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国际交流合作在大学的职能定位研究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大学职能是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赋予的不同使命而不断演进的,每一次大学职能的超越,也都与大学内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人才需求的新趋向相伴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并列为大学的重要使命,也可以理解为大学的第五项职能。近年,学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论述比较多见,在实践中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不仅仅是可能和探索,而成为一种必须。正确认识这一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大学的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深刻思考“国际交流合作”在大学的职能定位,有助于重新认识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拓展大学“双一流”建设视角,丰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职能演变中的“国际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合作是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内在需求。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大学始终在吸收社会发展精华,践行去芜存菁、见贤思齐的教育本质。19世纪初,现代大学初具雏形。现代大学带给社会的一种新鲜力量就是培养人才和教学科研并重。这不仅使大学赢得了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在自身发展中也找到了动力源泉。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所蕴含能量的释放,大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显示了革命性的力量,作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地,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空前紧密起来。美国首先寻找到了大学革新的方向,提出大学要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美国对大学服务社会功能不遗余力的实践,得到世界高等教育的广泛认可,服务社会成为大学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后的第三职能,大学敞开大门、走向社会,从“后台操作”变为“前台运行”,与社会发展高度相关,高等教育也走出了自我发展的逻辑。进入21世纪,大学文化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共同体、文化育人、对社会文化建设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等成为审视大学的新视角,以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大学品质建设显得极为必要。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可以说,把文化传承创新与大学三大功能并列提出,这是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是对大学职能的新拓展。

  探讨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大学职能这个话题,离不开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主动科学汲取他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实践从未停止。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首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使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可以与世界名校对接的观测维度。大学国际化,将治学理念、课程改革、校园国际化环境、人才国际视野等作为基本目标来设定,在促进国际化流动与国际化适应方面有了实实在在的推动,大学的教育质量、研究层次、服务水平也在开放合作中获得快速提升。

  从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中国大学的第四职能提出,到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的确定,短短经历了七八年时间,可以肯定的是这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了质的提升。大学所承载的使命也更为丰富。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生产知识与传播知识的题中应有之义,强调这一职能,是基于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文化断层问题和对外传播问题,大学应该发挥延续血脉、融通中外的独特作用。思考大学职能,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一路探索中驻足回望来路、整理思路辨别未来方向的必要之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深意即是如此。国际交流合作为不同文明相互参照对比、互相启发借鉴架起了桥梁,为文化传承创新带来契机;同时,国际交流合作自身也反转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担当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转译重任,使中国大学在国际大学阵营中得到认可。

  大学职能的不断演进,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检验。“大学每一种功能的确立,均有其历史缘由和逻辑上的必然性,它清晰地反映出大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确切地说,是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大学不断适应这种需求变化的结果”。大学职能的新描述,既反映对大学作用认识的提升,更是大学与社会互动的必然趋势。今天,大学的发展处于更为紧密的与区域乃至全球的联系中,国际交流合作的领域随之拓宽,进行跨国交流合作成为常态。

  通过以上对大学职能演变及国际交流合作职能定位的考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在一个国家中,大学对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大学职能与之同曲线延伸,从单一的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渐趋综合;在大学与社会的互动中,强调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这反映了中国大学的个性化特征,是反思中国特色大学发展道路的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本身带有文化基因,在大学之间总能提取出共同的需求,取彼之长补己短板,不断丰富大学的内涵。这是我们思考国际交流合作成为大学第五职能的基本路向。

  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的基本要义

  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职能,体现了大学内在的国际属性,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全球化趋势和高校治理结构改革的回应。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正在激发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活力,也成为衡量国际化社会中教育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1.从世界高等教育共识中理解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内涵

