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国际化引领新时代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www.jyb.cn 2018年03月21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培养越来越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和主要责任,而以国际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方向。

  以国际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基于问题导向的时代诉求

  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必须以国际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当今世界的发展是人类协同共享的发展,在有限资源的限度下,保护地球、维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解决环境、气候、能源、生态、灾害、反恐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要培养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拔尖创新人才,首先其培养目标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的人才;其次要有开放包容、融合共生的价值理念,让世界范围内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最后全球化难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全球协同完成,世界范围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合作培养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必然路径。只有以国际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全球意识、开放包容价值理念、解决全球性问题、具备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优秀人才,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顺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必须以国际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当前基于“一带一路”建设需求来看,要求高校培养一批能在推动沿线国家深化各领域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各级各类国际化拔尖创新专门人才;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良好的发展国际环境,中国将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承担更多的全球事务,高等学校必须主动作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国际交流、能在国际性组织和事务中担当重任、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大国梦和强国梦做好人才储备。

  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困境必须以国际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依然存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资源整合协同不够、创新研究成果与国际比较差距明显,“钱学森之问”还亟待破解。国务院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根本,国际化引领是重要路径。引进优秀师资队伍,整合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为我所用,有效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共建共享国际科学研究平台,提升我国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营造国际教育环境和氛围、参与制定国际教育规则,增强我国高校的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

  以国际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具体体现

  国内外高校的教育实践表明,在全球化、网络化、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国际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具体体现。

  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全球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将承担更多的世界责任与义务。这就要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理念一定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因此,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贯穿以下教育理念,一要具有全球视野,有应对全球问题、解决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共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愿景;二要有开放共享、包容合作的思想,具备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三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建构地球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

  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拔尖创新人才须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积极的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而学科交叉及知识融合正好有利于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因为在复杂且多元的知识网络基础上,知识背景交叉成为打破惯性思维、扩大思维广度、取得原创性成果的源泉,而且交叉学科是综合性、跨学科的产物,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证明,交叉学科及专业是培养具备综合学科实力拔尖创新人才的主渠道。破除专业壁垒,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建设系列大类通识课程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意识。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构成要素中创新意识位居重要位置,主动性、好奇心、积极进取、风险意识等在创新意识培养过程中往往起关键作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特别注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个性化、多元化培养模式。从教师方面实施探究式、案例式、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批判精神;从学生方面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增进学生的积极进取和冒险精神。要提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等多样化、多渠道的培养途径,真正实现打开“课堂门、校门与国门”的开放办学。

  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仅仅通过知识传授是不够的,必须要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提供系列科学研究与实践锻炼的机会,才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解决社会复杂问题必须要多领域、全方位合作,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配合才会产生协同创新的效应。产学研一体化、科教融合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不二法则,如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互促互进融合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的典范。

  创新国际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西部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师资队伍能力有限、课程体系传统陈旧、培养途径比较单一、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等。重庆大学针对上述现实困境,积极探索以国际化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突破了西部高校国际化资源不足的瓶颈,效果显著。

  转变一个观念——确立面向未来和全球的教育观。面向未来的教育观要求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是适应和引领未来的人,它可解构为育人观、教师观和学习观三个方面。面向未来的育人观要求从重智向育人转变,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加强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克服理工科教育存在的“工具理性”优于“价值理性”偏见。面向未来的教师观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知识的学习者、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建设者转变,把新技术、新手段、新内容、新方法吸纳到课堂教学,实施翻转式、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面向未来的学习观要求学生从被动学习、单一学习向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终身学习转变,广泛利用国际网络优质学习资源,让主动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泛在化学习成为习惯。

  面向全球的教育观需要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确立和谐人、中国人、全球人三层次立体化的培养目标。培养“和谐人”就是培养中凸显“人的价值”,强调人与自己的和谐,做到心理健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将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培养绿色化、人文化的卓越人才。培养“中国人”就是在培养中凸显“家国情怀”,国际化是立足中国的国际化,不是照搬西方的教材和培养体系,国际化是双向的国际化,在学习借鉴中要对外有机融入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全球人”就是培养中凸显“世界眼光”,具有谋划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视野和能力,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心态,具备和谐共生、共建共享、共谋发展的境界。

