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借助传播视角提升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

www.jyb.cn 2017年08月31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高校规模的急剧扩大,校园的城市化和开放化、后勤服务的社会化、课余生活的多样化、信息来源的网络化等新特征都给高校的安全稳定带来了风险隐患;同时,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没有系统的安全防范和法律知识,往往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够正确应对,因此,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亟待提升。

  公共安全意识在结构上包括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维度。公共安全认知即人们所掌握的知识、经验等,包括对突发事件和应急知识的了解、对突发事件可控程度和严重程度的认知等;公共安全态度是介于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评价,包括对管理部门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等;公共安全行动是指行为倾向和决策,包括参与公共安全意识提升活动的倾向、参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活动的倾向、与管理部门进行行动合作的倾向等。根据公共安全意识的这三个维度,可以借鉴传播学效果研究中的“传播效果阶梯理论”三个层面(认知、态度和行动),将公共安全意识提升的本质视为公共安全意识传播的有效结果,从优化传播效果的视角出发,设计有效提升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基本路径。

  明确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传播主体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因此,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提升的传播主体首先应该是高校。高校的保卫处、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心理咨询部门、就业指导部门、党委宣传部门、校医院、后勤部门、学生社团以及专业指导老师等都应该发挥对大学生进行公共安全教育的作用。但是,公共安全意识的提升是一个复合事务,难以依靠单一主体完成,尤其是现在的高校与城市其他系统之间的紧密耦合性,导致其他系统的危机会很容易蔓延到高校,高校的危机也会衍生出其他系统的不稳定状态。因此,针对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提升的传播主体需要跨越高校、政府、企业、社区等传统界限,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社会管理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和联动来共同完成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提升的任务。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并将高校纳入地区整体应急管理体系(一案三制);加强公共安全信息在高校的宣传力度,包括公共安全法律法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社会救济信息,以及涉及高校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事件等信息的公开;组织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进行适合校园突发事件特征的公共安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及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相关公益慈善活动。媒体可以对针对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载体进行挖掘、组织、融合、包装,开发一系列适合大学生话语体系的内容。

  创新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传播载体

  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传播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构建其对于公共安全的认知体系和行为框架。在该过程中,以公共安全意识为目的相关知识、信息、情绪体验等可以称为“公共安全意识源”,这些“意识源”物质化、外化和现实化的结果就是公共安全意识传播载体。这些载体可以分为个人头脑载体、集体记忆载体和物质载体,并且最终通过物质载体进行广域传播。

  个人头脑载体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表现为应急管理者、专家和普通民众等个体对于公共安全的理解力、判断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经验等。大学生最常接触到的个人头脑载体来自与教辅人员的沟通,为此,高校一方面要鼓励教辅人员以更为积极和负责的态度向学生传播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辅人员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在适当时候进行合理干预。学校也要尽可能多地邀请应急管理者和专家来校举办讲座,传播公共安全意识。

  集体记忆载体具有集体依赖的特征,通常显现于特定的情境氛围中。针对集体载体的传播,高校可以结合大学生最可能卷入的突发事件类型和特征,通过幸存者口述、记者重访、事件回顾等多种叙事结构和故事形态制作纪录片和微纪录片;媒体也可以根据大学生公共安全相关的目标和议程,通过“新闻聚像”等方式适度重构集体记忆,从而加强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传播的效果;政府和高校通过对纪念日、纪念仪式的宣传等方式,社会组织通过相关文艺作品的展示,将过去和现状连接,触发大学生的集体记忆,进而强化其对公共安全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物质载体包括符号载体和物化载体两类:符号载体是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对“意识源”进行记录的实体,如由个人头脑载体和集体载体转化而来的安全手册(画册)、安全教育视频、安全教育广播、安全宣传日等;物化载体是民众运用其他载体的知识创造出来的实物,可以反映、触发和强化“公共安全意识源”,如应急产品、应急设施、博物馆、纪念碑、纪念馆等,一般需要高校鼓励和组织学生到现场试用或感受。

  精细化管理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传播对象

  公共安全意识的传播效果最终是由传播对象决定的。对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传播对象的精细化管理就要做到在“细”上着眼,在“精”上下功夫。

  “细”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对传播对象进行细分。学生工作部门可以根据对学生情况的掌握,以大学生“应对能力”为依据,对其进行划分。“精”就是要通过不断提炼和总结做到去伪存真,为传播受众提供精准匹配和精心设计的公共安全意识提升载体和服务。传播主体需要对大学生受众的心理行为特征、公共安全意识水平、公共安全意识提升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的研究,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能力特征的学生构建适合其“解码”的、包括具有共同经历的、符合传播对象文化背景的、容易在情感层面引发共鸣的话语体系,进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甚至是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和产品,从而提高传播的有效性、有序性和可接受性。此外,传播主体在载体和服务提供过程中要能够平衡不同主题之间资源调配的公平性,改善目前诸如针对治安、交通、消防等方面的指导多于心理健康、社会形势等方面指导和分析的不平衡现象。

  完善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传播渠道

  最有效的公共安全意识传播渠道应该是结合价值引导和内容交互的多层次传播渠道。一方面,通过议题设置来唤醒大学生安全需求,端正价值导向。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提升过程中的价值引导,在于帮助大学生通过先前的认知结构和有选择的知觉在外信息,自主能动地构建价值体系,包括“什么是安全的校园、什么是安全的宿舍、什么安全知识和技能最有价值、我是否有能力创造安全,我是否应该帮助别人创造安全”等。另一方面,促进针对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提升的载体在多个平台上进行传播,包括广播电视、书籍报刊、新媒体平台,以及衍生的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载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碎片化和部分内容虚假性的问题,在传播过程中容易造成无序、无效的结果,这就需要传播主体在对内容真实性进行过滤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并盘活原来无序堆积的大量碎片化的内容,坚持以内容资源建设为主,通过服务化设计,将分散载体资源以分布式共享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大学生群体,并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情景的演化对服务环境和服务结构进行动态调度和调整,以支持载体的个性化定制和主动推送,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这些内容的价值。

  [本文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项目“基于情绪维度的社会风险治理机制研究”(16JDGH02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