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高研院建设的路径思考

www.jyb.cn 2017年08月3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当下,中国高校正在加快“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迫切需要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大学精神的交融渗透、相得益彰,需要倡导“朝向文化的教育”,倡导“涵育创新”的学术。可以说,一所没有顶尖理工学科的高校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一所没有高水平哲学社科和浓郁人文氛围的高校,同样也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此,近年来部分高校先后创设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肩负着繁重而艰巨的责任。

  高研院建设的冷思考:“四个意识”与“三个关系”

  对于理工科优势显著的高校,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景目标,离不开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作为支撑。某种程度,不少高校创设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初衷,是期望在传统院系体制之外,探索设计一种新的组织结构和互融机制,加快提升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创新力、社会影响力与综合实力,将高研院建设成为人文社科创新的“学术特区”“人才培养试验区”。然而,在运行过程中,却不同程度遇到一些发展瓶颈难题。这既有人才、政策、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也有观念意识、内外环境等方面的局限。如何破局?如何办好理工科高校高研院,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模式,促进高研院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以为,需要深入思考并树立“四个意识”。

  其一,学术导向意识。人文社会学科不同于理工类学科,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殊性,它蕴精神、观念、行为、情感、价值等为一体,具有历史传承、文化思辨、积淀推演、价值判断等特征,传递的是一种文明的共识、思想的力量。随着人类生活的现代化变迁和信息化社会的裂变式演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研究范式、传播形态等呈现出诸多新形态新变化。需要从学术规范、价值导向、社会影响等维度,拨开认识与观念上的迷雾,克服错误思想、方法或功利等因素对人文社科研究带来的误区和消极影响,把握人文社科研究流变的实质,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和学术导向,突出强调社会核心价值及学术价值的引领作用。

  其二,突破隔阂意识。人文社会学科涉及领域宽、涵盖面广。从我国高校的实际看,综合性大学具有较强的人文社科学科基础,各专业领域之间独立性强;理工类高校人文社科学科则相对较弱,许多学科专业处于“加速爬坡”阶段,有些甚至才刚刚起步。所谓“不破不立”,人文社科的当代构建,除了要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还需要突破制约其发展的障碍。高研院的建设,正好从机制上为突破这些瓶颈和隔阂提供了可能。一方面,突破某学科二级学科之间的界限,破除狭隘封闭的单一学科的内部藩篱,实现本学科各领域之间的互通互融;另一方面,突破某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甚至理工学科的界限,尽可能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联动、融汇对接,在新的平台上整合重构、开阔视野、拓宽界域。

  其三,前沿交叉意识。历史地看,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和引领作用,常常还是科学技术进步、知识更新的强大动力源泉与重要表征。反之,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也为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新可能、奠定了新基础。人文社科的研究视野,能否立足时代发展的前沿,能否关注和投射到社会革新各领域的关键性、交叉性、创造性重大难题,必然会对其自身的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唯有通过各学科前沿的交叉渗透、融汇创新,才有可能昭示新的发展方向,形成新的科学范式与学术突破,形成新的学术研究高原与高峰。

  其四,涵育创新意识。创新是目前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时刻改变和引导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从哲学层面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是对现有文明成果怀疑、批判、突破与超越基础上,发现(产生)的新规律、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创新具有复杂性、超验性、反复性、偶然性、不固定等特点,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前沿和交叉领域的研究,高研院当从目标、内容、方法、机制、策略、路径等层面,统筹布局设计,搭建多元参与、对方联合、多线并进的研究合力与格局。尤其需要增强涵育学术、自主创新的意识,以创新的方式、机制和手段,创造出具有首创、独创性质的智识成果,推动人文社科重大问题研究和当代实践的内在超越。

  理工科高校办好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新高研院建设机制和发展模式,以高研院为“枢纽”,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乃至与理工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交流互动,或是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优化学科建设生态、激活学术生长基因、活跃学术研究文化、产生科研创新成果,进而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助推器”。

  当然,理工科高校办好高研院任重道远。从建设实践看,平台建设是核心、机制创新是关键、资源整合是手段、协同发展是目的。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交叉渗透、特色发展。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应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校内与校外的关系。既要紧紧依托校内人文社科相关院系的优势学科方向,发挥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影响和引领作用;也要梳理、调整建设思路,引智“借力”,在资源上向校外学术力量倾斜,构建激发创造力、形成研究合力的有利环境。