  推进两个交叉——构建融合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知识交叉是创新的基础,教师是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支撑,知识交叉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师的学科背景交叉上,体现在教师的学缘结构和地缘结构交叉融合上。大力引进和吸引国际一流师资队伍与本学科教师交叉融合成为重庆大学知识交叉的主要抓手。要把世界一流的师资请进来、引进来、留下来必须建立具有吸引力的体制机制。重庆大学以开放化的心态构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机制吸引人,以人本化的管理留住人,对于引进或聘请的高端人才,采取主讲教师、课程负责、论文指导、论坛报告、教学督导、教师培训等多样化教育教学参与形式,实施柔性化管理。构建一流人才“学术成长共同体”机制,实现学术价值、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三成长,让一流人才有成长空间、有用武之地。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和倡导教师走出去学习、交流、访问,以此促进教师知识交叉。

  学科交叉是创新的生长点,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方案、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要素。重庆大学参考借鉴雷丁大学、香港大学的培养方案,构建建筑与环境大类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增加国际会议、学术报告的国际化实践学分和国际学分互认,要求学生论文选题和毕业设计密切贴近国际学术前沿、绿色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突出学科交叉、面向未来和全球。引进剑桥大学、雷丁大学、拉夫堡大学优质课程和国际通用先进教材,与雷丁大学、奥雅纳基金会开展课程建设的项目合作,强化学科交叉以及国际前沿知识的扩展,建立起国际化的核心+通识+前沿的课程体系等。搭建交叉课程团队,实行境内境外双教授课程负责制,切实加强课程的慕课化、微课化、精品化。

  实现三个融入——完善主动参与的多元培养途径。在国际化背景下,让学生主动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采取参与式、互动式、探究式学习方法,才能深度学习、创新学习,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创新发展。一是拓展多元化的海外培养途径,让学生融入国际教育培养体系。通过实施与香港大学“可持续建筑与城市发展”领域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与剑桥大学、雷丁大学联合培养,与伦敦大学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学习,与剑桥大学、雷丁大学、拉夫伯大学“可持续建筑环境”暑期夏令营学习等项目,让学生主动融入世界一流高校的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二是营造校园国际学术氛围,让学生有机会融入国际交流。三是构建国际化教学平台,让学生融入互动式国际交流。如聘请国际名师专家“面对面”指导学生,促进国内外师生高效互动;将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生活、学术融入,实现学业互助、文化互动,增进了文化理解与融合。

  优化四个协同——搭建共建共享的产学研科教平台。重庆大学采取高校教育协同、科研机构项目协同、企业技术协同、国际组织任务协同等“四个协同”搭建了高层次的科教一体化平台。一是与世界名校开展教育协同,合作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开展本科生的交流访学。二是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国建筑研究院、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协同,合作申报国际科研技术项目,合作创建科研平台。三是与国际知名企业如法国威立雅、德国西门子等开展技术协同,联合攻关企业发展中的新技术、新工艺,设立企业奖学金、奖教金等30余项。四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气候变化组织等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开展任务协同,承接和完成这些组织的有关调查研究任务,组织和推荐学生去这些组织任职和实习。通过“四个协同”,建成多个国际化科教融合平台,合作申报国际科研合作项目30余个。协同国际优质资源,建设科教融合平台,以学术强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打造了高起点、高规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王玉峰,樊蓉.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西方名校的经验与启示[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

  [2]王牧华,全晓洁.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启示[J].教育研究,2014(12).

  [3]蒲清平,张伟莉,吕夺印.围绕“四个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

  [4]周洪宇,鲍成中.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教育研究,2013(10).

  [本文为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建筑环境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特色项目(项目批准号:TS2011CQDX054)、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外籍文教专家聘请计划:“可持续建筑环境工程设计与管理”全英文课程体系创建(项目批准号:TS2015CQDX047)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周绪红为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