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探索体现时代精神的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www.jyb.cn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在全球金融危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背景下,人文学科人才培养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问题:优质生源倾向于报考应用性、技术性较强的工科、商科和社会科学等学科,人文学科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商品经济和就业压力下,人文学科适应社会需求能力下降,专业不对口问题日益突出;人文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质性评价与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量化评价缺乏兼容度。人文学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因此,积极探索重塑人文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的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人文学科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应对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积极推进文科人才培养?具体做法是探索一条研究导向型教学和书院培养模式相结合的文科人才培养通识教育体系。

  一方面,要形成文史互通、注重实践的深度专业化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并制定出相应的以研究导向型教学为目标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在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方面,始终存在诸多争论。比如,有的学者坚守专业教育为本、通识教育为辅的看法,将通识教育视为“点缀”与“补充”;有专家支持通识教育为本、专业教育为用的观点,认为大学教育重要的任务是提升学生素质而不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有学者依据高校不同层次来分级,认为研究型大学应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而高职高专只需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在长时段和现时代的双重语境中,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处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从长时段的角度来看,专业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前专业化阶段,即现代学科分科体制形成之前的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其表现是科学从神学中脱离出来,其知识形态是“百科全书”,一位学者同时在多个专业领域做出巨大贡献;专业化阶段,即现代学科分科体制形成并不断细化的工业革命阶段到二十世纪这段时期,其表现为现代大学体制的建立,学科分科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边缘学科领域不断扩展,一位学者只精通某一狭窄的研究领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则是深度专业化发展阶段,一方面,新的研究领域和问题对多学科共同协作提出了需要,另一方面,专业细分之后产生了与其他学科领域知识融合的要求,学者跨学科、学科际意识不断增强。相对应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由此表现为不同特点:在前专业化阶段,大学教育属于通识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化阶段,通识教育成为抵抗、化解、弥补专业化的举措(我们现在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基本上停留在这个阶段);深度专业化阶段,学科边界日益模糊,问题意识不断交集,科学研究协同创新。因此,从现时代的角度来看,当前的通识教育的特点正在于追求“共享”(不同学科专业共享知识)、“共通”(解决不同专业领域问题共通的方法)和“共识”(通过文化自觉、文化交往而形成文化共识)。这里的“通识”不能简单理解为降低专业水平、满足激发兴趣的“通俗”,而应该意识到其深度专业化的、有跨学科意识的研究性特点。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认为,在文科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坚持深度专业化的通识教育,并在培养方案上着力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人文互通。中国传统国学文史不分,人文学者既应该具有深切关怀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还应该具有以古鉴今继往开来的历史意识,更应该具备超越性的思辨性的理性精神。

  聚焦经典。文史经典是人文学科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内容。经典教学应该渗透在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如全校的通识课程体系中,人文类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以经典阅读为主;专业培养方案中,除了中国史、世界史以及文学史等课程需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概貌和线索外,其他课程都应尽量围绕文史经典展开。经典研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专业领域的知识谱系和问题意识,更能够通过与大师的思想对话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书研讨。人文学科如何教,如何学?一言以蔽之,就是读书研讨。学校要从培养方案上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读书研讨目标和要求。如与专业必修课教学大纲相配套的课外学分,明确要求有教学大纲相配套的经典阅读篇目、读书笔记以及过程考核的指标。在专业选修课模块中,教师不仅要介绍前沿学术成果,还应该将研读方法的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要发扬传统书院文化,着力打造书院制的课外人才培养平台,通过课内外联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人文氛围。

  书院是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人才培养制度。在当前通识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书院制有机融合了现代大学的住宿学院制,发展出兼备古今融荡中西的书院文化。

  2011年起,为配合上海大学大类招生通识教育改革,文学院组建了课外人才培养平台“启思书院”,邀请知名学者任书院院长,分别成立“国学部”“西学部”和“当代中国部”,邀请知名学者作为责任教授,统筹规划学院后三年课外学习的内容。文学院知名专家学者群体、本科教学管理系统和分管学生的学工系统密切配合,充分调动起学术、行政、党委三方力量,整合三方资源,在现有各项课外学习形式基础上,进行系统规划设计。

  以书院为载体,课外人才培养平台打造了一批在校内颇有影响力、专门为本科生设计的课内课外联动、师生多向互动的书院品牌项目。如人文学术讲堂是以本科生为主要受众群体的人文类讲座,以重拾基础教育中缺失的人文精神为宗旨,立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人文需求,坚持深层次的文化思考和精神追求,以师生对话的形式,为本科生讲述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知识。该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以鲜明的定位和浓郁的人文特色,成为人文思想汇聚与传播之地,跨越专业限制,持续地为学生提供人文滋养,使校园人文气息更加浓郁。再如本科生学术论坛,旨在围绕学生课外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掘学生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潜力,提升本科生的学术意识,增强学术素养,开阔学术视野。再比如依托学生自主成立的学术性社团,书院委派教师参与指导,使专业的学术社团成为指导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重要平台。严格意义上说,这些形式并非书院制所特有,但是因为有效整合了学术、教学和学工三方资源,在提升活动品质、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较大效用。

  综上所述,人文学科应通过研究导向型教学助推文科学生读书研讨氛围的形成,通过书院制课外人才培养平台将滋润草木生长的阳光、雨露、土壤、空气等因素汇聚成有机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通过深度专业化的人文学科通识人才培养模式,务实有效地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作者:“长江计划”青年学者,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