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以课题组为单元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针,是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的聚焦点,是高校竞争的核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提升高校办学质量,而本科教育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三个目标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家和社会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明确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方向,创新工作方法,本文提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三个目标。

  一是学以致用,提升师生教学活力。课堂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其在科技和现实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相融合,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融合,这不仅能改变传统课程教师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双向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二是创新方法,加强师生实质性互动。创新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将本科教学的单向式教师主导转向双向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主导;将课堂教育从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将教师从“教书”转向育人。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师生有效的互动频率,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尽可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能达成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人格影响等作用,在交互中提升教师的影响力,切实将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课堂教育质量的提升拓展为综合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是科教融合,寓教于研。立足科研的引领地位,在科研中实现教育,是科教融合的重要体现。高校科研既要瞄准解决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更要围绕本科教育质量这一主线,在教学中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来指导高质量的本科教学,学生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多维度认识专业,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主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以课题组为单元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1986年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全美教育委员会和约翰逊教育基金会主持制定了《提高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七原则》(以下简称《七原则》)。《七原则》在美国正式颁布后,同年印制了几十万份,分发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各高等教育机构参照执行,普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七原则》从“鼓励师生之间密切联系”“鼓励学生之间密切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及时反馈教与学的信息”“强调有效利用时间”“应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以及“注重因材施教”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本科教育改革的方向。北京建筑大学提出的“以课题组为单元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一个平台四个机制”,是在《七原则》基础上的融合创新。

  该模式以课题组为单位,以“夯实基础、强化实践、鼓励创新、提高能力”为人才培养理念,建立“导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本科生”的金字塔式团队结构,形成“大一进组接受熏陶、大二上手夯实基础、大三收获出成果、大四考研/出国开启新旅程”的链条式培养体系,全方位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引导本科生“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1.以课题组为平台

  该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型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课题组”(nmter.bucea.edu.cn)为平台,以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为依托,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合成及应用”“雨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研究”“土壤污染和生态修复”“水文化”等研究联系在一起,构建了一个让学生寻找、认知、接纳、展示、完善自我的学习平台。

  目前,课题组共有教师5名、硕士生12名、本科生22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北京市教委面上科技项目和初中开放性实践活动等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400万元。课题组的本科生承担了中华环保基金会大学生小额资助项目、国家级大学生科研立项和北京市大学生科研立项。每个项目从高到低,由不同层面介入,项目经课题组平台细化、整合,分工科学,目标清晰,团队科研水平提升,科研基础扎实。课题组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共享、合作、发展的坚实平台。

  进入课题组的学生将接受课题组老师全程化的指导。刚进组时,学生没有自己的研究方向,缺乏专业认知和自我探索,只是根据暂时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课题研究方向。这种针对性的训练对于学生专业方向选定、科研兴趣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度过大学迷茫期。对于完成专业认知和自我探索的学生,可以根据已有专业兴趣对专业发展方向进行二次选择,课题组不同的研究领域为其提供了很好的提升科研素养、创造性学习的平台。经过课题组培养出的学生,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其深造研究或就业,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2.四个机制

  支撑课题组平台顺利运转的还有四个机制。

  第一个机制是“朋辈传承制”,即“指导教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本科生”的金字塔式团队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帮助低年级学生尽快熟悉本专业学习方向和基本实验操作、了解课题组研究内容、提升查阅文献的能力,快速适应大学学习,顺利度过低年级学生常见的“迷茫期”。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这种结构能够帮助他们通过指导低年级同学科研活动提升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传授科研经验,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第二个机制是“循序渐进的组内轮岗制”,即组内成员在某个方向训练了一段时间后,根据现有专业认知,结合兴趣爱好,进行二次选择。每一个研究方向的指导老师也会无条件接纳任何学生的选择,学生可以通过转组,开展新领域的研究。这种组内轮岗不受次数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组内轮岗,多角度多领域的了解研究内容,立体化地认知专业。“组内轮岗”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完成了研究探索,最大限度激发了组内成员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第三个机制是“组会/学术报告制”。组会和学术报告是课题组科研能力提升、创造思维酝酿的摇篮。在每周一次的组会里,指导教师会向同学们介绍研究领域最新进展与前沿问题,学生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文献阅读情况与大家分享和讨论。每当毕业季或竞赛活动前,组会还会成为一个预演平台,与会师生会对报告人的毕业答辩或竞赛内容提出意见与建议,以助其达到最佳展示效果。为开阔组员学术视野,课题组还会定期邀请研究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同行来校进行学术报告,兄弟院校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也会不定期进组交流学术成果、交换研究心得。每周一次的组会制度让学生们学会了有效管理时间,定期参加组会已经成为组内每一位成员的学习习惯。

