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以提升育人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高教强省建设

www.jyb.cn 2018年03月15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针。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发展之势、突出改革之魂、直面省域之难和探索治理之制,推动江苏省高等教育新一轮提升发展,加快建设高教强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把握发展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2.6 亿名在校学生和1500 万名教师,发展教育任务繁重”。他强调,“要努力让13 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目前,江苏省共有普通高校142所,在校生总数190.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4.7%,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近几年来,随着高教生源的逐步减少,今后高校成人学生将日益增多,在校生平均年龄将逐步增大。适应多样化生源的需求,高校课程数量和内容也将随之发生重要变化,来自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教师将有所增加,师资队伍的规模和结构也将发生重要变化。我们原来熟悉的许多概念,其含义也将发生新的变化。譬如,“大学适龄人口”就不再是18~22岁,而可能是18~26岁。据统计,2012年美国高等学校在校生平均年龄是25.6岁。又如,“在校生”这一概念,可能更应该是“在册生”(注册登记在册、尚未毕业的学生),至于是否在校则不一定。2010年,韩国普通高校在册学生约276万人,其中休学的学生约占全体在册学生的1/3。最近,教育部发文规定,自2018年起,普通高校将不再举办传统学历补偿意义上的成人学历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含义有了新的变化。总之,与大众化阶段相比,进入普及化,就好比高等教育的航船从直布罗陀海峡驶出了地中海,进入了浩瀚的大西洋,首先看到是海水的颜色一样,更深刻的变化乃至大西洋飓风的洗礼还在后面。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时代变迁将对高等教育提出许多新的要求。由于江苏走在全国的前面,因此,如何把握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我们率先探索。正确把握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坐标,重点是要加强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将江苏高等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在服务“两聚一高”,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考量高教强省的建设水平。二是将江苏高等教育置于更宏阔的全球坐标中考量,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例如,美国加州通过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构建多校区大学系统的经验;韩国实施 “新大学区域创新计划”,大力扶持富有特色的地方高校的经验,等等。

  突出改革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坚持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作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本路径。他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最近网上评论说有些改革走得太远,忘了为什么而出发。高等教育领域可能也有类似的情况。譬如,某些省份的高考改革争议就比较多,争议的焦点是改革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成长和社会选拔人才。微观教学领域也是如此。例如,某些高校名义上施行了通识教育,但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学生是否真有充分选择权,却值得怀疑。通识教育是干什么的?按照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的说法,通识教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八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即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和为就业做准备。但是在有些学校,高质量、受欢迎的通识教育课程很少,不仅无助于上述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且演变为“碎片化”的知识灌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江苏是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之一,高教综合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改革能否持续不断深入?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以立德树人为统领,以学生成长为导向,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人才需求为抓手,努力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一方面,要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推进高教综合改革。真正围绕学生成长配置资源,努力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投入到教学之中,为学生创造更广阔、更丰富的学习空间、过程和环境,如开发新的学习项目、开展团队合作、面向社会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等,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质量保障体系。这方面,西交利物浦大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

  另一方面,把满足学生的选择和社会的选择作为高教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但实际往往以教育者和管理者为中心,往往以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选择代替学生的选择和社会的选择。真正“以学生为本”,必须保障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发展的权利,尊重并满足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拥有获得感,努力办好适合的高等教育。

  直面省域之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他强调,“城乡联系、区域联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违背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注意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顾此失彼,导致发展失衡”。加强区域联系,进行省级统筹,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在中央“顶层设计”和高校“基层创新”之间,省级统筹承上启下,担当重要责任。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见》,省级政府重点进行六个方面的统筹,即统筹推进省域教育现代化、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以及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要做好这六个方面的统筹,省级政府责任重大,但难度也很大。

  一是由于中央和省级政府高教管理权限和权力关系的非规范性,事权与财权有时并不匹配,权力与责任有时不协调,加之各种干预的不确定性,省级统筹受到的掣肘因素较多。许多先行先试的改革,需要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认可。

  二是如何提供更加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除了要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的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还要开辟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多元渠道。在鼓励、支持并规范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同时,要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校。这方面的探索,难度很大,但从国际经验看,总应该要有所突破,迈出这一步。

  三是如何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为社会提供适合的、多样化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做强各类高校。首先,“双一流”建设要“放大招”,出台具有前瞻性、带有根本性的改革发展的“大招”,一举解决江苏“不乏高原,唯缺高峰”的问题。其次,鼓励数量众多的老高校差别化发展,精准发力,“对症下药”,有效支持一批优势学科进入国家一级学科排名前3或前5名,支持有潜力进入ESI前1%和1‰的学科争先进位。第三,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加速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建立符合其特点的评价体系乃至“排行榜”。第四,做好诊改工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设一批行业企业深度介入甚至行业企业主导的新型高职院校。

  探索治理之制

  今天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以强化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强化高等教育治理的制度取向,探索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首先,加强大学学术制度建设。这一块,江苏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在试点的基础上,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又有重大进展,下放了所有本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这项改革意义重大,因为它触及到了学术制度建设的本质问题,就是相信高校、相信老师能够自主地管好学术事务。而且国外高水平大学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在德国的一些学术型大学里,很多课程的考试可以由学生和教授单独预约考试时间,教授可以根据该门课程参加考试人数和预约时间安排考试,真正做到了“教授治学”。

  其次,加强管理规范和标准建设。例如,加强高校法人制度体系的设计和建设,质量保障的自我诊断与改进制度,完善民办高校产权制度等。完善高等教育标准体系,包括高职院校设置标准、学科专业标准、编制标准、学校运行和管理标准、教育质量标准等。

  第三,加强高等教育社会化、国际化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公共政策决策咨询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听证制度以及问责制度。建立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提升职业院校专业课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比例。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我们能够发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每个紧要关头,江苏都能够率先迈出重大步伐,取得事业发展重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心城市办大学”和90年代中后期的“率先扩招”和率先举办“独立学院”是这样,近年来实施的内涵建设“四大工程”也是这样。面对高等教育普及化新形势、新要求,江苏高教界一定能够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再创辉煌!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