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校建设须有民族特色
www.jyb.cn 2015年07月28日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15年第5期
李良智 笔者所在的县城,是个汉、回、满等多民族聚居区,为了适应民族需要,建有回民小学、回民中学、满族小学、满族中学、民族中专、民族职业学院。各个民族学校特色鲜明,各民族学生和谐相处,呈现出民族教育有教无类又特色浓郁的生动图景。 而笔者在外出参观学习其他地方民族学校时,却发现不少学校民族特色不突出,有其名无其实。 一是从生源上看,民族学生比例偏少。严格讲,只招收或者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校才叫民族学校。而事实是,很多民族学校,相应的民族学生少得可怜,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二是民族学校的学制、教学计划、入学年龄及授课使用的语言文字等,没有较好地根据不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缺乏民族特色,与其他一般学校同质化严重。三是普遍缺乏民族类的教学内容,例如民族语言、民俗教学等。四是学校的文化、建设风格、后勤保障,缺乏民族特色。 民族学校,既然以民族名之,就要实至名归,就要名实相符。当然,这不是说要另行一套,而是在保持教育共性的基础上,彰显出民族教育的个性来。这就要做到:一是生源上为相应的民族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最大化地增加相应民族学生的入学率和保有量。二是学校的学制、教学计划、授课语言适当向该民族倾斜,适 当开展双语教学、三语教学,避免同质化。三是增加民族类的教学内容,开设校本课程,并搞好相应的民族校本课程研究,增加民族特色。四是学校的文化、建设风格、后勤保障,需向民族类倾斜,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和生活习惯。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特色的才是品牌的。只有每一朵民族教育之花花开灿烂,全国的民族教育才会群花璀璨、满庭芬芳。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开发区中心学校) ![]() |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