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孩子们点亮前行的灯
www.jyb.cn 2015年07月29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第三期
覃文静,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接力出版社《中外少年》主编 今年两会,我仍最关注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 在我看来,民族地区中小学生成长正面临一个重大制约——阅读视野不够。 曾经,我们把阅读当作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更是一种信息加工、推理和判断的思维活动,是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倡导并践行着。但同时,在一些偏远山区及民族贫困地区,孩子们除了课本以外,就再没有什么阅读资源可享用也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国家已经下大力气扶持“农家书屋”、“中小学生馆配图书”等项目,但在调研中,我仍然很遗憾地看到,大批优秀的少儿读物并没有进入贫困地区的学生视野,大部分学生和教师仍然不知道什么是好书,该如何选好书。这些地区学校的书架上,有很多打着“农家书屋”或是“馆配”旗号的童书,但大多粗制滥造,甚至有不适合儿童、少年阅读的 内容,质量堪忧。 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学习、渴求知识的明眸让人难以忘却、难以忽略! 与此同时,城里的孩子们则大多享受着制作精美的绘本图书、经典名著的滋养,他们也大多会使用多媒体工具在互联网世界中遨游。 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土地上成长的孩子们,他们的命运有着太多的不同。或许,这种不同,我们在短时期内无法根本改变。但我相信,我们是可以有想法、有力量让这种“不同”来得小一些、让“相同”来得快一些的! 应当看到,国家一直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不管是从加强图书馆(室)建设,还是从提高藏书结构质量上,都在相关项目及规程中有明确规定。 但中国毕竟是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地区间发展极度不平衡,只靠政府把教育、文化遗留问题解决掉是不现实的。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加入到了关注、帮助山区及民族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教育及阅读建设工程中来。 我愿意从自己的身边做起,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专业经验继续践行自己心中那份对家乡孩子们的承诺——关注他们的阅读,帮助他们科学阅读、智慧阅读。点亮他们心中那盏能照亮他们人生、照亮他们前行远方的明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