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牢固树立人民立场

www.jyb.cn 2017年08月3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中国高校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领导下的高校,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立场的解读

  在中国传统中,“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尚书·夏书》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中国民本思想的最初萌芽。从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这些论述都可以看作人民立场的历史渊源。

  建党95年来,人民立场一直贯穿于党的理想信念和行动准则,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到“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的深厚情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但明确以一种理论来表述,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在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人民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群众观”的重大发展,具有鲜明的特性: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主体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价值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

  毛泽东主席说得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我们党继续前进的无穷动力。坚持人民立场,就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相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

  (一)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要求

  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要求。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际,马克思、恩格斯就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这一观点科学地阐明了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确立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打破了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英雄史观,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人民群众之所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是因为人民群众不但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人民群众还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并最终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以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的科学依据,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观点。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报告结合新的历史任务,旗帜鲜明地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写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所必须坚持的八项基本要求当中,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历史创造作用的高度自觉。

  (二)坚持人民立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运动本质特征的科学揭示。由此可见,是否“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检验和区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重要论述鲜明地表达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社会主义根本立场和原则。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价值所在。

  回顾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人民立场是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反复证明了的真理。95年来,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今天,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正是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中国梦的三个层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是统一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人民幸福包含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中,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三)坚持人民立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人民立场至关重要。只有坚持人民立场,才能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保证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落实人民立场

  我们要坚持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制度化落实人民立场。

  (一)坚持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落实人民立场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可以很好地掌握人民群众,进而振奋起人民群众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关注人民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要坚持立德树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纳入学校章程、纳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进入学生的教材、进入学生的头脑,要让学生通过“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落实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让人民立场落在实处,就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则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人民立场”讲的是原则,“群众路线”讲的是方法;群众路线是对人民立场的具体落实,但同时,人民立场具有不容置疑的先决地位。

  高校最大的群众就是学生,我们要牢固确立学生为本的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学生的安全是我们工作的底线,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我们要以学生为要、以学生为先、以学生为荣。我们要通过构建“奖、贷、勤、助、补、免”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确保任何学生不因为经济困难上不起学;我们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创业;我们要通过构建系统化、课程化、专业化的心理咨询辅导体系,确保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地顺利毕业。

  (三)坚持制度化落实人民立场

  人民的参与权需要制度化,这是人民立场的前提。人民的参与权,是调动人民积极性的逻辑前提和制度基础,这就需要完善现行宪法中的人民权利规定,保证人民参与权有最高法理依据。人民的监督权需要制度化,这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人民的监督权是指人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是我国宪法赋予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要通过健全批评建议、申诉、检举和新闻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确保国家权力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人民平等发展的权利需要制度化,这是人民立场的最终目标。人民平等发展,才能为每一位公民的才能和智慧提供最大限度发挥的机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高校目前正在进行综合改革,我们要抓住制定学校章程的契机,在章程中明确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在涉及学生利益的各项事务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发展权。要通过开通书记、校长与学生的“直通车”,完善学代会制度,设立学生申诉委员会等措施,确保学生各项权益得到维护,让学生与学校同成长、共进步。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团长】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