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传统研究

www.jyb.cn 2018年03月21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与以文化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文化人的实践系统,以文化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活动。我国有着以文化人的优良传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素,内容、方法、载体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关键点,也是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内核实质的必然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以文化人

  纵观思想政治教育从古至今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内容上的“最大公约数”便是以文化人,无论是古代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还是五四运动以来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所形成的革命文化,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发展和丰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彰显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以文化人特质。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即德育体系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意蕴。“从德育目标上看,它以做人为德育的唯一目的;从德育内容上看,古代德育一直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也就是说,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关注着“人”。“礼”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孔子也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可见,以“礼”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仅强调了确保秩序的强制规范,也为人的修养提供了基本准则和标准。此外,一个重要的维度便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将“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最高境界。“人者天地之心也”将人定位至与天地一体的境界,从本体论的角度定位人“为天地立心”的意义。发展至宋代,“人与天地,一物也”“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则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张岱年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天人合一’,最基本含义就是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基本正确的。”从本质而言,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礼”与“天人合一”思想,始终将关注点指向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属于“德性”的关注,但更是“以追求个人完善为目标,以研究个人的德性为重点,诉诸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教化,力图通过告诉人们如何成为有德性的人而使人们达到完善”。

  发展至近现代,由于内忧外患,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形成了战争年代特殊的革命文化。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生了实质转向,但其核心要义依然围绕“以文化人”具体展开。这里的“文”由“人”创造,而这里的“人”则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因此,中国革命文化所具有的群众性特征充分展示了其“以文化人”的传统。毛泽东指出,“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革命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是一种反映了人民群众精神诉求的文化产品,在革命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其“以文化人”传统在于由人民群众创造的革命文化成为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促进了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意识觉醒和觉悟提升,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革命文化根植于人民群众,成长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种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根源在于“以文化人”,即由人民群众创造的革命文化孕育着革命战争年代无产阶级的价值追求、思想模式及生活方式,因此,它具有“化”的功能,能够产生强大的活力并深入人心,对那个社会阶段革命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体,同样也以其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人民性形成了“以文化人”的优良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旨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实质即是革命文化在当下的一个延伸。”这种延伸体现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这也是彰显其“以文化人”传统的核心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遵循。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还要依赖人民群众的评判。归根结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要义,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同时也在自身发展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形成优良传统。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以文化人

  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丰富的方法体系,按照其一般过程,可以分为“认识方法、实施方法、调节评估方法”等,笔者讨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即传统德育中的教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众路线、疏导结合、情理交融、典范教育、自我转化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化人”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功能所依。

  教化属于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是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在古代,教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完成了政治家用以“正风俗、治国家”的使命。中国古代的教化主要体现为拥有一套完善的“礼仪之邦”社会教化体系,这种教化一般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伦理的教化,目的在于追求“内圣外王”的境界;另一方面,政治的教化,目的在于实现“化民成俗”的状态。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教化体系中,以人文、伦理、道德及其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礼义廉耻”等,通过教育系统具体实施,将家庭及其他多种社会力量纳入教化体系中,融入人们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生产实践等各个方面,或有形或无形地渗透到大众的思想意识、生活行为中。总之,教化是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建构起一套完整的社会秩序体系,规范着个体服从集体与社会,将个体与家族、社会整合为共同体,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现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更多符合社会现实的方法,其中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坚持的根本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本质上讲,在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中,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同时也是主体,亦即是说,群众路线的方法充分尊重了人的主体性,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既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即在认识群众、了解群众、掌握群众的实践基础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进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融入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与群众路线一脉相承的是“以人为本”,同样是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则更多关注受教育者的需求、特点、规律,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还是“立德树人”,都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工作。总之,群众路线与以人为本都是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这一本质,进而阐发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的实施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文化人的重要体现。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在不断丰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体现于理论的教育方法和实践的教育方法两方面,自具体实施方法层面,“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带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优良传统。所谓以理服人,就是“晓之以理”,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说服教育,关键在于教育者用自身的理论认识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问题;所谓以情感人,就是“动之以情”,是用真挚的情感去打动人的一种方法,关键在于教育者能够真正做到对受教育者的关心关怀;所谓以行带人,就是“导之以行”,是用榜样的事迹感染人的一种方法,关键在于用典型模范的优秀品格去影响人。这三种具体方法中的“服人”“感人”“带人”从不同层面体现了以文化人的“化”的功能,这些方法促进了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需强调的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带人”既是相互独立的方法,又是相互关联的方法体系,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起来统筹实施,只有综合运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带人”,才能更好实现以文化人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以文化人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实现以文化人功能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从主体选择到内化整合,再到外化实践的反复过程”。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本身就有着文化性,无论是话语载体、活动载体还是传媒载体,在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承载、传导、蕴含等功能的同时,表现出强烈的文化特质。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具有文化性。其一,政策文件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其话语具有文化的先导性。政策文件的语言抽象而又凝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严肃性,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其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涵盖着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这种普适性话语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其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话语具有文化的科学性与理论性。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日趋成为一项重点,而研究话语与政策话语、工作话语不同,具有独特的科学性与理论性,这种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规律的研究话语同样属于一种文化形态,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重要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种载体,具有多样性特征。根据活动实施的具体形式,可以分为理论学习性、实践体验性、文娱体育性活动载体等。但任何类型的活动载体均有一个共性的特征,即文化性。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其他类型的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作为载体,它承载着价值观念等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多样的形式表达着根本一致的诉求——传递价值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在链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过程中产生了积极多样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在需求,也是产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本源形态。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从精神文化层面决定了自身的文化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媒载体以物质形态呈现,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以及新时期的网络传媒。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须借助传播活动方可顺利有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媒载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化进一步整合与交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开发与创新,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媒载体丰富多元,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因此传媒载体是一种能动的文化装置,它可以有选择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值得提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媒载体不仅能够传播文化,还具有创造自身传媒文化的功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对传媒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所形成的传媒文化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呈现出优越的发展态势。近年来,网络文化凭借现代技术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跨文化、开放性、互动性的信息传媒载体。一方面,网络文化催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自身的固有特点、网络文化安全等问题突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但无论怎样,这种新生事物都不可避免地进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范畴。因此,传媒载体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以文化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郭凤志.德育文化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江畅.论伦理学的问题论转向[J].哲学研究,2004(1).

  [3]徐茂华.从把握“三性入手”,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4-28.

  [4]冯刚,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5]邬大光.大学与斯文[N].光明日报,2016-03-31.

  [6]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