  二是特色与多元的关系。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全力支持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高研院的目标与定位更是如此。既要注重固有特色学科方向的发展,巩固自身的学术研究和发展优势;又要注重构建开放多元的平台,围绕前沿交叉和国家战略、社会发展中的理论性、实践性重大问题,找准切入点,探寻着力点,促进新兴交叉领域的学术探索与创新。

  三是发展与机制的关系。既深入研究人文社科建设发展规律,结合学校远景目标和中长期规划,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实施策略;也要采取新的机制和措施,实行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和建设,建设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文社科跨学科、跨院系、跨校内外管理和评价机制,构建若干跨学科的人文社科协同创新平台。

  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高研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高研院应拓展视野、勇担使命,培育英才、砥砺学术,着力增强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探索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11月,是学校直属的文科精英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机构,成立6年来,北航高研院在文科拔尖人才培养、通识教育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打造北航模式的通识教育品牌。2011年以来,在学校文科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背景下,由高研院牵头,整体设计并组织实施全校通识教育方案,包括三个层次:知行文科试验班的通识教育。该班建制在高研院培养管理,其课程以中西经典研读为核心,奠定深厚的人文基础,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强化通识和交叉学科教育。大文科的通识教育。高研院开设五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供全校文科学生必修,包括中国文明史、西方文明史、艺术史与现代艺术、中国经典研读、西方经典研读。面向理工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转向人格养成和能力培养,开设经典研读类和交叉学科课程,注重对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2013年,高研院与学校教务处共同发布了《北航通识教育白皮书》,并出版了北航高研院“通识教育”文丛,奠定了以“四大板块”为基础的北航通识教育体系。

  二是探索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研院本着通识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以“文史哲为入口,政经法为出口”,承办了“知行文科试验班”,致力于文科精英人才培养,期望培养出面向未来、汇通古今中西的高层次领导型、领军型精英人才。该班每年从全校文科学院中择优录取30人,探索形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外校师资与本校教师相结合、核心课程与读书小组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文艺生活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迄今已有4届毕业生,其中70%继续在北大、清华、人大等国内一流高校读研深造,25%到美国、英国等国著名高校深造。

  三是积极推进多领域的学术研究。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逐年递增。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核心期刊(CSSCI)论文7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35余部,获批4项国家级课题。举办了系列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研讨会、讲习班,结合自身学术优势和校外专家资源,相继出版了“知行文丛”“通识教育文丛”“法政文丛”“治道文丛”等学术丛书系列。致力于开拓与海外高校多层次的学术合作与交流,与加拿大约克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加社会科学中心”,举办学术夏令营、互派学生、教师互访、联合培养等国际合作交流活动。

  四是新增“文化传播与管理”交叉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培养。“文化传播与管理”是北航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自2013年起依托相关文科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本专业硕士点在公共管理、教育学、设计学等一级学科下,培养具有跨学科、多领域交叉视野,具有文化研究与文化管理专门知识,在公共文化建设及传播、文化管理与策划、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型高层次人才。2016年起,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整合到高研院,试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的模式建设发展。学校明确,高研院作为主要承载单位负责“文化传播与管理”交叉学科建设,正式成为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单位,自2017年起单独招生并实施该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高研院建设的构想与路径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促进人文社科交叉领域的重大创新,是理工科高校改革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十三五”期间,北航高研院将以“融汇中西、贯通古今、承续文化”为宗旨,以“交叉渗透、涵育创新”为办院理念,致力于培育文科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多层次通识教育、构建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开展高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实施北航精品文科战略、形成具有北航风格和特色的人文社科学派,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作出贡献。为此,我们将以“四个坚持”作为推进高研院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是坚持“师生为本、学术为先”。着力汇聚海内外优秀专家学者,不断探索文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办好知行文科实验班(本科生)、文化传播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育面向未来、汇通古今中西的高层次领导领军型文科精英人才。

  二是坚持“提升素养、健全人格”。着力构建多层次的通识教育体系,重点开设中西文明文化史、优秀经典研读、文学艺术素养等课程,深化具有北航特色的通识博雅教育内涵,不断提升北航通识教育品牌的辐射力、影响力。

  三是坚持“高效协同、开放协作”。创设灵活高效、开放包容的工作模式与学术合作交流机制,建设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文社科跨学科、跨院系、跨校内外管理及评价体系,拓展与海内外学术机构、专家学者的联动协作,构建若干跨学科的人文社科协同创新平台。

  四是坚持“学科交叉、守正出新”。立足北航综合学科优势,主动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关注基础性、应用性人文社科交叉领域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找准切入点,探寻着力点,设置重点学术议题、优化学术生态、涵育学术文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2]蔡劲松.论创新及其本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3).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