  高等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大学是以生产知识、传播知识为基本特征,而知识本身是没有国界、具有共享性的。因此,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内生机制,伴随着社会对大学发展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得到强化。上世纪80年代起,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大学紧随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参与到国际交流多个领域,催生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热度,深刻影响了教育发展理念与体制完善。学界在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时,所列举的一系列内容都可视作当前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内容,如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流动,国际联系、项目合作,新型国际学术项目和研究计划,新型的合作协议如设立境外分校或跨境远程教育,将国际要素、跨文化要素或全球要素整合进课程与教学过程之中,高等教育国际发展项目或高等教育跨境贸易等。可以说,国际化是大学发展的评价条件,国际交流合作是大学国际化的表现形式。前期的理论探索和讨论,对于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认识依据,不管是赞同国际化还是强调本土化,无论是倾向商业化还是追求传统性,把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

  2.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理解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的作用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坚持这项国策,奠定了中国近四十年快速发展的基础。回顾走过的路程,高等教育功不可没,发挥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同时自身也在国际交流合作中,通过学习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建立了中国的教育自信。面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开放”依然是中国矢志不渝坚守的发展理念,中央强调“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际贸易总量世界第一,教育规模世界最大,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客观表现,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的前台,使中国的国家利益向世界伸展,与各国的依存度越来越大,对世界的关注度也从未如此聚焦。与世界牵手,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多方面交流合作,增加与不同国家的文化认同、文明互鉴,维护中国在世界的信誉和利益,这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国际地位的变化,要求我国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外语能力、国际交往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知识的专门人才;需要教育上的互通与交流,增加文化软实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的第五大使命——国际交流合作被提上日程。

  3.从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要求理解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的意义

  教育是民族和国家振兴的希望,高等教育则对社会各领域发展水平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经历过近二十多年的重点建设,我国继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2015年提出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的目标,并进一步明确了实施路径和要求。高等教育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是对大学办学理念、办学质量、内部结构治理的综合要求,是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检视大学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把大学建设发展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来衡量,对于“一流”才能找准参照系。从建设目标看,瞄准世界一流就是要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成就、科研成果产出、资源汇聚能力等看齐,而国际交流合作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助推力量。通过国际交流合作,获取发展的启示和借鉴、吸收当代世界文明成果、优化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培养国际化人才。

  4.从拓展更大发展空间的角度理解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的适时性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证明,国际交流合作对大学发挥着引导变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作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上世纪末也曾借力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势,推动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进程,但总结三十多年的发展状况,在看到成果的同时,对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还需引起足够重视。首先,国际交流合作还不平衡,比如东西部地区、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状况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一方面是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与教育管理部门和大学管理层自身的认识及谋划推动的力度也有关。其次,不少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处于浅层化阶段,交流多、合作少,去的多、来的少,有实质性的能够深入教学科研环节的合作更少。第三,现实中,缺乏办学主体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态度消极,简单的把国际交流作为迎来送往为主的礼仪,找不到交流合作的恰当项目。不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学,是没有国际视野的大学,是不看未来发展趋势的大学,也是忽视师生国际化发展意愿的大学。所以,国际交流合作需要打破学校封闭的体系,在目标层次定位上善于为我所用,追求卓越。

  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实现形式和实践路径

  高等教育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的确立,表明国家从深化教育改革的角度,对高等教育的定位与发展又有新的期待和思考,释放出通过大学职能的扩大、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在开放中实现大学自身的革新与飞跃的信心。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大学承载着新的时代使命,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将深刻改变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格局。

  1.创新大学发展理念,达成国际交流合作与自我发展的逻辑自洽

  国际交流合作是大学包含多种多样活动的有效存在,其目的在于促使大学融入全球教育环境,从中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教育资源。世界高等教育不同地区的发展路径表明,并不存在同一种发展模式,每个国家尤其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要有意识选择自我发展道路,注意吸取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做法,获得发展的新机遇。同时,对高等教育固步自封的状态应保持警醒,防止以强调自身特点排斥优质资源的引入。从优秀大学发展的经验分析,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学,都试图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谋求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实现大学在尊重差异、寻求共识、传承文化过程中的主动作用。随着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实施和大学之间竞争性关系的强化,大学在国际场域自我认知与开放发展的能力,广泛参与国际事务、面向世界办学的实践,都将成为新的检验办学质量的标准。

