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 提升南疆职业教育水平
www.jyb.cn 2015年07月3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第三期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职业学校普遍缺乏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特别是‘双语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就是新疆南疆四地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为改变这种局面,2013年5月,新疆启动了自治区示范性职业学校对口帮扶南疆职业教育工作,安排17所自治区示范性职业学校对口帮扶南疆地区34所薄弱职业学校。对口帮扶给南疆地区职业教育带来了什么?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建立工作机制:为帮扶提供制度保障 “我们学院的新疆生源结构中,有60%是少数民族。作为农业院校,大部分在校生来自农村。学院的办学定位必然是立足新疆,面向基层。”对口帮扶职业院校——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玉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帮南疆的职业教育,实际上是在帮我们自己。” 李玉鸿认为,对南疆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通过职业教育,改变一个学生的未来,就是改变一个家庭的未来;改变一个家庭的未来,就是改变一个地区乃至全疆的未来。“为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我们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在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支持。”李玉鸿说。 “我们学校对口帮扶的是泽普县职业高中和岳普湖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做好工作,学院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有专人负责。同时制定了专门的实施方案,对每个阶段的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和告诉记者。 根据受援学校的需要,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选派了学院中层管理干部赴对口帮扶的两所学校工作。为了确保参加帮扶工作教师的待遇,学院在自治区补贴的基础上,为每位干部增加每月2000元津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7所帮扶学校都非常重视帮扶工作,按照要求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方案和进度计划,并开始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努力突破师资“瓶颈” 对于南疆四地州这34所薄弱中职学校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队伍建设问题,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十分短缺。 “缺乏双师型教师,有些课程就无法开设,有些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就不强,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南疆地区一位职业学校校长对记者这样说。 为此,在对口帮扶过程中,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派出管理干部在喀什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挂职。据院长王毅介绍,学院先后组织7批25人次专家赴受援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专题培训,累计有5批次共计15名受援学校管理干部来学院学习考察,举办了两期专业教师学习培训活动,共计10名专业教师来学院进行了系统培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各帮扶学校根据受援学校的专业布局情况,都选派了经验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干部和专业骨干教师到受援学校任职、挂职或支教,帮助受援学校提升管理和教学水平。 围绕产业发展:开展重点专业和课程建设 “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职业教育必须紧贴当地实际,否则,就会缺乏针对性,也会失去吸引力。”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和说,“针对当地对焊接技术、电子电气应用与维修、建筑技术、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人才需求较大的现实,学院制定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案,受到当地的欢迎。” 记者了解到,各帮扶学校围绕自治区和南疆地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受援学校当地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对受援学校专业建设进行了援建、指导和帮助,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专业、课程的共建机制。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帮助两所受援学校初步制定了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帮助受援学校申报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示范带动了受援学校各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步伐;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受援学校重点建设的汽车专业普遍存在专业实训设备和专业民族语言教材相对匮乏的问题,精心选购了一批价值25万元的实训设备和专业教材赠送给两所受援学校,努力改善受援学校的实训条件;新疆工业经济学校通过对区域经济和行业的充分调研,帮助受援学校制定了酒店管理、景区服务以及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据了解,新疆下一步将切实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项目,形成共建机制,每所帮扶学校要帮助受援学校建成2-3个与当地重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校级精品专业,建成3-5门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级精品课程。根据专业建设需求,帮扶学校要帮助受援学校制定符合实际的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最大限度地建设和利用好实训资源,提升受援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开展联合招生: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由于南疆地处艰苦边远地区,职业学校招生比较困难。“招生难,就业率低,辍学率高”是南疆地区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比较严峻的问题。作为对口帮扶职业院校,又该如何做呢? “办法总比困难多。”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段明社告诉记者,该院依托学院现有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优势,与两所受援学校开展了联合办学;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采取“1+2”分段式培养模式,以“订单”形式与受援学校联合招生,为和田地区培养200名技术工人,首批50人已于2013年秋季入学;新疆林业学校与受援学校确定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民族民居专业为联合招生专业,已开始实施招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7所帮扶学校依托优质资源,积极与受援学校开展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帮助受援学校加快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个别学校在帮扶工作基础上又拓展了新的帮扶内容,比如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第一产业职教园区喀什基地,选派专家与受援学校共同实施了两期喀什市浩罕乡15村现代养殖技术和疾病防疫培训项目。 新疆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强合作办学联合招生,是增强中职教育在当地家长和学生中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对口帮扶的8所高职院校要全部与受援学校开展中高职融通招生工作。剩下的9所中职学校,要积极与受援学校开展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共同为南疆地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