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重点文章> 正文

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质量

www.jyb.cn 2016年04月1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前沿性和创新性探索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在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长期以来,因其评选公平公正、资助领域广、资助力度大而备受广大科研人员、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关注。然而,每年都有不少基金项目申请者,尤其是刚进入研究领域的青年人,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程序、限项规定等问题不清楚,因各种非学术因素而导致基金申请受影响。据基金委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全国有3%左右的申请书因各种非学术因素导致形式审查不通过而被初筛。

  如何做好形式审查,避免非学术失败,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质量,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基金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全面介绍了苏州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方面所做的工作。

  苏州大学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析

  近年来,科学基金氛围在苏州大学日益浓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量从2006年的253项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1115项,增长了3.41倍;获资助基金项目数从2006年的44项增加到2014年的316项,增长了6.18倍;资助率从2006年的17.39%增长到2014年的28.34%。

  随着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数量逐年增多(2012-2014年均超过1000项),学校科技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形成“学校-二级单位-个人-学校”四级管理模式,尽最大努力做好形式审查,避免非学术因素导致的基金申报失败。学校历年初审不予受理的数量以及比例低于基金委平均水平。2014年初审不予受理7项,初筛淘汰率仅为0.63%,远低于全国2.83%的平均水平。

  2010-2014年,苏州大学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64项,初筛淘汰65项,初筛淘汰率仅为1.34%。在初筛淘汰的项目中,项目申请人或者主要参与者超项22项,占不予受理总量的33.8%;不属于本学科资助范围、代码有误的18 项,占不予受理总量的27.7%;签名、申请书内容不完整等其他因素的25项,占不予受理总量的38.58%。

  更好地避免非学术失败

  1.创新管理模式,形成“学校-个人-二级单位-学校” 四级审查模式

  随着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数量逐年增多,学校科技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形成“学校-二级单位-个人-学校”四级管理模式,尽最大努力做好形式审查,避免非学术因素导致的基金申报失败。

  学校每年在《项目指南》发布后,根据《基金条例》《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和往年初审不予受理情况,制作详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形式审查表和申请书演示文件,及时发送给每个项目申请人,同时开通热线电话、QQ、微信、邮件等多个渠道,为申请教师提供咨询和服务,解答教师在项目申请时所遇到的问题。

  项目申请者根据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制作的形式审查文件和演示图,对自己的申请书一一核查,同时请至少3个以上同行为自己的申请书把关,根据同行提出的意见修改,最终交至各二级单位。

  各二级单位根据本单位情况,在内部修改的基础上,再请有经验的校内外专家进行多次修改,各单位科研秘书根据形式审查文件再次对本单位项目申请书进行初审。

  每年3月1日左右,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集中对项目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学校基金管理部门会同在基金委兼聘过的人员,对每份申请书至少审查5遍以上,采取分类、逐项检查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初筛淘汰率。

  2.用好内外资源,最大限度避免项目申请者超项

  从学校以及国家基金委初审不予受理的整体情况来看,项目申请人或主要参与者超项占不予受理的大多数(超项占不予受理总数的28%左右)。因此,必须用好内外资源,最大程度地避免超项。

  项目申请人利用基金委系统自我查询。有个别项目申请者特别是主要参与者,对于自己承担或者参与申请的项目数并不清楚,因此,最好申请人自己在基金委网站上进行查询,确保信息准确。自我查重的方法如下:登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找到“人员或资助信息查询”,分别输入姓名及单位名称,点击“检索”,即可查询到被检索人的主持项目数和参与项目数,点击数字即可查询到项目明细。

  精减项目申请队伍,以免出现超项申请问题。项目申请队伍要精悍,一个面上项目有5-7个人左右即可。限项申请是指基金委规定“作为申请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基金项目”“每人在研面上项目和申请(含具有高级职称的参加者)的面上项目总数不得超过三项”。项目组人数多了,就容易出现超项申请问题。超项申请比较多的往往是从事分析测试工作、本人不作为项目主持人只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在项目中起辅助作用的人员。因此,在考虑研究组成员时要慎重,特别是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

