等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对青年大学生提出殷切希望。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更是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出发,系统阐述了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应重点把握的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些重要论述中体现了对“家国情怀”在新时期的新要求、新表达。一是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大势,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具备宽广的视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勇于担当国家大任和历史使命,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深入了解和把握国家的重大需求,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自身价值的实现同国家民族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明确自身的目标定位,勇于开拓进取和创新发展;三是严谨笃实、脚踏实地,更加全面发展,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所学所思落实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世界一流人才

  在国家“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天津大学明确提出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为核心,以建设“综合性、研究性、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新三步走”战略,即到2020年,把天津大学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若干学科和领域达到世界一流,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更多学科和领域进入世界一流,整体办学实力大幅提升;204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声誉卓著、人才辈出、优势突显。

  要实现学校战略目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服务”的要求,努力构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世界一流人才,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和文化品格塑造,更加突出思想和品德修养的根本性地位。天津大学强调把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与激发学生胸怀家国天下的远大理想、关心国家发展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崇高使命感紧密结合。学校构建了“家国情怀”通识教育体系,形成思想素养、品德素养、政治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科学素养六大系列通识课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体系方法论,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努力丰富专业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教育内容,促进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课内课外教育的有机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世界一流人才成长的环境。学校注重把人才培养理念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未来发展需要,从既有知识体系为主培养人才,向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转变;从引领国家未来发展出发,积极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特点,优化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对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进行再设计,逐步提高学科交叉专业、跨学科专业比例;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进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突出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和教学环节的中心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推动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紧密协同,建立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对接机制,开展更多形式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我们还建立了更加科学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拓展评价维度和评价方式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体验和成长经历;服务国家整体对外开放战略,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深化学校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化等教学内容保障和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支撑,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

  三是构建学生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培养学生一流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提升教学环节的创新性、实践性和设计性,加大教学知识更新力度,激励研究型教学,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前瞻性和实用性,提倡理性怀疑学习风气,提高“小班化”“研讨式”课堂教学比例,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思维的训练;建立创新实验、科研训练、创业实践三个层次的支撑平台,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发挥“众创空间”和宣怀学院在汇聚创新创业资源、开展创业项目孵化、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方面的辐射作用;整合校内外的资源,从政策机制和管理模式上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服务,产出一批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成果;发挥学校创新能力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世界科技前沿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60个前沿问题、60个技术问题”的方向布局,形成可持续的创新优势和领域,持续开展“畅想未来颠覆性技术”等师生共创项目,促进师生“共创式”“共生式”创业模式。

  四是坚持以文化人、实践育人。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推进“天大文化”构筑计划,建设学习文化、师德文化、学术文化、学科文化、管理文化、校友文化六大文化体系,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文化传播优势和思想引领优势,把“兴学强国”宗旨、“实事求是”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精神、“家国情怀”的品格融入学生学习成长,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营造知行文化。多年来,学校通过建立社会实践课题组,设立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鼓励教师立项,设立“我的青春中国梦”等专业型实践项目,鼓励专业教师在一线指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连续10年实施了“千百十工程”,即建设千个班团社会实践基地、百个院级社会实践基地和10个校级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日常性实践、双休日实践和寒暑假集中实践活动。学生走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线,在认识、了解和服务社会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磨炼了意志品质,增强了“四个自信”。

  【作者: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