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坚持“双轮驱动”促提升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www.jyb.cn 2018年01月0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随着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地方高校面临着提高服务能力的迫切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再次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厦门是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五个开发开放类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自创创新示范区”三片区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城市,也是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厦门理工学院充分利用厦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主动适应厦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目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推动产教融合促进内涵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与产教融合“双轮驱动”,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发展道路。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地方高校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就应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向应用型转变和提升。厦门理工学院深化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内部治理等七大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从以下三个方面激发办学活力:

  1.多元化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积极开展人才“供给侧”改革,探索多种培养模式,多元化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模式有,在深入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的基础上,在全校推广“卓越应用人才培养计划”,在课程体系重构、企业参与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实效;深化产教融合机制,与ABB等全球行业龙头为代表的200余家知名企业“六联合”培育应用型人才,即“校企联合设计培养方案、联合选派师资队伍、联合制定招生标准、联合实施招生计划、联合参与培养过程、联合推动就业创业”,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进一步拓展为“六联二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既有“六联合”,又有“双导师”(学校和企业导师共同辅导)和“双身份”(学生入学后既是在校学生也是企业“准员工”);以赛促学,每年有超过10000人次的学生广泛参与到国内外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竞赛之中,通过竞赛得到真实的实践锻炼;利用厦门对台对外交流合作的便利,与台湾50多所高校及10多个国家的50余所大学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推广“闽台(国际)合作+校校企”模式,实质性引进优质课程和师资资源,合办产业学院。此外,学校还与全球触控行业龙头企业宸鸿科技合作探索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新模式,联办“宸鸿新干班”,为企业“量身定制”应用型人才。

  2.通过简政放权释放二级学院办学活力

  一方面真正落实人权、财权、事权下放到二级学院,进一步明晰学校与学院权责边界、树立目标导向,实现“财随事走、按劳分配、优绩优酬”,提高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和决策执行力;另一方面将学校管理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简化审批程序,提高管理效能,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提升领导班子对办学治校科学决策和管控能力。通过机构调整强化产教融合,成立产学融合发展处,将企业需求订单与教师科研方向有效对接,加速科研项目孵化和创新成果转化。围绕地方支柱产业重组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数字创意与传播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

  3.实施分类管理、优绩优酬的教师管理制度,激发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

  对专任教师实施分类管理,专任教师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和研发型四类,引导教师发挥专长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优化人才政策,做到精准引智、灵活引才,重点引进高端人才、产业精英、优秀海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打破职称待遇终身制和绩效分配“大锅饭”,试行从“校评院聘”“一人一岗、一责一薪”过渡到“评聘分离”“按绩付薪”以及“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建立以科研成果、贡献为导向,科学、规范、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按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目标任务进行年度业绩考核。修订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办法,横向科研课题可以等同学术论文,科研奖励变以个人为主为团队为主,着重引导围绕重点产业,服务重大需求,攻克关键技术,产出标志成果。

  推进产教融合,提升服务能力

  厦门高新技术企业密集,产业结构合理。学校立足本地优越的产业环境,深化产教融合,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和技术进步需求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并以此带动学校的改革创新,从而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形成学校与企业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1.推动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产学研融合不仅能反哺教学,不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更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推动“因需施教”。走产教融合、产学融合的道路,改变“因人设课”“因人设岗”“以教为导向”的灌输式教育方式,用制度激励教师深入企业和行业一线,将业界最新动态、生产一线最新技术、招聘岗位最新需求、行业最新标准等等融入应用型大学课堂,大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践证明,在产教融合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教师,往往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最丰富生动的案例,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创新学习。

  二是激发学生“内生动力”。通过产教融合、产学合作,让学生能够较早地参与职业实践,从入学开始,对自己专业领域未来的职业规划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能接触到业界真实的项目或案例,甚至能亲自动手,运用专业知识帮企业或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体验度;学生有了主动探索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对理论和专业知识点的掌握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和加强。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带着项目来请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外,师生根据各自学习兴趣组团开展研究,围绕企业提供的真实案例深入剖析,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职业精神,尤其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洞察力和系统分析能力。同时,企业的用人和考核标准也会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促使高校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导向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是弥补学校实践教学的不足。当前,单靠高校的硬件条件和师资很难满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通过与产业龙头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和联合攻关,师生充分利用企业领先的技术设备和实践条件,融入企业的真实的产业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弥补学校实践教学的不足。

