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探索基于高校美育的民间艺术校园传承模式

www.jyb.cn 2018年01月0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新形势下,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科学理论研究不可或缺,同时更要注重在课程实践中实施艺术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间艺术包含的审美愿望、道德观念和教化功能自然契合了现代公共艺术教育所要实现的教育目的。调研表明,大学生非常希望能够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学习和传承民间艺术。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为载体的民间艺术校园传承模式能培养当代大学生自觉的文化传承意识,有效地促进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从而在新形势下成为高校美育和文化传承的契合点。

  以公共艺术课程为载体的民间艺术校园传承模式及其意义

  传承是民俗文化传统维护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民族特色保持最可靠的路径。民间艺术是在社会和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创造活动。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因子,民间艺术自然也以传承为其存在、延续和发展的前提。

  传统的民间艺术传承模式主要以血脉亲缘家庭式传承和师徒相授传承两大模式为主。这两大模式之所以在传统社会中成为重要且主要的传承方式,是因为民间艺术可以作为谋生的一种技能,促使传承者积极主动学习与传承。这两种单线相传的方式传承范围狭窄且单一,一方面可以保证民间艺术在原有形态下可持续性传承,另一方面出于生存之道,使这种谋生手段具有唯一性和保密性。当前这两种民间艺术主要的传承模式在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显示出极大的局限性。

  在此背景下,民间艺术的传承的维系得以依靠政策支持、政府财政拨款和建立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2005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18个项目中,有372个民间艺术遗产项目进入国家保护的实施系列,约占全部名录的72%;与此同时,还有数以千计的民间艺术遗产项目进入省直辖市自治区一级名录实施保护;更有近万个民间艺术遗产在市(地级市)级和县(县级市)级名录中实施保护。

  事实上,单纯的依靠政府政策支持与财政拨款来维系传承,既不现实也不合理。我国作为“非遗”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制度上更是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依靠政策支持、政府财政拨款和建立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的模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传承及后续研究的困境,无法充分吸引人才来传承。要使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有效的保护并活态传承下去,必须探索新的传承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规定。文化部非遗司和中央美术学院于2015年3月16联手推出为期四周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修交流活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已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阵地。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应只是形式,若想使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更加有生命力,实现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传承的困境,可以将民间艺术纳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利用高校校园“传”当代大学生“承”,形成以公共艺术课程为载体的民间艺术校园传承模式。

  民间艺术的校园传承模式能够成为传统民间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因为相比传统的传承模式,校园传承模式的优势突出。第一,高校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任,是文化传承的最优空间。第二,高校课程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抓手,是创新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能有效保证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可持续性。从受众面来看,校园学生多且密集,覆盖面宽,受众广,能从根本上解决无人学徒的现象。从学习能力来看,大学生文化素质高,理解能力好,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学生通过在课程直接学习和感受民间艺术之美,才能由内而外的热爱民间艺术,意识到它的当代价值。第三,高校的主要功能及核心工作是人才培养。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大学是青年学生关键的成长期,大学中所受的教育带来的影响最为深远。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唤起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自发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民族文化更具生命力。这不仅满足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个性化设置的内在需求,也推动形成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同时也契合了高校通过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们身上蕴含了巨大且不可预估的创造力,在接受传统文化后他们有可能利用传统文化的因子创造着新的文化。这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以公共艺术课程为载体的民间艺术校园传承模式,能够赋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鲜活持久的生命力,可以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当代大学生对学习、传承民间艺术的内在需求

  通过课程体系将民间艺术纳入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对于民间艺术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对此也具有强烈的需求。笔者对所在高校16个学院的本科生就“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民间艺术设置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抽样问卷方式进行,共发放416份问卷,回收398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7%。与此同时,笔者对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教务工作者、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经过访谈与问卷分析可以发现:

  首先,公共艺术课程资源稀缺、缺乏设计,难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通过访谈发现,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往往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或是自主向学校教务处申请开设,甚至部分教师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工作量而要求开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公共艺术课程门类五花八门,主观性强随意性浓,学生想选修的课程没有设置,设置的课程并不是其感兴趣的状况,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实际需求。

