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发展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

www.jyb.cn 2018年01月0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全球化浪潮在推动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涤荡,我国高校大学生也因此面临着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这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并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挑战。鉴于此,为了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我国高校应扩大德育工作的空间,注重发展隐性教育。

  国外关于隐性教育的研究主要是从隐性教育的政治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的维度来展开,理论研究趋势逐渐从单一走向综合。国外的相关研究具备多种学科的视野,广泛涉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和现象学等;同时,注重发展教育形态的多样化:既重视正面的道德观念教育,又不忽略受教育者的个体化发展,既重视显性教育形式,又不忽略隐性教育形式。国外的隐性教育的研究成果对我国隐性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高校德育主要包括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方式,前者以单向灌输和理性说教为主,直接向受教育者展现教育目的。虽然能让受教育者迅速领会教育意图,但是过于直白的教育方式容易引发其抵触心理,制约德育工作的效果;后者则以隐性课程、传统文化、环境情景等为媒介,将潜藏的教育意图渗透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层面,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和感知理想信仰。关于隐性教育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解读和阐释:一是隐性教育的内容具有非学术性,它的教育内容并不直接指向某类学科,而是以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为主,如行为规范、校园文化等;二是隐性教育的手段具有隐蔽性,隐性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以隐蔽的方式使学生受益于无形;三是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划分是相对的,从逻辑上来说,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二者都属于教育方式范畴,共同构成道德教育的工作方法体系。为了更好地拓展高校德育的空间、发挥德育功能,并充分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应将教师示范、校园环境以及学生参与这三个维度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教师示范:隐性教育中的行为引导者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隐性影响主要体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扮演、行为方式以及处事风格决定了教师能否鼓励或者制止学生树立某种价值观念。与此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管理风格也会形成一种反射,学术上把这种反射称为“学生势力”,即学生表现自己、保护自己甚至扩张自己的力量。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会截然不同。教师的言行举止、理想信念以及学识谈吐等往往会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内化于心。可以说,教师在隐性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

  在思想层面上,要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发展。实际上,每个教师潜在的教学理念都会或多或少的对高校德育效果产生促进或者干扰作用。从本质上来说,这种隐性的教学理念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符号等方式被显性化。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要转变教育理念,就必须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摈弃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增加与学生教学互动的频次和热度。此外,教师还要拥有一颗赤诚之心,关爱学生的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行为层面上,要提升道德认知,发挥示范功能。教师的道德认知和行为方式对学生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辐射力,因此广大教师只有自身具备高水平的道德认知,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方能达到“信其师”而“亲其道”的目的。

  在人格层面上,要明辨是非善恶,塑造独特人格。高校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而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往往是最为显著的。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比较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并激发其内心认同感,进而将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来塑造自己。

  校园环境:隐性教育中的道德承载者

  校园环境是一个学校教育精神和历史底蕴的承载者,它是由一定的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所共同构成的最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德育环境。因此,基于隐性教育方式的间接性和渗透性,高校教育建设也要特别重视良好校园环境所具有的德育功能。

  发挥学校自然环境的情操陶冶功能。学校把德育内容融入到可视化的校园物质环境中,可以实现以环境育人的目的。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同时,蕴含人文精神的校园展览馆、博物馆以及体育馆等更是能够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发挥学校制度环境的规范约束功能。学校纪律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工具,而且是难以复制的工具。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理论上来说,规章制度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教育效果。在教育实践中,部分学生缺乏对学校制度的认同感,因此,学校的制度要适度的开放包容,构建正确的价值引导机制、顺畅的意愿表达机制以及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

  发挥学校网络环境的渗透教育功能。近些年来,校园的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以及便捷性使其成为高效发展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教育者要有效利用网络,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让爱国教育进校网、传统文化进校网、科技创新进校网;建立道德教育网络阵地,重点开设理论研讨、政策法规、国内外新闻、红色经典、热点聚焦以及专家观点和职业规划等栏目,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品质,推动学生在与教师、同学以及专家的互动交流中,自觉接受系统有效的道德教育。

  学生参与:隐性教育中的良性互动者

  与传统的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要求逐步淡化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重视他们的参与和互动。

  在课程设置上,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轨迹。当前,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专家是专业课程的设计者,教师是专业课程的教授者,而学生却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储存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本身,而是更应当关注知识育人。为此,高校德育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应当遵循学生的成长轨迹,使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能够适应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在学习方式上,要倡导研究型的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是指学生要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训导型学习方式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方式进行转变。研究型学习不仅是学生主体参与课程运行中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更是学生体验生命的一种过程,这种体验能够让学生不断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和信心。

  在社会实践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项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责任意识以及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我们要坚持把继承、借鉴以及创新三者有机结合,科学设计德育实践的形式,使其真正发挥效用。

  总的来说,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隐性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发挥教师、学生以及校园环境之间多重关系的相互作用。唯有如此,高校德育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真正实现“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余国林.发达国家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0).

  [2]艾蓉.隐性教育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2(4).

  [3]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彭小兰,童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四个维度[J].江汉论坛,2009(3).

  [5]郭小香.美国隐性教育的实施路径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

  [本文为2016年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情感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SZQ201608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