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www.jyb.cn 2015年07月27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在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为了促进就业的“应景”之举,也不能简单地处理成增加几门与创业有关的课程,在当前应该深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对国家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引领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引领。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年轻一代吃苦耐劳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趋势。通过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该在精神层面培养和激发青年学生,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客观判断,以积极地、锲而不舍的精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文化层面的引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弘扬或注入创新创业的元素,并将此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用文化影响人、塑造人,传承下去,进而让大学文化引领社会的先进文化,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高校综合改革的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关键之一是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其中,对于行业高校,鼓励教师通过到企业挂职,了解行业需求,在解决行业发展“瓶颈”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途径。而这种做法又需要相应地对教师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作调整。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是与高校的综合改革特别是人事制度改革紧密结合的。 其次,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需要对目前的教育教学进行综合改革。一方面自主选编教材并规定学分和学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还应该自然地、深度地融入到专业教育,深入教材和教学的全过程。与此同时,除了课堂教学,实验、实习、实践也是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最后,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一定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切不可表面化理解,否则,可能会带来新的“读书无用论”,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等深层次的问题。对确有需要休学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的学生予以鼓励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鼓励大多数学生放弃专业和课程的学习,更不意味着高校教育的不必要或者失败,其实正是高校的培养才促成学生创业灵感的产生。所以,正确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立德树人,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责任编辑:王 瑶) |
- 高校如何发力政产学研合作供给侧改革04-19
- 高校招生权下移,有利于推进大学综合改革03-24
- 豪华仿古校区是高校办学理念的错位03-21
- 打造高校豪华“面子”,莫忘塑造“里子”03-21
- 优质资源如何突破高校围墙02-24
- 高校设置确立新导向02-22
- 武汉高校蹭课联盟:跨越50所高校的人文课堂02-21
- 谁来拦截伸向高校生活区的“黑手”?02-20
- “985”“211”直接转?“双一流”建设没这么简单02-20
- 软件和创新的一流才是真正的“双一流”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