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高等教育发展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卓越成就,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支撑。当前,我国正向教育强国目标迈进,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及阶段性特征

  我国在人均国民产值8000美元时就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的普及率接近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2016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748.6万人,比1977年增长27.73倍;在校生人数2695.8万人,比1977年增长30.33倍;毕业生704.2万人,比1977年增长41.57倍。我国实现了教育大国的目标,这在世界范围内史无前例。可以说,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在向教育强国目标迈进的征程中,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是面临的主要任务。

  当然,在教育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主要是区域发展不够平衡,高等教育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就拿高等教育的师资来说,还存在学历层次整体上不高、高水平师资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从高校师资数量结构上看,2015年,我国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历的人数为33.9万人,仅占专任教师整体数量的21.56%;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为46.84%,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者比例仍占31.60%。发达国家本科院校专任教师的任职门槛就是博士及博士后。这就是我国与教育强国的最显著差别。

  推进高等教育发展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推进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规范的关系,办学自主权与现代治理体系的关系,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代性的关系,教育教学改革的继承性和持续性关系,引领性与创造性的关系等。

  一是处理好改革、发展和规范的关系。一是改革要更加注重政策协调。“管办评分开和放管服结合”改革中尤其要做好政策协调。比如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与专业设置制度的政策协调。二是发展要更加强调质量为先。比如本科学院设置和本科院校评估等的师资标准,沿用多年的合格标准是研究生达到30%。这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条件太低。我国现在每年毕业研究生55.15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5.38万人,提高标准的外部条件早已具备,需要尽快修改提高。三是规范要更加遵循教育规律。在改革推进中稳健发展,在发展中进行逐步规范,在规范发展中着力提升教育质量,规范要始终遵循教育规律。

  二是处理好办学自主权与现代治理体系的关系。要坚持两点论,辩证法。一方面,要切实推进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给大学更大的改革发展空间,同时引导不同层次高校做好定位,贴近社会真实需求,谋求特色发展,在百舸争流中追求卓越。另一方面,也要推进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做好体制机制的科学设计。高等教育供给的主体是高校。政府宜在宏观政策上指导教育更好发展,不宜过多地出台具体微观文件约束高校发展。办什么学科专业、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等,都应是学校微观办学层面的内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动态发展的问题,政府不宜管得过多过细。严格管制的结果恐将导致供求脱节、错位,供给滞后成为必然。这已经被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所证实。所以,政府应该给予高校更大的学科专业自主设置权、经费使用权和用人自主权。同时,按照我国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做好体制机制设计,引导高校整体上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三是处理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代性的关系。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内容针对性不够、亲和力不强等不适应大学生需要的问题。如陈宝生部长总结的“‘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导致的亲和力差,抬头率低,人到了心没有到”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把针对性和时代性结合起来,切实推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育德和育心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让思政教育真正引领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德育真正滋润学生的心灵。同时着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精神、批判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工科院校应增加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人文社科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要推进艺术和体育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高雅情趣和健康身心。另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很重要,需要国家层面出台有力政策予以保障。

  四是处理好教育教学改革的继承性和持续性的关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如1996年“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0年“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等。这些举措对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处于大众化发展阶段,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引导大学注重内涵提升,解决一些大学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从整体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对百千万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国家应继续实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特别是在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教材质量提升的同时,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样,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改革才能具备历史继承性和时间持续性,不断拾级而上。

  五是处理好引领性与创造性的关系。首先,只有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才能为引领奠定人才基础。人才培养的水平和高度,决定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和参与国际事务的水平和高度。因此,必须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做更大的努力,只有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才能为我国更广泛参与全球事务、建立国际治理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新时期,需要出台专项,重点支持“双一流”建设大学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扩大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招生数量,完善淘汰机制,提高培养质量,提供基本人才数量支撑。其次,只有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才能为实现引领奠定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大学文化的传承和构建,加强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研究与经验总结。20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高等教育实践道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在从大到强迈进。需要我们站在全局的高度和战略的高度,深刻把握世情、国情、教情和学情,挖掘历史,把握当代,认真总结这一伟大过程的发展脉络、成功经验、挫折教训、问题与观点、理论与话语体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走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生动活泼的创新实践来具体化、来破解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瓶颈和难题。

  “双一流”建设要明晰几对认识关系

  从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和历史方位看,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应该的、必要的和合适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从跟跑者向领跑者的角色变化,需要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流大学作为科技、人才和智力的支撑;没有一流大学及其培养产出的一流人才、一流研究成果,难以支撑起世界领跑者的角色。因此,大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既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在这个建设的过程中,要明晰几对认识关系。

  第一,发展与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快,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显著缩小。但我们仍要看到,在标准的制定、议题的设定、学术与思想的引领上,与世界一流大学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继续奋起直追。

  第二,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中国的大学首先服务于中国的发展,同时也服务于世界的发展。一方面,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向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标准看齐,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办学经验和科学评价方法,十分必要。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用ESI(基本科学数据库)的指标排名、国际刊物发表等来衡量我国大学的进步,对我国大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衡量存在的不足,甚至是意识形态导向性的问题。因此,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的衡量标准,建立切合和支撑中国发展实际的标准,这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更需要有中国的标准,因为语言文化、价值标准体系等有明显的国别特征和意识形态属性。有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要树立我们中国的教育标准,为人类教育做出我们中国的方案,贡献我们中国智慧,不能用“外国的那把尺子”衡量我们所有的发展,成为一切领域的向导。

  第三,硬件与软件。我国通过教育强国战略,特别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国家专项建设,一大批大学的硬件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网络设施、办公环境、校园环境已经快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可以说,一些高校的硬件实施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同时,通过一批学科和人才建设与引进计划,一些大学已经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大学的软环境、大学文化、大学的氛围的建设,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仍处于浮动、甚至浮躁的状态,大学的风气还需要在“静”上下功夫。宁静才能致远。一个宁静、平静的大学校园氛围,才能为教书育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志远”的环境。要根据大师成长的规律,关注青年学者的成长,培养青年教师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对未来的美好追求,研究真问题,做真学术研究。引才与育才相结合,把海外学习的研究方法需要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尤其是这些年,我国每年有近五万青年博士、硕士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年龄段比较集中。这批人年富力强,潜力巨大,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在规模已经上去后,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帮助他们舒缓生活的压力,帮助他们成长为人师,让他们静下心来做研究、教书育人。

  第四,适应与引领。过去三十年,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适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是跟踪、模仿、参与、适应为主,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理念、政策、方法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思考对未来的引领的发展阶段。从国内来看,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需要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这些都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全球来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在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国际事务,正在成为全球化的引领者,正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些新的发展态势要求我国大学担当起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研究成果的现实责任,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同时也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因此,要以我为主,通过创新性发展实现引领,用中国的理念、举措来丰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态结构。

  【作者:王广谦,中央财经大学校长;林光彬,中央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