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正确引导优秀青年教师合理流动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宗旨在于提高中国教育水平,增强与世界教育接轨的能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其根本性质。在“双一流”建设启动之际,各地区和高校对于一流人才尤其优秀青年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为争创“双一流”,一些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公众对高校人才流动的关注,也促使高校对人才流动进行了规范。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对青年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学者的学术春天已经来临。

  为了支持优秀青年学者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促进优秀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国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青年人才计划,如代表未来顶尖青年人才的“四青人才计划”,即“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千人计划”。经过若干年发展,一批优秀青年学者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的学术骨干,在“双一流”建设启动之际,将发挥出更加重要的核心作用。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对优秀青年教师的引进和流动工作从总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所设想的目标和定位还存在一定差距,给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流动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优秀青年师资的流动与正确引导是当今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如何合理又高效地引导青年教师资源调整,如何实现优秀青年教师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界已经普遍认识到,在“双一流”建设启动之际,优秀青年教师的随意流动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更加不利于所在学科长远发展,因此,高等学校必须立足当下,深入探索规范青年人才流动的相关对策,在人才流动的浪潮中完善优秀青年教师成长的各方面条件,不断优化优秀青年教师人才队伍,做到积极主动地预防优秀青年教师的流失,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激烈的人才争竞争中,高校要抓住引进人才的机会,更要有留得住人才的具体对策。最近各大高校到处高薪挖人的现象层出不穷,恶性人才竞争现象屡屡出现。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引导下,推动高校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总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健全薪酬福利体系,注重引导各高校建立人才联盟机制

  优秀青年教师在本学科的发展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如果不能给予合理的待遇,缺乏一定的财务自由与保障,职称与住房问题难以解决的话,很容易引发其产生不安全感,产生职业倦怠,消磨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效率。学校在确定工资标准时,应该根据各岗位的工作量与工作成本进行计薪,敢于拓宽思路,敢于创新,真正实现公平、公正。高校要采取各种途径调动优秀青年人才的积极性,及时更新学校的管理观念、及时对教师进行反馈,创造有利于优秀青年教师发展的待遇环境,同时在学术表现上对优秀青年教师价值给予正当回报,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优秀青年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人尽其职,人尽其用,充分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在确保青年教师福利待遇落实的情况下,也要建立科学的高校人才联盟机制,引导各高校合理引进人才,避免恶性竞争,确保优秀人才薪酬阳光化与规范化,明确保证学校之间不要恶意挖走人才。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对优秀人才的评价机制,对引进的各类优秀青年人次,要使之遵守契约,加强契约合同管理,在约定期限内违反规定者,应当给予一定的惩处,避免人才流动环境的恶化。标准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也能从侧面促使学校自己培养人才,而非盲目花钱聘请海外人才,避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构建信任合作关系,重视培训机制的完善

  仅仅靠薪酬福利待遇,也未必能够真正留住人才,目前,一些高校所采取的商品化人才管理机制,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与功利性,难以真正汇集优秀的人才。高校领导应进一步加强与优秀青年教师的交流,增进感情,多了解优秀青年教师的需求,多倾听优秀青年教师的意见与建议,逐步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这也不失为一种以感情留人的智慧。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一员,如果能够在学校的学科决策上拥有更大的参与权与发言权,那么则可以增强优秀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与忠诚感,进而促进优秀青年教师将学校的发展与自身的进步相结合,互利共赢,共同提高。同时,优秀青年教师对自身的学术发展普遍都有较高的追求,学校应当重视优秀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为其创造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增强教师的学术视野,提供培训的渠道,多为教师争取各种社会资源,为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与能力创造机会,为教师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实行优秀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建立人才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应当积极帮助优秀青年学者设定各个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创造条件与机会探索目标实现路径,同时建立动态的目标调整机制,根据优秀青年学者现阶段的发展,构思下一步的发展计划。还可以将有共同发展目标的优秀青年学者组织起来,形成共同进步的学术提高小组,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资源,进而稳定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包含学校发展规划、职位空缺以及科研项目支持等学校信息系统以及包含教师个人工作表现、发展计划等信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双向的了解与互动,更好地帮助学校及时了解优秀青年学者的近况,进而提供相应的支持;而优秀青年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校的一些重要信息动态,进而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促进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

  创造优良的学校文化,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优秀青年教师都是各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更加注重自身事业的发展,更加关注学校的工作环境与学术氛围。学校应当加大对教学、科研环境、学术环境与氛围的塑造,增强优秀青年教师对学校的文化认同。同时,在科学研究中,学校要给优秀青年教师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在硬件设备投入上要保障实验设施齐全,使其能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实验中去。相反,如果这些优秀青年人才在学校工作中空有学术构想与抱负,却无法具备良好的资金与设备支持,学术氛围与学术条件差,只能倒逼优秀青年学者跳槽,造成人才的流失。此外,学校应该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在学术上进行跨学科或同学科的学术交流,让优秀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锻炼和成长;广泛邀请国内外学术名家进行交流讲座,让优秀青年教师能够及时学习和了解到前沿学科研究的发展状况,从而激发出学术研究的思想火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发展关乎国家的兴盛与繁荣。在“双一流”建设启动之际,优秀青年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竞争的第一资源,高校的勃兴与发展所仰仗的必然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家与名师。与其处处提防青年人才资源的流失,不如静下心来,回归原点,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为参照点,以待遇留人(生理与安全需求的满足),以感情留人(爱和归属感需求的满足),以事业留人(尊重与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通过由内而外的满足,设计温润于心的福利待遇体系,将优秀青年人才视为学校的财富与宝藏,为优秀青年人才的发展提供自由与宽松的成长环境,帮助优秀青年人才提升人生价值与实现崇高的学术理想筑桥铺路,以浩然之气和开阔胸襟汇聚青年英才,描绘一幅共享优秀青年人才发展的图景。

  【作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届青年学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