  其次,学生非常重视且渴望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94.72%的学生认为具有当代意义。52.25%的学生希望通过公共艺术教育选修课培养自身对传统文化艺术认知鉴赏能力,48.74%的学生希望以此提升审美品位。就问卷分析来看,说明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希望通过公共艺术课程提升自身在这方面的认知能力。

  再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中不重视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调查发现,81.41%的学生希望通过公共艺术教育选修课程学习民间艺术。在通过何种方式感受过民间艺术之美这一问题中,只有28.14%的学生曾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感受过民间艺术之美。可以看出,学生对民间艺术课程有着积极的学习需求。但公共艺术课程忽略了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在民间艺术的传播途径上忽略了高校课堂这一重要的平台;忽视了学生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向往。

  因此,我们应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将蕴含劳动智慧和生命情感的民间艺术纳入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满足学生实际需求。这既有利于弥补公共艺术课程资源稀缺的现状,也有利于推动公共艺术课程多样化、科学化,更有利于新形势下的民间艺术能够顺应时代,保持自身生命力的同时创新发展,使高校美育成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民间艺术校园传承模式的实施途径

  发挥以公共艺术课程为载体的民间艺术校园传承模式的效能,使民间艺术通过当代大学生传承与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做到以下方面:

  首先,精心设置课程、优化课程内容是民间艺术纳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质量保证。近年来,西方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审美取向、价值目标都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开设民间艺术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了解祖国灿烂悠久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包含皮影、木偶、剪纸、年画、山歌、说唱、戏曲、舞蹈等。由于公共艺术课程为艺术限定选修课,每位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有机会学习到1-2门艺术公选课,与其走马观花、学而不精,不如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领域的精髓,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避免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的现象,要以具体的课程为载体。课程门类可以根据民间艺术的最主要的种类划分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美术。由于学生在审美认知、艺术基本技能的掌握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课程内容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以欣赏文化之美、追寻传统之根为授课目标,不断地创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可根据地域民间艺术特色或高校特色设计教学内容,一方面,通过民间艺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并存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

  其次,搭建平台,打造专兼相结合的民艺师资队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与时俱进,补充最前沿的知识给养。公共艺术教师是民间艺术课程教学的实施者,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民间艺术课程质量的保障。我们在抓课程质量的同时,搭建交流平台,打造一支由非遗传承人、民俗学教师、民间艺人、公共艺术教师构成的专兼结合协同发展的师资队伍,不仅有利于促进公共艺术教师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而且能够弥补公共艺术课程师资不足、疲于教学、内容枯燥的现象。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多方位地了解民间艺术,避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通过课程与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到民间艺术的创作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二度创作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

  再次,强化实践,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在保证课程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优势。在民间艺术教学中,不仅停留在第一课堂层面,可以在高校校园开展民间艺术作品展、传统文化晚会等活动,将第一课堂的理论学习与第二课堂的实践学习有机衔接,从而让高校的民间艺术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深入融合。通过这些方式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接地气,更为关键的是能够大幅度提升本土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认同感。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带领学生到民俗文化博物馆、民间艺术研究所等处实地参观学习,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近距离地接触民间艺术、熟悉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当中的继承与发展。

  最后,加强政策保障,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监督机制。以公共艺术课程为载体的民间艺术传承模式的实施不可忽视教育的质量评价和监督机制,它是完善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形式、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的重要政策保障。高校应针对公共艺术教育建设质量评价和监督机制,完善政策保障,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公共艺术的课程平台,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走进高校课堂,走进学生内心,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力量,达到公共艺术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青年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大学生们拥有巨大且不可预估的无限创造力,他们可能会利用传统文化的因子创造着新的文化,赋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鲜活持久的生命力,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也是以公共艺术教育为载体的民间艺术传承模式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陶思炎.民俗艺术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季中扬,高小康.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与价值重估[J].艺术探索,2014(3).

  [4]胡长春.将民间美术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J].艺术教育研究,2012(24).

  [5]张瑞蓉,赵海英.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入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之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

  [6]季中扬.当代文化空间中民间艺术的生存方式[J].南京社会科学,2013(6).

  [7]王钰.我国“非遗”传承的高校之路[J].艺术教育,2015(10).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