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擎起“中国制造”
www.jyb.cn 2015年07月2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今年5月,全国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职业教育活动周”的设立,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注重改革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进一步培养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和服务的水平,进一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和民生不断改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该活动启动仪式并讲话。刘延东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大局,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培养规模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为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促进大众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到中国经济升级、促进充分就业中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职业教育为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培养了数以亿计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成为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助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制造”由“合格制造”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智能制造”升级的重要举措。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职业教育取得新进展,但仍面临不少困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贵州一所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职业教育成果展上展示技艺 新华社记者 陶亮摄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取得新进展 中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进入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专门批示,国务院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李克强总理在会前亲切接见全体与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营造职业教育发展氛围,国务院批准每年5月第二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2015年5月10日,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主题为“支撑中国制造、成就出彩人生”。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指明了道路,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启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纪元。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新的顶层制度设计。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发展保障水平、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众多举措。2014年6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架构,阐明了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明确了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和机制创新,确立了实施保障措施。以这两大文件为引领,到2015年3月,全国19个省(区、市)已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本地区的《意见》或《规划》。同时,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等正在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出台相应措施,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育人机制不断改进。我国已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学徒制”模式,加强行业企业作用,着力激发行业企业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的动力和活力。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行业指导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实践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召开“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从政策制度上推进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的作用,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举办产教对话,推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指导组建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联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各项举措,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升级相对接,推进职业教育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规律发展。 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建设进一步推进。近年来,中央各部门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协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升办学质量,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教育部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研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大纲和规划教材修订,召开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会议,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推进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开展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人社部印发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意见,促进技工院校深化改革发展。农业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提升职业农民的知识技能水平。 职业教育条件保障加强。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不断推进,已建立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制度,着力推进各省区市制定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全国中职免学费政策几乎覆盖所有学生,高职奖学金、助学金覆盖面分别接近30%。为加强职教扶贫,促进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中央积极发展面向农村、西部和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推进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创建,对新疆地区出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意见,针对西藏及四省藏区,不仅出台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而且推动东中部职教集团、民办高校对口支援,并制定“一州一校”规划建设方案。这些新政策、新举措,为农村民族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给予政策、资金、项目倾斜。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职业技术学校车床实训教室中,教师在为学生辅导车床操作 谭凯兴摄 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困难和问题不少 尽管拥有诸多有利条件和重大利好,但实际上,我国要如期实现2020年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目标,仍面临不少发展困境和难题。 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有待健全。我国已建立起一大批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但制度体系还不健全,现有法律的实施还不充分。颁布于1996年的《职业教育法》是指导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最直接、最紧要的法律,已实施近20年,严重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求,需要进行加快修订,出台新版职教法。此外,指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法律法规还很缺乏,有待进一步制定,或出台相关意见。还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省级中职生均拨款制度等,也是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的制度。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目标和框架已经搭建,但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多元立交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在各省区市尚未完全贯通,政策落实有待时日。一些地方将体系建设理解成学历升级、升学导向,错误引导学生升学。普职融通的操作路径有待提升和完善,中职和高职的人才定位、培养目标有待清晰界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还有待政策引导。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还没有实现互通互认,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国家资格框架加以衔接和沟通。 管理体制有待改革突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职业院校由多个部门、系统举办,存在多部门、多层级管理,形成“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尤其是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是两大主要管理部门,发改、工信、农业等部门也参与其中。由于管理部门不同,造成学校级别和拨付经费标准不同,教师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标准不同,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工作身份和待遇不同,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不能实现有效统筹。同时,还出现了职业培训项目分散、重复办学、学校整合难、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 行业企业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目前,一些地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发挥不充分,多处于“人脉支持”阶段,缺乏地方有效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导致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积极性高,而行业企业积极性并不高。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办学还比较缺乏,一些县级职业学校仍是闭门办学,严重脱离生产实践和企业需求。社会力量举办的中职学校规模还比较小,多数民办高职院校仅靠收学费维持,一些面向社会的培训还要交纳税费。企业办学校的资产过户税费过高、过重,影响办学积极性。 农村、民族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我国职业教育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农村地区落后于城市,西部地区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极为薄弱。农村、民族和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基础整体较差,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实训和实验设备等基本办学条件不足,同时,专业建设落后、师资不足、管理水平低下、办学水平不高。截至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76个县级职教中心校舍面积缺口360万平方米、图书缺口480万册、实训设备缺口3亿元,区内35个未纳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央支持范围的少数民族聚居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仅为73.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6个百分点。 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望发展新趋向 健全制度标准是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及今后建设的重要内容。2014年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2015年是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开局之年。今后一段时间,仍然需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决定文件以及六部委的体系建设规划,为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十三五”规划开局,奠定基础。各省份需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部分省份开好省级工作会议,印发本地区的《意见》或《规划》。中央也需要进一步督导各级政府部门,将中央职业教育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政策落到实处。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全力推进的方向。当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大众就业、万众创新,需要职业教育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劳动者。中央已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也将成为“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制订和实施的重要内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将按照国务院决定及体系规划要求,重点围绕巩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中高职衔接、发展应用型本科等方面,在各省区市进一步推进,进行全面建设和完善。打破管理体制障碍,建立统一的体系建设标准和框架,实现统一归口管理,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的长远方向。未来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加强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也是体系建设的努力方向。 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和质量是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行业企业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主体力量。国家职业教育顶层设计中已就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作出政策安排,尤其是要加强行业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动力不足的现状。政策鼓励行业企业办学,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允许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是未来职业教育增强社会吸引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继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和区域间协调发展将是现代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批示中强调“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面向未来,进一步夯实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尤其要加强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加大对农村、民族、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国职教会已对加大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作出部署。今后,从中央到地方无疑将采取措施,更加注重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提升和区域间协调发展。 营造职业教育发展氛围仍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仍不足,国家战略与群众选择、国家意志与社会认识之间存在着差距。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仍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每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开展,今后职业教育的宣传氛围会更加浓厚,措施更加多样,职业教育的战略会更加突出,服务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作用将更加强大。 (作者单位: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 |
- “混合所有制”,做强做大职业院校的良方?2014-11-17
-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闭幕2014-06-24
- 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4-06-23
-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06-22
-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03-27
- 鲁昕:加强内涵建设 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01-07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2015-12-03
- 服务国家 迈向雄健:中国职业教育的150年2016-12-13
- 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 助推职业教育发展2016-11-15
- 第二届职业教育西湖论坛举办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