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优化网络文化建设推动高校育人实践

www.jyb.cn 2018年01月0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当前,世界正处于以网络信息技术为驱动力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已经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社会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改变。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已经超过7.5亿,稳居世界第一,学生网民有近2亿人,在网民群体中占据最大比例。因此,把网络文化嵌入到高校育人实践中,优化网络育人模式成为高校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范式变更: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育人的实践样态

  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校育人实践范式的变革,随着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身份赋权,高校育人实践中话语权正在变更;高校育人实践中评价活动的变迁推动了教育资源的权威性再造;高校育人中的大学生对价值观认同也呈现出经验化趋势。

  1.教育主体的身份赋权:高校育人实践中大学生的话语权变更

  赋予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一直是高校育人实践活动不断追求的目标,其本质是推动高校育人实践活动从“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范式转变。就现实而言,高校育人实践活动中受众群体的主体地位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对作为受众的大学生实现权利赋予。网络文化的到来真正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赋予了大学生话语权。在网络空间中,知识生产、价值观传递及话语表达打破了传统信息流动的单向性,传统教育实践中的接受者也是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产者,大学生也成为了育人环境的参与者和建构者。

  2.教育资源的权威性再造:高校育人实践中评价活动的变迁

  权威性的教育资源是高校育人实践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什么样的教育资源是权威的、主流的、可信赖的,这在本质上涉及对各类教育资源的评价和筛选。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何种教育资源是权威、可信的,也必然关系到教育个体对教育资源的评价问题。随着现代网络文化的变迁,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教育资源的选择和再生产模式,网络媒体立足于微观、多元等方案,打破了传统教育环节中对教育资源“自上而下”的选择和评价方式,同时,在“反权威”“多中心”的叙事方案中,权威资源的选择权被逐渐下移,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主观需求对传统教育资源进行再评价,其可能结果是权威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多元化。

  3.价值认同中的经验化趋势:高校育人实践中传统关系的超越

  在网络生活中,高校育人中的价值观认同问题突破了原有的模式,它不再是根据传统教育实践活动中社会结构或“大学生-老师”等关系来构建认同,即不再是先有身份而后有价值观认同;相反,网络生活中,先有大学生参与到广泛虚拟空间中通过对话、讨论、围观而形成意见广场,最后实现自己的身份归属。可以说,网络生活打破了传统高校教育中依托关系结构而实现价值认同的规律,价值体验的经验化趋势正不断加强。网络文化改变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由此带来的“革命”是颠覆性的技术赋权文化,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一定程度上对其价值认同起着积极作用,他们在网络上作出选择时能够有效提升鉴别知识的文化,这种不断发展的文化提升了德育主体本身的素养,更激发了大学生的兴趣,增强高校教育实践的实效性。

  技术操控与行为无序:网络文化给高校育人带来挑战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高校育人方式的不断丰富与深化。然而,由于网络自身具有技术操控、去中心化、泛娱乐化、信息爆炸等特质,给现有的高校育人实践活动带来了挑战。

  网络建构的虚拟社会是青年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场域,他们自然成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技术更新换代的主要力量,但青年又极易因为对新技术的亲和而走向过度依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异化为一个个缺乏思考的“单向度的人”。

  张扬个性、喜欢标新立异是现代大学生行为方式的显著特点,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更是如此。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育人环节中对权威性资源评价、接受的个体化,使得大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有不同的标准,这在促进网络内容兴旺的同时也带来了大学生面对权威资源的选择无序化,进而致使很多不文明、不合理的行为在网络中呈现。网络失范干扰了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转并影响了线下的现实社会,失范行为的惯常性发生会导致人的异化。这种结果会使大学生的价值标准模糊,进而在现实生活产生对权威认知的无序化。

  在网络空间中,所有人都想说话,人人都想表达自己的诉求。这种对话语权的解放,使得大学生享有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信息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同时,网络也使社会信息呈现几何级数式增长,受众和传播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可以互为传播的主体,因此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大为提高。然而,网络中的交往活动瞬间就能酝酿“狂欢”式的情绪,这种情绪就是“我行我素”、有情绪就宣泄的正义观,是网络个人主义盛行的原因。传统高校育人的系统化成效,逐渐被碎片化舆论所稀释,呈现出走向碎片化倾向。

  网络文化优化:高校育人实践嵌入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网络信息技术冲击了高校育人模式的传统路径,伴随而来的网络文化也对大学生进行深度赋权,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网络价值文化、制度文化、教育文化以及实践文化建设来重塑高校育人模式。

