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全面加强高校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课堂教学

www.jyb.cn 2018年01月0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不仅对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对其他各门课程承担立德树人责任提出了根本遵循,同时对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加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充分发挥“纲要”课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优势

  历史虚无主义试图打着“学术探索”“还原历史”的旗号重新解读历史,其实质是要“质疑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选择和发展道路,质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历史虚无主义重点虚无中国近现代历史,这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充分发挥“纲要”课堂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优势,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抵御历史虚无主义能力的主要渠道。

  1.突出目标性,凝练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教学内容

  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较,“纲要”课是兼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历史教育双重属性的课程。“纲要”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明白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选择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因此,“纲要”课要切实将教学重点放到“四个选择”方面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对历史过程的讲解、历史细节的描绘服务于历史规律的讲授,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中国走上“四个选择”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教师在进行教学重点选取和教学体例设计时,要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开展课堂教学。要以近现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主题凝练专题内容,重点讲授。要将科学理论与历史事实结合起来,进行深入全面的解答和客观辩证的剖析,深刻揭露历史虚无主义无视历史客观事实和发展规律,根本混淆了历史主流与支流、历史现象与本质区别的错误。

  2.提升亲和力,改进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教学方法

  历史虚无主义通常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迷惑大学生。教师在“纲要”课的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训导式讲授的话语方式。“纲要”课程涉及的历史背景复杂,鲜活案例很多,要善于遴选和挖掘,用生动活泼的话语叙事说理,进而打动学生、赢得认可。教师要适时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案例式教学,将典型历史事件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之获得生动鲜活、真实可信的感受;进行互动式教学,促进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互动交流,教师及时解答学生困惑。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师要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适时放映和课程结合紧密的教学参考片,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在短时间内从视觉和听觉上跨越时空距离,掀起情感波澜,从感情触动到理性思考,从了解历史真相到正确评价历史,使历史虚无主义在真实史实面前无隙可乘。

  3.注重针对性,加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教学

  在“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某些错误观点,教师可以开展以讨论、辩论、演讲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原著、撰写读书心得体会,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原著或文献—教师专题总结—学生汇报心得”四个环节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针对历史虚无主义虚无近现代历史重大史实的错误,教师可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或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相关主题展览。强化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对接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知、关注、感悟中国历史的变迁后再进行理性思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

  有效发挥其他三门思政课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协同功能

  “纲要”课之外的其他三门课程要按照“守土有责”的要求,采取积极应对策略,根据各自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势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协同努力,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

  1.加强唯物史观教育,“原理”课堂教学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提供哲学理论基础

  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唯心史观的错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唯物史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教师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说明唯物史观才是认识社会历史规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研究历史实践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原则,帮助大学生系统学习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把握鉴别历史虚无主义的科学评判标准。同时,要对历史虚无主义唯心史观的方法论及其观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批驳,说明任何历史研究都是基于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开的。要从整体上、从联系中分析历史事件与人物,把握本质、表现主流。唯心史观背离了人民的利益和立场,其结论和观点只能是错误的。比如,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革命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对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强调,任何革命的发生都有历史必然性。

  2.加强“四个自信”教育,“概论”课堂教学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提供社会现实依据

  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罔顾现实的错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四个自信”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教师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要说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得到进一步显现;只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就会逐渐得到化解。要联系社会现实问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及时贯彻到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大学生构筑起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侵蚀的“理论长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基础”课堂教学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提供爱国主义情怀

  针对历史虚无主义贬损民族精神的言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教师要强调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与作用。民族精神是国魂,是一个民族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民族精神又是民魂,是民族儿女成长的精神动因和力量源泉。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激励下,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涌现出了代代卓越人才。此外,教师要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无数优秀中华儿女汇集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掀起一次次爱国主义运动,最终争取到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着力发挥历史文化类课程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合力作用

  近年来,各高校已逐渐形成了以“纲要”课为核心,包括“中国通史”“近现代历史人物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地理”等多门公共选修课在内的历史文化类系列课程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好这些课程教学的优势资源,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能够帮助大学生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1.优化提炼中国通史课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宏观规律

  一些高校开设的“中国通史”课程主要介绍从人类起源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涵盖中国史前史、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其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中国历史素养。

  在“中国通史”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用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传授中国历史知识。课程要以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为主线,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坚持以正确的标准介绍和评述历史事件、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既要有中国通史的贯通意识,又要有具体历史阶段的重点问题意识,保证基本历史知识的真实性,不能传递虚、假、错、伪的历史知识,不能盲目拔高封建君主等统治阶级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更不允许淡化主流意识形态,肆意曲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课堂教学要全景式地展示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宏观历史发展高度来讲述、评价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然道路,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脉络、大趋势、大走向,使其能够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看待中国历史,进而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在诋毁中国历史发展道路与规律方面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2.客观评介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把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一些高校开设“近现代历史人物评介”课程,主要介绍和评述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著名人物。这是对“纲要”课教学内容的拓展。

  评价历史人物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方法,根据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以历史人物的历史行为和历史作用为基础,分析历史人物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其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定位,衡量其所作所为是否顺应了时代大势,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愿望,要注意把历史现象个别性、独特性的研究与历史规律性、趋势性的认识统一起来。教师要强调历史人物的产生有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定要尊重历史。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罔顾史实造谣中伤、抓住缺点求全责备、冷嘲热讽戏谑恶搞的做法,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为被否定甚至抹黑的杰出历史人物正本清源,对被加以美化的那些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势力及民族败类还原真实面目。课程目标是通过深入研究近现代中国历史人物,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在扭曲人物评价标准方面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3.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一些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等文化类系列课程,包括国学、中国哲学、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饮食文化、唐诗宋词欣赏等。这些课程或是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和主要特征,或是较为深入详细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成果和特殊品质,以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义,说明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早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已经形成,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一种内涵丰富、具有特色的文化形态,不仅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而且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文化自信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性,认识到坚持文化自信必须坚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成果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依托,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基因。

  参考文献:

  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