  2.注重实际效果,以办学特色为纽带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质量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国内部分高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已经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囿于自身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限制,还需要拓展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空间,比如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确定恰当的合作项目、寻找深层次合作机会等,进一步提高层次、深化内涵、增强效益。一是畅通中外大学之间信息沟通,了解对方也要展示自己。要扩大传播渠道,建设好多语种网站,全面动态介绍自身情况。目前,获取中国大学情况的渠道非常有限,仅能根据官方学科排名等情况进行笼统判断,对中国高校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学科等了解不深,也无从挖掘潜在的合作需求;在了解海外大学方面,对名校关注多,对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大学把握不准。二是加强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把合作需求与学校建设目标结合,把局部零星的合作项目与提升整体办学能力相结合,形成对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有效覆盖。三是凝练国际交流合作人才队伍。从外语类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经验看,破除语言障碍,加大自荐力度,以教师为桥梁,从行业特色入手寻找合适的国际合作对象,在相互建立信任与信誉的情况下,进一步将合作范围拓展至其他学科或其他方面,这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有效办法。当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开展大学间的国际交流合作,确实存在着科研能力与学术质量不对等的问题,需要从简到繁、由点及面,逐步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范围和成果。四是应将教师的国际交流合作视为重点。“人员自由流动和科学知识共享被看成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原则”。通过提升教师的国际化适应能力,带动课堂授课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术研究方法的革新,并紧跟国际前沿。五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打牢国际交流合作的基础。教育交流合作的目的是使人受到教益,大学作为人才培养机构,在大学生价值体系建构过程中,植入国际视野和文化理解观念,塑造开放包容的品格,养成分享与合作能力,这既是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内容,也是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的契合点。各高校在发展资源和发展路径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国际交流合作的开展也须结合自身的办学实力来开展,抓住核心,通过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3.把握工作特点,建立大学国际交流合作长效机制

  国际交流合作从工作层面,边界与工作范围都非常清晰,但交流的深度与成果,取决于采取的方式和具备的客观条件。国际交流合作也是双边或多边的联合行动,没有硬性的规定和强制要求,合作的基础主要是相互的信任和要达到的利益目标。交流合作的项目,往往是双方优质教育资源的协调互通,所以交流大多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注重成果的综合使用。要使国际交流合作职能得到充分发挥,需要依据上述特点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一是尊重国际惯例,达成双方合作原则,做到友好协商、互利共赢。中国加入WTO后,教育合作被列为贸易服务范畴,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等服务项目,基本涵盖了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内容,中国政府明确了贸易承诺和自主开放的范围,这是大学参与和实施国际交流合作的基本遵循。二是国际交流合作要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联,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居于先导地位,在国家重要外交战略中也处于基础环节;同时,大学的国际交流必须适应国家战略的需要,比如在“一带一路”倡议、一系列人文合作交流机制实施中,要发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作用,强化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调整和提升适应国际环境的能力,落实大学在培养国际化人才、促进文化认同和民心相通方面的任务。三是国际交流合作要与大学的特点、学科建设、高端人才培养结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认真甄别合作项目的价值和对学校发展的支撑程度,提升大学的建设层次和工作水平。四是建立协调沟通机制,明确合作牵头责任人,完善交流合作成果监督和评估制度,及时对交流进展情况和合作事项进行跟踪和督促。

  参考文献:

  [1]李泽彧、林培锦. 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与大学三大功能的关系[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1(2).

  [2][英]皮特·斯科特,周倩 高耀丽译.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论与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加拿大]简·奈特,刘东风 陈巧云等译.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英]安迪·格林,朱旭东 徐卫红等译.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B].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6/200409/975.html

  [6]冯振业,杨鹤. 对大学的第四职能: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些理解[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6).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赵旻为党委副书记】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