  1.以网络价值文化建设实现高校育人中的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是提升大学生网络德育素养的基础。一方面,牢牢把握话语权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知。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扩大网络影响力,需要重构网络叙事空间,同时保持原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果进一步深入网络生活,进而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知。一是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在对各种价值批判中提升核心价值观影响力;二是转变网络空间治理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开放式发展。技术赋权已经使大学生成为网络话语体系建构的主体,他们在互联网上不断展示自身的影响力和扩大话语空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也应该以平等开发的姿态在网络空间中与大学生话语体系进行互动。三是研究价值观教育规律,引导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中做出选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利用和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情感,把教育内容融入到网络图片、微电影、娱乐游戏等内容中,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

  另一方面,转变传播方式,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一是在价值观传播过程中要促进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改变传播形式,变宏大叙事为日常生活叙事。二是变碎片化“话里有话”式的表达为直接表达式的微传播。这就需要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传播策略,即通过微信、微博等青年喜爱的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朋友圈”里发布信息,将“大道理”变成“微话语”。

  2.以网络制度文化建设加强高校育人的规范化实践

  在宏观层面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制度设计,顶层设计是行动的先导,与时俱进的顶层设计能够有效指导发展实践。高校应高扬校园网络文化主旋律,提高校园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出台诸如《校园网络管理办法》《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规定》《校园网络新闻发布管理的规定》等规章制度。只有将制度设计做得具体和明确,大学生网络道德文明才能在自律之外还有一条制度红线来保障底线。

  在中观层面上增进各项校级管理制度和机制的有机协同。为加强相关建设和管理,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具体负责校园主网站建设与维护、网上舆论分析与引导、网络信息监控、网络文化建设等工作,并对全校各二级网站的内容进行日常监督、协调、管理、指导。学校网管中心负责建设和维护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平台,保证校园网络安全平稳运行,并对校园网内的二级域名资源进行统一分配和管理。校内各单位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部门网站进行日常管理和信息监控。高校应进一步改变客观上存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与使用方面的条块分割的状态,真正实现共建共享,构建全方位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在微观层面增强制度思维,培育大学生网络制度意识。一是加强网络伦理建设,结合大学生思想状态开展网络伦理建设,传统道德则是培育网民理性精神的思想基础;强化以网络道德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有效抵制不良信息的入侵。二是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大学生能够在海量、复杂的互联网信息的裹挟中,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明辨是非,促进自我成长。

  3.搭建网络育人平台,推动高校育人实践的协同共振

  更新教育思维,创新育人理念。要用网络探索德育工作规律,利用数据来发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与成长规律,观察学生的复杂行为模式,了解各行为模式间的关联,帮助重新审视学生的需求,通过高新技术以及细致的分析,给予学生恰当且适时的教育及干预。另外,网络时代的高校育人还应坚持可视化、个性化、预测性等新的理念。

  搭建在线平台,完善育人机制。网络时代的来临为各种数据信息的融通整合创造了条件,实现了信息在部门之间的交互、整合和共享,相应的,高校育人工作也要打造创新的在线德育平台。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知识传播的形式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现师生线上线下的即时互动,从而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高校育人工作者可以利用分析预测技术推荐贴近实际的德育内容给大学生,让教育活动得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开展。

  培养全面人才,丰富育人方法。强化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的培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大力培养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加大新型德育人才队伍的建设。

  4.以网络文化建设推动高校育人实践有效开展

  搭建网络“正能量”言论平台,培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自觉。通过技术实力和网络法治等多种途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为大学生搭建一些网络“正能量”言论平台,鼓励青年在这些平台上通过自己的解读、比较、分析、判断,强化对德育地位和作用的认知、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责任的担当,培养青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可以吸纳青年大学生网络技术人员参与媒体的监督管理工作,尤其是参与新兴媒体和自媒体的监控工作,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话语敏感性,构建文明高雅的话语生态环境,严守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创设价值观实践微平台,吸引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青年学生在网上创设实践微平台,缩小道德实践的距离感。可通过举办“随手公益、微实践”“发现身边的微文明”等活动,把抽象的德育理论具象为“有意思,易践行”的活动,吸引广大青年主动参与。青年只有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切实感受到道德实践是每个公民所必需的,并在无数的网络“微实践”活动中不断塑造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互联网上参与德育实践的大学生不断增多,会扩散成强大的网络“微实践”氛围,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对社会建设的参与度,进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英杰,常蕾.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特征与对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2).

  [2]郑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德育:从单一走向多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6).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