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高校生态教育思想资源探索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自党的十七大倡导生态文明,十八大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解决生态危机,需要从文化、教育、科技、法律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教育先行。但是目前高校生态教育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文旨在探讨生态教育的思想前提,进而提升高校生态教育质量。

  确立有机自然观,建立共生型伦理观

  有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活的充满智慧的整体。这个生生不息的有机体,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控、自我进化的性质,朝着有序和价值进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大自然是一个超级整体,这个整体不是部分组成整体,而是由整体组成部分,并且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动态过程的整体性是其更主要的特点。也就是说,它不是几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更无法把各个部分从相互关联中分离出去。正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圈无法分离;如果硬要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则肯定会改变部分自身的特征和整体的性质;再次,自然与生命不可分离。否则对其中任何一方的理解都只能是片面的。可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也不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分立对象。大自然有复杂的进化发展秩序,人类依赖大自然的养育,更应了解自然、守护自然。总之,人类必须重拾对自然母亲的敬畏和关爱,才能诗意栖居。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作为宇宙微不足道的一颗行星——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人类不过是自然生物进化的产物,人类根本不是也不可能是宇宙的中心,更不是衡量万物是否有价值的唯一尺度。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她可以没有人类,而人类永远依赖于大自然才能生存。“我们和我们的土地互为彼此的部分。生活于其上的所有的生命都是邻居,人类、植物、动物互为彼此的部分,一枝独秀是不可能的”。因此人类应确立共生型的价值观,以人类的智慧去保护自然,维护好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依赖自然、回馈自然,与大自然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而不仅仅把大自然当成满足人类利益需要的物质存在。

  审视科学主义,树立谦逊理性的科学精神

  科学主义认为,人类可以凭借科学知识穷尽一切自然奥秘;科技是万能的,人类可以利用科学知识主宰和掌控自然;科学与哲学分离,事实与价值二分。那么,科学是否真的在一个内在一致的逻辑体系中无限积累,从而逼近对自然奥秘的完全把握?完全可知论认为,有一种检验各种学说是否为真,并中立于被检验学说的客观程序。他们认为诉诸这一检验程序,可以排除虚假的科学假说,选出正确的理论。科学就这样在不断排除虚假结论的过程中无限逼近自然的真相。然而库恩及一些科学史学家对此予以否定。库恩的科学史案例分析证明,“没有什么理论选择的中立算法,没有这样的系统决策程序,它一旦被应用的恰当,就可以引导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人都得出相同的结论。”所谓的科学进步并非表现为科学真理在一个内在一致的逻辑体系的不断积累。科学的演变是新的范式不断取代旧的范式,不同科学范式的区别不仅仅是词语的不同,更表现为内蕴世界观和科学方法的根本不同。因此,无法把旧范式的所有真命题整合到新范式中,排除假命题,从而保证科学以不断积累真理的方式进步。因此,没有人能定义一种统一的衡量从古到今、直到未来的科学进步的标准。如果科学不是以积累真理的方式进步,那么完全可知论就站不住脚。

  现代技术确实使人类的力量倍增,似乎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然而自然隐藏着无限的奥秘,永远掌握着惩罚人类背道妄行的无上力量。人类对自然的干预程度越深,自然的惩罚越严重。工业文明的狂飙,尤其是科学技术与现代商业的结合,使人类的风险越来越大。环境污染、气候异常、生态破坏……人类科技推动的生产、生活,已经达到了大自然生物圈所能承载的极限。自然科学与哲学伦理的分离,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使我们相信:人类秩序与自然秩序无关,现代人的生活理想主要由自然科学和经济学塑造,科学技术能使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财富,给我们带来幸福。事实刚好相反,人类秩序只能服从自然秩序,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人类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可面对刀枪不入的超级细菌,所有医生都束手无策;理论上废弃物可以循环利用,可循环加工的成本难以承受……可见,完全可知论与完全不可知论一样,是人类必须摒弃的错误。只有摒弃了完全可知论,人类才会重拾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才会将大地伦理纳入人类的德行。人类可以发展科技,改善生活,但科技的进步应该以促进生态和谐为尺度,人类的发展则应该适应自然规律,而不是以控制自然为尺度。

  批判消费主义,倡导节制适度的消费观

  消费主义认为,人生的目的与意义在于高水平地占有、消费物质财富。消费主义的本质是物质主义。物质主义自古就有,然而消费主义成为一种流行的价值观,是从启蒙以后的宗教祛魅开始的。随着启蒙的深入,培根用“知识就是力量”取代了“上帝赐予我们力量”的基督教训诫;笛卡尔用“我思故我在”高扬理性。启蒙开启了人类的理性化过程,理性在与信仰分离中获得自己的殿堂,科学得以迅速生长并成为人们征服世界的最有力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宗教禁欲主义传统随着宗教影响力的减弱而逐步瓦解,节制、勤勉的精神被抛弃,享乐、安逸被追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理性成为资产阶级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资本无限增值自身的本能冲动,在理性形而上学的谋划下,完成了文化、政治和经济的资本主义同一性社会,实现了“资本逻辑”的总体性建构,发展的科学技术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合法性的论证。伴随着科层制管理的高效率,资本主义生产从不足走向过剩。为了把产品卖出去,就必须改造人们的需求观念,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于是“资本逻辑”深入到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发达的文化工业使电影、广播、杂志统统服务于消费理念的推广,消费诱导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在这样一个“合理性”社会中,人们的劳动观、需要观、消费观和幸福观逐渐被改造,马尔库塞所言的“虚假需要”被培植出来,消费主义开始大行其道。资本主义创造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工业文明。然而这种病态的文明,也使人类陷入了空前深重的危机之中,因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本不可持续。如果几十亿人追求高消费,其结果就是地球生态崩溃。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0》:“到2030年,人类将需要2个地球以吸收排放的CO2并满足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现代人对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无止境追求,源于人类追求人生意义的根本需要。人的需要是复杂的、多层次的,除了物质需要,还有情感的需要、劳动创造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追求信仰以及终极关怀等精神层面的需要。适度消费能改善生活条件,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然而,消费主义把丰富的“人的需要”简单化为单一的物质需要,不仅不能得到幸福,还会使人们因过度追逐物质财富、沦为金钱的奴隶而与幸福背道而驰。人们拼命挣钱欲挤进新的消费层级以追求自己的“个性”与幸福,却往往发现他所购买的时尚消费品已经过时。在这种消费层级的不断攀爬中,人们因为压缩了精神生活空间、丧失了精神追求而失去真正的自由与幸福。可见,消费主义是一种粗鄙的幸福观。健康的人类生活模式是对精神世界的无限追求和对消费物质财富的节制有度。

  参考文献:

  [1]曾建平.自然之思: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3]John D. Barrow, Impossibility: The Limits of Science and

  the Science of Limits, P.85.

  [4]Thomas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

  [5]J. Baird Callicott, Beyond the Land Ethic: More Essays in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pp.73-76.

  [6][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消费主义普遍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关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生态哲学研究所】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