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网上录取高校招生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www.jyb.cn 2017年08月3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1998年,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特别强调,为了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即将给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新挑战,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其中第21条明确指出,要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计算机学籍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报名和录取等工作均采用手工管理方式,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又费时易出差错,同时也给滋生招生腐败提供了一定的土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高考录取方式的改革已有了现实可能。1998年10月14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调研,在听取“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管理系统”课题组的工作汇报后,提出要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高校招生系统软件研制和全面推广使用,实现网上录取的总体工作设想。在他的指导关心下,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组织有关专家和省级招办负责人成立了总课题组, 12月,学生司在天津召开了“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网上录取总课题组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了网上录取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要求做到信息编码、考生基础信息、同级工作界面、高校录取软件“四个统一”。此后,学生司组织了十多个省级招办的工作人员与清华大学的技术人员一道,苦战半年,初步完成了网上录取系统原型的研发,并于1999年组织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广西、四川、福建、湖北、重庆、云南等10个省(区、市)和199所高校实施网上录取的试点,当年网上录取总数达20万人,其中远程网上录取近10万人。在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还实现了远程录取院校及人数“双过半”。试点工作首战告捷,为全国实现网上录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高考录取结束后,学生司在成都召开了“网上录取试点单位工作总结暨总课题组第四次工作会议”,明确了2000年全国网上录取工作要实现“三个过半”的总目标,即参加网上录取工作的省份过半,参加网上录取试点的高校数过半,通过网上录取招生的新生总数过半。2000年这一目标顺利实现后,学生司又组织力量进一步完善了网上录取系统软件和网上录取安全解决方案。2001年,经过战线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基本建成全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

  2001年,高考网上录取应用系统软件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鉴定和验收,并获得了“2001年度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鉴定专家一致认为,“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实现了录取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纸介质档案信息流转为基础、人力密集型的招生管理模式已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电子化信息流转为基础、技术密集型的招生管理模式。”对网上录取推动高校招生改革和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

  此后,网上录取工作不断改进和深化。到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基本实现了网上录取远程化,结束了高校招生工作人员必须到各省考试机构驻场录取的历史。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面临的新问题,从2003年开始,网上录取建设工作的重点转向加强系统安全,总课题组陆续多次对系统进行了安全升级改造。2006年教育部启动并实施了“高校招生网络安全畅通工程”,通过给用户配备CERNET的真实IP地址和域名,保证了教育部、高校主管部门、省级招办及高校的网络应用与服务的安全畅通,这一措施对于保证2009年新疆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在财政部和有关技术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网上录取工作又成功实施了“密钥工程”,即建设全国统一标准的网上录取硬件网络身份标识系统,对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统一发放招生准入密钥,将过去人工输入用户名、密码的认证系统升级改造为USB-KEY双因子硬件身份认证系统。进一步保障了网上录取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回顾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的历程,其成绩和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网上录取改革是推动高考改革的成功范例。1999年实行网上录取后,我国高校招生工作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以网上录取为龙头带动高校招生信息化的发展与建设,招生工作不可能适应考生人数和录取人数不断增长的需要,不可能有效地保证考试和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2005年开始实施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之所以老百姓满意、社会赞誉,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信息公开,网上录取高度实现了招生工作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为招生录取信息公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从制度和机制上逐步建立完善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高校招生工作体系提供了保障。可以说,网上录取改革是高考改革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是网上录取改革引领并带动了考试招生业界的信息化建设。在网上录取改革的带动下,全国各省(区、市)的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等均实现了网上报名、网上评卷、网上录取;硕士生招生实现了全国统一网上报名以及统考科目的网上评卷;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已升级为在互联网统一平台上进行来源计划的编制、审核和下达工作。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网上录取软件的升级改造又为浙江省在2017年按专业-学校投档的试点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是提高了招生工作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网上录取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技术是推动改革特别是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反过来,改革的深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技术的进步作保障。在招生战线上,一大批通过网上录取培养起来的懂技术、善管理的同志已走上不同的领导岗位,在加强考试招生管理、推动改革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是领导重视、科学决策、专家支撑、上下同心协力是网上录取改革成功的关键。网上录取改革的初期和实施过程中,遇到了经费少、网络运行环境和相关条件差、技术力量不足等诸多问题,面对种种困难,教育部主管部领导和司局领导亲自挂帅,指导和部署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极大增强了全战线实施网上改革的信心和凝聚力。作为技术支撑的清华大学课题组联合有关省级招办工作人员组成开发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天津、广东、广西等地领导高度重视,率先试点,做出表率,提供经验。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总课题组的研制、开发、测试工作,在录取工作期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辛勤工作,确保了网上录取工作的平稳顺利进行。作为为网上录取信息传输保障的CERNET,为了确保录取期间的网络畅通,每年都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并及时解决出现的传输及安全问题,有效保证了录取期间的网络正常运行。

  网上录取模式改革的成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考试招生战线以及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改革得到了教育战线和全社会的高度认可和赞扬。高校招生网上录取以及由此推动的高校招生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者: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