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关注社会现实对接国家战略 ——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治国理政与新型智库建设综述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哲学社会科学如思想明灯和理论导航,树立鲜明的旗帜,指引社会文明进步。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时代的呼唤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好动力——新型智库蓬勃兴起,以宽视野、跨学科、大融合打造咨政育人“智囊团”;高校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探索,促进理论成果产出与转化;学者用纸笔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为治国理政建言献策。为深入了解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成果,通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路,《中国高等教育》记者随教育部新闻办组织的媒体采访团走进上海,探寻上海高校的精彩故事。

  明确研以致用,回应时代需求

  一幅名为“腌笃鲜”的手绘漫画悬挂在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的墙壁上,它借用一道江南小吃的烹制方法,生动鲜活地描绘出新型高校智库开展研究的流程。其背后,则是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成果发布等方面二十余年的探索:这个成立于1993年的研究院是国家智库建设的先行者之一,在其发展历程中,明确提出“大学办智库不是大学老师办智库,而是大学开门办智库”。由此,研究院在学校深厚的学术积淀、充足的科研人才和浓厚的人文情怀的基础上,搭建起开放的学术平台,负责全校智库建设的咨政统筹。

  “开门办智库”必然要求学术研究回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复旦大学鼓励各学科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当下社会现实,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形成了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安全、区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服务治国理政的重点研究领域。

  据复旦大学校长助理陈志敏介绍,在2016年,复旦大学共计向上级部门上报各类专报500余篇,并协同其他机构专家上报专报150余篇,相关成果获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上领导批示达30次以上。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国家战略色彩”绘入智库发展的蓝图已成为高校的普遍追求。正如上海交通大学对新型智库建设的定位——“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备国家所需”。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对接“中国制造2025”“质量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先后完成了“我国汽车制造质量现状与提高战略研究”“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制造业质量与品牌发展研究”等咨询报告,及时向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与此同时,高校智库的成果也在广泛、直接地面向社会公众。“在智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利用各种场合宣传质量,呼吁全社会提升对质量品牌的认识,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不同层次的质量人才培训,提高公众的质量素质,在全社会形成质量文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奚立峰说。

  创新体制机制,注入发展活力

  通过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投身于服务治国理政的事业当中,是高校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针对该问题,上海市教委于2014年10月发布《关于推进上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分类评价的指导意见》,对高校智库研究成果评价机制进行创新完善,积极探索建立包括研究报告、咨询报告在内的科研成果多元化评价体系,推进实施“代表性成果”的评价机制,完善科研人员的分类考核体系。

  “上海大学新型智库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主要集中于三大方面,一是将决策咨询成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二是对重要的决策咨询成果予以奖励,三是将决策咨询成果纳入部门年度关键绩效指标。”上海大学副校长段勇指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被省市级以上相关部门采纳,应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依据。”

  设立于上海大学的上海研究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它的成长与发展历程,正是一条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创新之路。据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介绍,上海研究院建立科研项目分类实施制度,探索科研组织方式创新,形成了全新的经费与人力资源配置,其目标就在于打造科学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科研投入产出制度。

  “人才是智库的第一资源和建设核心。”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汪荣明说,“为壮大高校智库人才队伍,除了完善评价标准之外,学校还推行了系列人才计划,加强青年学术后备力量建设,形成生力军,同时优化人才选聘机制,鼓励智库自主聘用专职科研人员。”

  在新型智库人才培养和学术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的改革卓有成效。

  “将学术兴趣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把基础性的学术研究转化为政策研究,使专业研究面向社会现实问题和政府咨政需求。”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主任杜德斌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进行了分析。为促进成果顺利转化,华东师范大学对纵向项目研究实行全过程跟进,鼓励项目负责人把相关学术成果及时转化为智库成果,并特别重视应用类项目的研究和申报,提高应用类项目研究要求。

  体制机制创新结出了累累硕果。近五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参与了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收集及历史研究、上海市2050发展规划等多项重大咨政服务,先后有200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领导批示或者被相关部门采用。

  建构话语体系,发出中国声音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就理论创新、话语建构和新型智库建设等话题发表了看法和建言。在他的发言中,体现着中国研究院围绕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话语,坚持原创性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的丰富实践。

  “中国在政治稳定、制度效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人类历史前所未见的巨大成就,但是故事却讲得捉襟见肘。”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指出了当前话语体系建构存在的不足。基于此,中国研究院创建中国话语工作室,推出了一系列原创性中国话语讲义丛书,并组织举办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高端论坛等系列活动,为研究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学者和相关人士提供研究、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高校的优势是能够真正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进而产出学术成果,这对学者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学术功底要求非常高。”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指出了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必须要以扎实的基础研究作为基础和前提,保证研究的学术品质;二是要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促进人文社科各专业打破学科界限,广泛开展合作。”

  在走向国际的话语权竞争中,学术研究的质量是生命线。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认为:“在服务国家治国理政的背景下,研究者一定要把握学术质量,避免对某一热点问题的研究一拥而上,防止出现成果的同质化。”

  “多单位深度耦合,多学科深度合作”则是上海交通大学智库建设的有力举措。通过跨越学科、跨越研究单位、跨越国际的合作交流,上海交通大学在全球城市治理、反法西斯战争研究、深远海洋开发等领域打造出展现中国特色、贡献中国智慧的国际一流新型智库,并搭建起高层次、高规格、高水平国际化学术和实践对话平台。

  可以说,“小实体,大联合”“小核心、大外围”等跨学科智库建设理念为高校智库走向世界铺就了“快车道”,成为智库崛起的“秘密武器”。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