  第四个机制是“因材施教的多元化培养机制”。课题组以接纳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他们专注于发现学生身上每一个“闪光点”,因材施教。课题组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而是重点考察学生对科研是否有足够的热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否愿意为自己的选择倾情付出。课题组气氛轻松、思想活跃,在组内良好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特长在科技竞赛、课题研究、教学模式宣传、科普宣传等不同方面得到展现,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自信加强,带动原有的短板不断加长,学习成绩得到长足的进步。

  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优良环境

  北京建筑大学提出并践行的“以课题组为单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美国《七原则》本土化的成果,模式强调“怎样使本科教学更优秀”,而不是“什么样的本科教育是优秀的教学”,教育目的与《七原则》殊途同归。课题组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1.以用促学,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和科研水平,营造良好学风

  以课题组为单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科研促教学,达成科研与教学的良好互动。近七年来,课题组同学通过“无机化学”课堂教学走进了课题组,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学习成绩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课题组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环节,为更多同学提供了科研实践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展了专业学习的知识面。课题组本科生多次获得国家及北京市级竞赛,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2篇,参与发表SCI论文15篇,获得包括首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特等奖在内的各级学科竞赛的奖项31项。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新能力,成为课题组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切入点。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建设

  鉴于“以课题组为单元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科生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绩,北京建筑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从2013年对环境科学专业试行该培养模式。通过四年的运行效果来看,环境科学专业的同学在科研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学院考研比例逐年上升。“以课题组为单元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良好的放大应用效果,适于推广使用。

  教学相长,组会制度促进组内师生积极探索专业发展前沿,学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同时,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提升。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得以培养,老师的科研成果受到启发,师生互动助力高水平论文的形成,团队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科研实力加强。课题组近5年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共发表被SCI数据库收录的高水平论文41篇,相关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会议报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课题组负责人王崇臣也为此连续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并被评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以课题组为单元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在良性循环下不断探索和提升。

  3.拓展本科生科研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科研服务社会意识,搭建育人新平台

  课题组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在鼓励学生参与组内科研的同时,还开发了多项科学实践活动,探索构建开放、科学的教学模式,打通边界汇聚教育资源。课题组2015年申请获批市教委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项目,项目依托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有会变色的紫甘蓝汁、污水寻宝-沉淀法回收磷、海绵城市中的雨水利用等8项开放实践项目。目前已经接待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初中生3000人次。课题组本科生积极承担助教角色,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以科普的方式传授给中学生。另外,课题组通过承担中华环保基金会的“大学生社团水环境保护和节水活动小额资助”项目开展“北京水情知识进小学校园”活动,以通俗易懂意的形式向小学生科普北京水情知识,意在增强小学生对北京水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激发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项目不仅受到了中小学生欢迎和认可,还大大增强了课题组学生的自信心,促就了学生科研的成就感和社会责任心。为了更好的完成科普教学任务,学生主动学习,搜集、考证科学资料,还能根据活动实际需求制作相应的课件、视频、动画、展板等,发挥学生长处,弥补学生不足,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学习自信,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了以科研报国的责任心。

  参考文献:

  [1]孙小军.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5(01).

  [2]王向红,谢志钊,周文军.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3(06).

  [3]李呈德,何明.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有效性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4]郭广生,赵曙东.以“教会学生学习”引领教与学的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

  [5]郭广生,李庆丰.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本文为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面上项目(2015-ms156)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