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基于教育认证理念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议题,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石。当前,如何推进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战略方向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促进学科内涵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教育项目加入了不同类型的教育认证体系,教育认证理念被广泛认可。这些理念有助于促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内涵建设,而且与国家提出的“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战略方向不谋而合。

  世界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及建设目标

  “学科”既是一套系统有序的知识体系,也是一套体现社会建构的学术制度。在大学组织当中,学科主要表现为研究平台、教学科目、学术团队、规训制度、学科文化。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知识创新的起始源头,是大学的立足之本。学科建设的评价标准有两个维度:学术性维度和实践性维度。学术性维度是指学科必须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和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学术性维度强调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是客观的、国际可比的,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参照系。实践性维度是指学科必须能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实践性维度强调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是主观的,有地方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实际上是主体性与国际化双重挤压下的高等教育政策,从学术性维度来讲,我们强调在国际可比指标上达到世界一流;从实践性维度来讲,我们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强调中国特色。《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所谓“中国特色”,是从实践性维度提出的建设目标,就是要解决中国自己的发展需求问题。所谓“世界一流”,是从学术性维度提出的建设目标,一流就是先进,一流就是前列,一流是在比较中实现的,世界一流学科意味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思想理论、科学技术、观念价值、制度文明等方面具备改变人类社会进程的能力。如果说“世界一流”是顶天,即接近世界学术前沿和世界学术水平,那么“中国特色”就是立地,即脚踏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工程,需要我们付出大量努力才能完成目标。

  教育认证有助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高等教育认证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中提到:“认证是由一个合法负责的机构或者协会对学校、学院、大学或者专业学习方案(课程)是否达到既定资质和教育标准的公共性认定。认证过程的宗旨是,提供一个公认的、对教育机构或者教育方案质量的专业性评估,并促进这些机构和方案不断改进和质量提升。”教育认证过程由认证申请、初访指导、自我评估、现场考察、认证决定等步骤组成。这些步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周期。认证结论可以是通过或者不通过,有效期一般为3-5年。当一轮认证结束后,需要再次申请,重新获得认证资质。长期的实践证明,在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起源地美国,具有非政府性指向的教育认证制度已经成为保障和提升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独特模式,与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一起,共同构成了影响和决定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基石。美国政府将教育认证视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守护者”,认证结果成为美国政府财政拨款和高校获得资助的重要依据。百余年来,教育认证能够被美国政府、社会和高校广泛认可,并逐渐推广到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认证的理念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显示出独特性和优越性。总体而言,教育认证的理念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从目的上看,教育认证注重“使命驱动”。使命是人们对组织必须承负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亦是人们对组织应有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要求。虽然各个认证体系的标准和名称各异,但它们都把办学单位的使命放在首要地位。例如商科ACE认证体系(AACSB、CAMEA、EQUIS)都强调使命驱动。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特别强调商学教育机构的所有活动与使命的一致性,院校要在既定使命的指导或引领下从事教学、科研或社会服务活动。CAMEA(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在考察使命的同时,关注利益相关方在使命制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EQUIS(欧洲质量改进体系)则设置了战略定位、战略方向和战略规划三个子标准。教育认证要求院校确立使命或战略,并随着环境与学校自身的变化不断修订,从而使院校的各项活动与使命和战略保持一致。

  从流程上看,教育认证强调“持续改进”。教育认证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它要求被认证的办学单位建立一种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教育认证持续时间较长且有周期性,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的、发展性的评估工作,被认证院校要按照认证标准、依照各流程的要求进行相关的自评、整改,认证机构进行实地评估工作,才能确保质量的提升和项目的改进。另外,获得认证的地位并不是终身制,而是一个有一定时效性的认证资质,当一轮认证期结束后,院校需要再次进行下一轮认证,以重新获得认证资质。这个过程使参与认证的院校一直处在申请认证、获得认证、维护认证资质这样一个不断改进、验证和提升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性提升。

  从标准上看,教育认证重视“国际共识”。标准是教育认证的核心。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随着专业人员国际流动趋势的加剧,专业资格的相互承认都要建立在专业认证制度相互承认的基础上,得到他国承认的专业认证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专业人才市场准入的一道门槛,由此,教育认证机构对认证标准的国际化非常重视。教育认证机构按照预先设置的目标,制定出公众和行业认可的质量基准,并以此对院校是否实现了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进行判断,确保一所院校或一个项目是令人放心的。

  从定位上看,教育认证注重“特色发展”。教育认证既有国际化的同一基准,又重视认证对象的特色和自身定位,不仅保证合格水准,而且注重促进院校的特色发展。因此,各教育认证机构不仅提出标准,而且要求被认证院校提出各自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认证专家在现场考察和评审过程中都十分关注被认证院校提出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是否合理,这些理念是否有措施保证它们的实现;院校的特色是否鲜明,是否能够培养出来。针对相关的办学活动是否围绕办学理念和特色展开,专家组还会给出相关的改进意见、建议等。

  教育认证理念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借鉴作用

  教育认证经过100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其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已经在高等教育评估领域得到了充分验证。如果将教育认证的理念引入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必将对我国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产生积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使命驱动”有利于解决我国一流学科建设中战略趋同的问题。从50年代的院校调整到90年代的院校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的学科建设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主导并通过一定方式推行和实施的,带有明显的“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特点,政府干预所显露出来的规范性、导向性以及由此获得的丰厚资源,使政府所隐含的标准成为大学学科建设模式选择和构建的参照系。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战略和使命趋同。“千科一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科建设的脚步。教育认证要求院校确立使命或战略,并随着环境与学校自身的变化不断修订,从而使院校的各项活动与使命和战略保持一致。由此可知,教育认证的理念使院校在制定办学方略的时候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特色以及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我国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在借鉴教育认证“使命驱动”理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自己,摸清家底,研判外部环境,探寻自己的路径,结合自身特色,重塑学科建设的战略与使命。差异化的学科建设战略和使命有利于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