  2.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协同创新,提高科研效率

  实践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影响师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产学融合为高校科研提供了广阔的需求市场,也塑造了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助推高校整合科研资源,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和平台,推动应用型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打造优势学科品牌。产学研融合也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齐头并进。

  学校在推进产学研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制定和完善关于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科技服务、专利及成果转移转化、突出业绩奖励、大型科研仪器对外开放等系列制度,着力加强对优势学科、平台、团队、项目等资源整合,围绕产业重大需求和重点研发方向组建跨学科团队和智库,改变科研工作“单打独斗”的局面,科研产出效率明显提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厦门理工学院开创性地设立了“应用型研发先导基金项目”,走出了企业在没有看到科技转化成果不愿意科研立项和投入经费的困境。学校通过设立应用型先导基金的方式,为应用型研发项目提供科研经费支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在校内搜索匹配的技术团队,根据配对结果,邀请企业代表对项目团队的方案进行评审,确定可行方案,项目团队利用先导基金开展产品研发,最后由企业选择购买产品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这就为企业和教师双方解除后顾之忧。目前,学校应用型先导基金项目一期共征集来自麦克奥迪、宸鸿科技(厦门)等企业的技术研发需求67项,扶持企业委托类项目6个,总投入168万元;扶持培育科研团队9个,总投入736万元,预计产生各类横向经费超3000多万元。

  3.深入服务地方,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和贡献度

  高校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生力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地方高校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潮,有利于在新一轮发展中斩获先机。深化产学合作符合知识生产模式现代转型的趋势。一方面,应用技术大学需要研究型大学作为“理论源头”支撑其开展应用型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也需要通过应用技术大学的协助,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并实现市场流通。两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服务地方和产业过程中,分别服务于知识生产和转化的不同环节,并且相互作用和影响。产学研融合发展就是发挥学术驱动和市场驱动“并驾齐驱”效应,从而产生1+1>2的聚合效应,这也是知识生产方式现代转型的最理想状态。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导向,着眼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厦门优越的产业环境,与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智能制造、光电与平板显示、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电气及自动化、互联网与大数据、智慧产业、时尚产业等聚集区对接,与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坚持“构筑大平台、凝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实现大转化”的工作思路,着力增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2015年学校制定并实施《服务闽西南产业发展行动纲要》。根据地方产业需求设立多个驻地科研服务机构,并落实具体科技服务项目;通过“厦龙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厦理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和漳州“厦门理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等驻外科研服务机构,提升对闽西南区域产业辐射和服务能力。学校一方面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与科研项目合作落实校产对接,与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另一方面加强与厦门市及各区的产学研互动,联合地方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牵头共建国家级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产教融合基地和两岸青年创客基地等。引进世界名校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在厦门设立国内高校首个具有全球技术转化功能的“中美(厦门)国际离岸孵化器”,助力打造厦门产业发展的“硅谷”模式。

  “双轮驱动”,力促转型提升

  地方高校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一方面要改革体制机制,打通与社会合作融合的“任督二脉”;另一方面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学科、人才、科研和产业互动,健全市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应用转化机制,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近年来,学校办学实力大幅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好评,尤其是产教融合、项目驱动式模式培养的毕业生深受企业热捧。总结学校的办学经验,一是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定位不准将延误学校转型发展的时机,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路径依赖,增加将来转型发展的难度。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有着良好的行业/职业化办学基础,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厦门理工学院升本之初就明确了应用型的办学方向,并通过办学实践不断强化,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目标得到了全校教职工的高度认同并切实践行;二是内外兼修,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思路和举措,激发办学活力,从而推动内涵提升;另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切实为企业服务,赢得了广泛的信赖与支持,建立起“利益共同体”;三是主动作为,服务社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主动深入服务闽西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社会各界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同时争取更多更好的办学资源。

  【作者:厦门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