  依托单位用好基金委的“申请与在研项目检索”系统。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者要用好基金委的“申请与在研项目检索”系统,本单位当年申请数据要及时准确导入,避免过早导入系统导致数据不全或过晚系统拥堵的情况,根据系统提示,对可能违规申请的项目一一排查,最大限度避免超项。

  此外,项目组成员必须亲自签名,不得代签。从法律上讲,签名具有法律依据的作用。特别是与外单位合作申请的项目,代签很容易出现问题。在学校2014年初审不予受理的情况里,有一个项目主要参与者,本人是副教授,参与申请了本校的3个项目,然后又以外单位身份参与申请了1个外单位的项目,最终导致学校3个项目和外单位1个项目被初筛。

  3.认真领会指南精神,正确选择申请代码

  在基金委初筛的项目中,有很大一部分项目是因为学科代码问题而被初筛(占整个基金委不予资助项目的18%左右),包括不属于本学科资助范围、代码写错、代码未按照指南要求填写等情况。总的来讲,应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申请代码,应尽量选择到最后一级,特别是一些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例如:重点项目应填写立项领域名称后面所标出的申请代码;联合基金申请代码1决定联合基金的大致分类,申请代码2才是根据实际研究方向选择相应学科的申请代码;还有医学科学部五处肿瘤学科、地理学(D01及其下属申请代码)、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及其下属申请代码)等科学部对学科代码有特殊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代码是按照学科领域涵盖原则构成的,不同级别代码覆盖的领域大小不同,有一些代码之间会有所交叠。申请者不能简单按字面意思理解,找到对应的代码就一填了之,而要在理解代码覆盖范围的基础上,对照自己项目的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申请代码。

  当然,还有因申请书内容不完整、信息有误、合作单位或依托单位公章有问题、研究期限、经费等内容不符合指南、在职博士生未提供导师同意函、中级职称推荐信只有1封或无推荐信、推荐人身份不明、没有注明单位和职称等其他原因。申请人在申请时一定要注意避免。

  努力营造科研氛围,推动自然科学基金高质量发展

  1.早宣传,早动员,早部署

  苏州大学作为江苏省省属高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提供大力支持。每年9月,学校召开全校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通过院校两级模式,早动员,早部署。分管校领导携科学技术与产业部各处室负责人赴各学院(部)、附属医院等地推进基金申报工作,通过各阶段跟踪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及时了解各二级单位的自然科学基金情况,深入分析成功及失败的原因,获取有效信息。

  2.持续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学校对基金项目的管理非常重视,在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种规定办法的基础上,还专门制定了一系列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条例、奖励条例,以加强导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研人员成长的良好科研环境,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如在职称评定、校内分配方面,让承担国家级项目的老师获得更多的绩效收入,同时对于国家级项目,根据不同类别给予不同人员一定的匹配经费,切实调动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

  3.设立校内预研基金,支持前期研究

  为提高学校的科研竞争力,学校每年自筹经费,设立苏州大学自然科学预研基金,为科研人员争取竞争性科研经费提供前期研究基础。通过苏州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青年教师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叉学科预研项目等校内预研基金,学校资助了一批创新性较强、发展前景较好的课题,明显提高了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获得学校预研基金的教师中,已有近百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此外,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内扶外引”并举,以“学术大师+创新团队”为主要形式向海内外招聘特聘教授,在校内实施“东吴学者计划”,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奠定了基础,使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取得了持续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谷岩松,揭志忠.新形势下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11(06).

  [2]张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精细化管理的若干做法与体会[J].中国科学基金,2012(1).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Z].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王卓君.以创新文化建设引领高校科技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2011(10).

  [5]车成卫.写好项目申请书 避免非学术失败[N].科学时报,2008-2-17.

  [6]王来贵,朱旺喜.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要以科学问题为主线[J].中国科学基金,2007(01).

  【作者郁秋亚,单位:苏州大学科技处】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