  “持续改进”有利于建立动态的、开放的学科建设反馈修正机制。教育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强调目标设定后,不断的评价和反馈其实施效果,即通过监督功能发现偏差,通过调控功能纠正这些偏差,再通过改进功能分析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并对系统进行改进。也就是说,监督功能、调控功能和改进功能首尾相接、互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这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质量监控系统,对于学科建设的监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学科建设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亟须建立一套学科建设阶段性效果质量反馈修正机制。只有通过不断的反馈,才能准确掌握学科建设的真实状态和水平,才能发现学科规划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出现偏差,才能最大程度地纠正偏差,确保学科战略目标被无偏差执行。

  “注重特色”符合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特色”要求。教育认证要求被认证院校提出各自鲜明的办学特色,并要求有措施来保障这些特色能够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CAMEA等管理学认证,在“注重特色”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尤其符合以“中国特色”为基础的一流学科建设。CAMEA是针对中国国情设计的认证标准,适合中国国情是首要目标。在2012年正式启动CAMEA认证之前,中国的管理教育专家已进行了多年深入研究,力图使认证标准的设计贴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的思维方式。CAMEA认证将“特色”作为重要指标,引导办学单位特色发展,帮助办学单位根据实践明确自身项目定位的特色和办学优势,将自己的发展植根于所在的地区,通过为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国际共识”符合一流学科建设的国际化目标。教育认证经过多年认证实践的积累,认证体系不断调整和优化,得到了国际认可。教育认证成熟的、被国际同行认可的评价标准对于推动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白宫科技顾问、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前校长Marburger(马伯格)认为,世界一流学科只能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来达到一流。只有用国际公认的同一把尺子,才能发现我国的学科建设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才能不懈努力迎头赶上。世界一流学科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范畴比较的概念,只有把我国的优势学科放在国际视野中,坚持用国际标准来衡量、引领和推动其发展,持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之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

  基于认证理念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当前,我国亟须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创新性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和模式。教育认证经过了百余年的积淀和发展,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充分证实其理念具备科学性和先进性。将教育认证的理念引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解决学科建设战略趋同、机制缺失的问题,促进学科建设“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教育认证理念能够被成功移植到学科建设,将为学科建设带来新的突破。

  树立“使命驱动”理念,学科建设需要制定一个清晰的、卓越的、差异化的使命。使命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决定了学科组织产出的水平和价值,这是成为世界一流的基本前提。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是学科主体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学科组织走向世界一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奋斗、探索、追求卓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科使命是学科建设的内源性动力,而且是学科建设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由此,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制定一个清晰的、卓越的、差异化的使命。学科使命的制定过程必须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认真研判未来社会需要本学科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和贡献,认真分析竞争对手的使命,结合本学科的资源优势,找准学科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这个关键性问题一定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使命的清晰性使得学科建设具备明确的奋斗方向,使命的卓越性使得学科建设具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可能性,使命的差异化使得学科建设在高强度竞争中脱颖而出。

  树立“持续改进”理念,建立学科建设的持续提升机制。学科建设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建设、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的过程。学科建设的水平也不是永久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某一高校的某一学科即使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也不能有丝毫懈怠,因为竞争对手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将“质量观”引入学科建设的过程至关重要。当前,国内高等院校一般依赖于外部评价机构的学科评估结果来判断自身的学科建设水平,但是缺乏内部的质量监控体系。理论和实践中关于学科建设质量控制的探索和研究尚少。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涵盖学科使命—资源投入—学科队伍—学科产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微观视角发现学科建设各环节存在的偏差和问题,通过不断纠正偏差和解决问题,达到学科水平的持续提升。

  树立“特色发展”理念,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开展学术研究。扎根中国大地,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进行学科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战略任务的根本途径。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不仅为学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课题,而且为学术发展提供了机会和空间,是推动学术发展的不竭源泉。许多学术重大成果的产生往往源于强烈的社会需求并解决了重大的科学问题。从科学上解释和技术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不仅能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乃至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而且能在重大科技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在相关领域引领世界学术发展方向。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主战场,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按照需求的牵引,找准学科发展方向,针对关键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在服务国家长远利益和现实需求中提升学术创新力,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占领学科制高点,引领国际学术方向,扩大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树立“国际一流”理念,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标准进行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需要用国际化的视野和世界通用的学科评价标准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范畴的比较概念,只有将学科建设放在国际视野中,坚持用国际学术标准来衡量、引领和推动其发展,持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之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在评价体系上需要依据国际上的一些评判标准,通过客观的指标与统计标准进行评估、测量,从而比较与世界一流学科在一些指标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尽管国际通用的学科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国了解自身发展在某些指标上与其它学校的差异,但并不意味着弥补了指标上的差异就能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原因在于:一方面,这些不同的国际评价体系在指标与权重方面各不相同;另一方面,这些国际评价指标体系所使用的标准和计量工具有利于欧美等英语国家,而容易低估非英语国家的学科水平。因而,我国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国际通用的学科评价指标来促进自身进步与发展,但也不能完全依照国际通用的评价指标,应该充分扎根于中国特色,在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的过程中追求卓越。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武建鑫.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中国高教研究,2016(1).

  [2]朱金明, 林梦泉, 刘慧新等. 新形势下专业学位教育认证与合格评估的协同探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9).

  [3]李军,林梦泉,朱金明等.教育认证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教育认证构想[J].中国高等教育,2013(19).

  [4]林梦泉,朱金明,吕磊.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C].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12.

  [5]李军,王耀荣,林梦泉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作者单位:朱金明,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林梦泉、韩婷婷,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李澄锋,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