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三融合、五驱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构与探索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上世纪90年代末,清华大学创业设计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拉开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序幕。2002 年,国家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所院校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标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同年,教育部筹建“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从此,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呈蓬勃发展之势。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两者的目标取向是一样的,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1.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意味着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主体、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教学评价、教学资源配置等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和体系的彻底变革。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应把它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方式,绝非简单地传授创业技巧技术、开设几节就业创业讲座。中山大学原校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黄达人也指出:创新创业问题是一个人才培养问题,而不是就业问题。

  2.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主动适应并服务社会发展的抓手

  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开拓、创新和实践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些意识和能力是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必备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在转型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在向资本密集型、信息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对于大胆开拓、积极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能力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更广的范围看,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兴起,急需大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必需途径。

  3.创新创业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改革行动

  198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就提出“创业教育”,称其为 “第三本教育护照”,建议“将事业心与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享有同等地位”。这一建议逐渐在各个国家和地方实践。自20世纪 80 年代以来英国高校就掀起了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演变的第二次学术革命。帝国理工学院、爱丁堡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21世纪初期,英国政府发布《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黄皮书》,进一步推动了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美国从1947年哈佛商学院开设大学创业教育第一门课程——“新企业管理”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了政府、学校、社会机构等多主体深度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行动。

  “三融合”聚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经过初步设计、实践探索、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云南农业大学通过“三融合”聚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1.课内与课外融合,构建全学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第一课堂。按照“文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方向模块+学科前沿”的思路构建“3平台+6模块”课程体系,三平台指素质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六模块指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共同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模块,它们共同构成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贯穿在四年教育教学过程中。在素质教育平台中,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讲授创业基础等创新理念和创业理论,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专业教育教学中渗透创新、创意、创造的理念,将教师科研成果、学科前沿、企业创新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并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覆盖教学全过程。

  构建“项目+竞赛+创业”三位一体的第二课堂。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模块的同时,明确要求学生毕业前在第二课堂教育平台中须获得10个课外修读学分和2个创新实践学分,学生需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各类竞赛获得相应学分。在制度驱动和学校多方提供条件和平台的基础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实施:近年来,学校设立“自主创业资助基金”“大学生创业园专项基金”“七彩云花校园工作室”等42个项目入驻创业园;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各学院以及各企业集团等设立创新创业项目,以专业技能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竞赛为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创业大赛。并通过创业培训、访谈、创业导师与学生创业项目“结对子”、成功典型人物、校友讲座和访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辅导,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实战训练,获得优异的创新创业教育成绩:近年来学生主持国家级创新创业基金项目36项,省级134项,学校资助创新创业项目1594项,参与学生达18910余人次。

  2.教学与科研融合,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科教融合,将科研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资源是学校一直以来的传统。通过多年辛勤耕耘,学校共建有3个国家级和49个省部级的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际合作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00余项,经费10余亿元。为了进一步促进科教相长,学校出台了《云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促进本科教学工作的意见》等管理办法,将上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52个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开放,把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纳入教材等措施,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近年来,累计将科研成果转化开发教材22种。据统计,近三年参与科研项目的本科生为6000余人次,在各类科研平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习等的本科学生达到7000余名。这些都一定程度上是教学与科研融合活动所带来的直接效果。

  3.校内与校外融合,拓展办学空间

  学校与昆明、曲靖、红河等10余个州(市)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与红云红河集团、云天化集团等67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推广、精准扶贫,加强校内外融合,构建社会服务实践育人机制,拓展办学空间,为学生实习、实践和就业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实现了社会服务与科技扶贫、科研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五个结合。近5年,学校先后有960名教师,带领6626名学生参加了各类合作,学生完成各类调查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等8000余份,毕业论文内容与“三农”实践结合的比例达到49.8%。近3年,红云红河集团、龙润集团等近20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了红河助学金、茶学“爱心”奖学金、正大奖助学金等20多种奖助学金,奖励金额300多万元。

  “五驱动”凸显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云南农业大学全力聚焦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10年以来构建并实践“五驱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着眼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毕业生年终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

  1.以创新创业理念驱动教学改革。学校将创新创业理念全面融入“本科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开办创业试点班,为有创业兴趣和愿望的同学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教练式”专业导师指导服务,试点班学生通过创业模拟实训系统、电子商务网络创业系统进行创业实训。通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航工程”计划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开发KAB创业课程、创业MOOC、青帆夜校、SYB创业培训、创业讲座、创业访谈、创业经验交流会、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2.以高原特色产业驱动学校特色创业。依托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学校充分发挥农学、烟草、普洱茶等学科的科研优势和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引领作用,鼓励学生将学业与就业结合、就业与创业结合、创业与产业结合、产业与事业结合,抓住云花、云茶、云菜等产业优势,走特色创业之路,创办了“林地养鸡与山药种植”等84个特色创业项目。2011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李林辉创办云南小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云南特色鲜花产品,2012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马成高创办云南紫玉圃实业有限公司,主营保鲜花系列产品,年销售额均超过1000万元。

  3.以创业平台建设驱动创新成果转化。学校充分认识创业平台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近些年通过统筹资源、专项推进等方式建设若干平台:在云南省率先建成“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利用“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模式,打造集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为一体的“云农众创空间”;与云南农垦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大学生咖啡众创项目,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实现投资与孵化,创新与创业的有效对接;建设农业部“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为学生创新科研成果、发明专利等转化和利用提供引导及支持,并利用与各州市相关平台的对接,使创新成果转化更为便捷,实现科技创新与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互动。依靠上述平台,学生协同教师研发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在学校承办的首届云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介暨招商大会上,78项科技创新成果与多个企业签约,成功走向市场。

  4.以创新创业成果驱动精准扶贫。在姚安县、南华县扶贫攻坚工作中,学校坚持创新扶贫、产业扶贫的工作思路,以创新创业成果驱动精准扶贫。组建科技扶贫团队、争取农业科技开发项目,带领学生进行实用技术推广和现场指导,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推进地方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由朱有勇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应用蔬菜多样性栽培技术模式在扶贫县发展生态种植,建设蔬菜IPM种植示范区,形成了高原蔬菜优质生态栽培技术规程,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30%以上,病虫害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降低生产成本10-20%,不仅解决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带动了姚安县、南华县高原优质蔬菜生产。

  5.以基层创业驱动地方发展。学校充分利用校农村干部学院与电子商务学院资源,与省、市和各地州相关部门积极合作,拓展基层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等项目空间,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创业,返乡创业。学校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濮玉滔返回家乡创办了异志养猪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异志”商标,近两年经营收入均突破5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20个,招收大中专毕业生8人,帮助3个民族青年创建了养殖小区,指导建立了3个养猪示范村,培养30多户养猪示范户,服务群众2900多户,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乡村致富好青年”。

  参考文献:

  [1]高晓杰,等.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2]张东.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视角[N].中国教育报,2016-11-4.

  [3]王游.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哲学观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2(1).

  [4]黄兆信,等.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特色及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5]郝杰.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