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探索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www.jyb.cn 2016年06月0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交叉学科是由不同学科或不同门类学科领域的理论渗透、相互吸收、有机融合、方法互补等方式形成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学位点的设置既是谋求科学知识系统整合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教育部2010年明确提出了在高校开展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的实施意见,推动了高校交叉学科学位点大幅度增加。经过近五年的实践运行,一方面,交叉学科学位点的建设极大助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相当部分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也存在着发展运行不畅、管理机制不明、未来路径不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高校现实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也关乎着高校未来综合实力的持久发展,应当引起高校的关注和重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深化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的认识

  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加强交叉学科学位点的建设,重视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不仅是高校新兴学科生长的需要,而且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渠道,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需要我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高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的认识。

  有助于破除学科之间的壁垒。长期以来,受传统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局限,加之学科壁垒的门户之见,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习惯于在有明确学科界限内深入研究,学术视野局限于本学科、本专业范围。设置交叉学科学位点,使得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交流与沟通成为常态,可以实现知识互补、能力互补和思想互补,打破传统学科学术组织实施的知识生产、传播和运用模式,推动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的有机融合。

  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形成。当今人类和自然界面临的问题更具复杂性和综合性,一些重大科技项目和尖端科学问题仅靠单一学科是难以解决的,它需要各学科的通力合作。现代技术创新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成果,愈来愈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因此,建设交叉学科学位点,能够促进导师和研究生思维的开阔和发散,从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上去观察、分析、探究事务的内在规律性,从而为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有益于研究生知识结构优化。教育部、财政部在制定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发展交叉学科学位点,彰显的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相关专业的联合攻关,众多学者集聚的协同格局,是有效推动不同学科背景研究人员知识的相关性、相融性、互补性的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显然,交叉学科学位点既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形成具有相对整体性、综合性、合理性的知识结构,同时也有助于交叉学科研究组织整体智能结构的优化,从而推动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整体互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面临的困境

  高等学校自主增设的交叉学科学位点作为新生事物,在其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给高校学科的协同建设注入了活力,为新兴和边缘学科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与困境。

  一是建设管理上的体制机制壁垒。从现实高校组织方式上看,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运行一般以基层学术组织(系、所、实验室)为单位。交叉学科学位点大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层学术组织及其相应学科的联合,如工程经济学、教育地理学、民族文化学、教育生态学等,分属两个不同学科门类,两个专门知识领域和两个基层学术组织。因此,交叉学科学位点的组织体系是一个特殊系统,既不属于高等学校行政运行体系中的一个层级,也不属于单一学科的学术组织实体,游离在多个基层行政组织下的交叉学科学位点平台,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从管理运行模式上审视,新设立的交叉学科学位点,往往又必须挂靠于一级学科所属的学术组织,在经费和人事等方面统一实施领导和管理。这种因知识生产多元化(跨学科、跨部门交叉)和管理运行上的单一体系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交叉学科学位点人员归属、成果归属、学生归属上多元缠杂,涉及交叉学科学位点发展的诸如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发展目标等矛盾逐步凸显。

  二是发展运行上的学科融合壁垒。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历史演进中,围绕不同的知识领域,无论是学术组织的运行还是知识的生产,都积淀了一整套规范、高效的体系。交叉学科学位点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学术单元,无论是组织运行还是知识生产,在其建设理念上、运行机制上、管理方式上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对一个以交叉学科组合而成的学术组织体系,无论是建设定位还是发展目标的确立,无论是战略发展规划还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在实践运行中都需要多学科的有机结合,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基于组织顺畅运行的学术权力、行政权力融合,基于知识生产的知识载体、生产范式融合,基于知识传播运用的理念融合、范式融合。这种融合既是交叉学科学位点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交叉学科学位点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的现实发展中,学科间的融合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学校内部还缺乏与交叉学科学位点发展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是就业实践上的社会适应壁垒。社会生产部门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具有多元学科交叉和问题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对以博士为代表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言,其知识的专门化程度往往与学术造诣成正比。从现实角度看,用人单位对博士人才的选择,更多的是重在其“专、尖”,而非“通、杂”。这个问题直接导致用人单位用人选择的多元判别尺度,一定程度上给毕业生带来了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性壁垒。可见,社会对交叉学科人才的质量要求更高,我们在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在专业性、综合性及创新能力上下功夫。

  高校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的探索

  云南师范大学于2011年获批自主设置的教育地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近五年的建设实践中,学校针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教育地理学博士点的建设:

  一是基于新学科建设的发展定位。学校从培育核心竞争力、推进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出发,明确提出学科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首先,从单纯追求数量、盲目求大求全的粗放式发展向合理优化组合、促进交叉渗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其次,从一味跟踪模仿、低水平重复向注重综合集成、发展特色和优势学科上转变。学校力求通过教育地理学学科建设的持续推进,把握交叉学科学位点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其相应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为学校其他交叉学科学位点的建设发展发挥示范作用,推动现有学科间的有效融合和深入发展。针对教育地理学建设发展需求,学校打破常规、凸显创新,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二是基于跨学科人员的组织建设。学校获批增设的教育地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依托的一级学科为地理学,而教育地理学作为交叉学科,涉及多个学科,人员从属于多个教学科研实体部门,因此,教育地理学博士点建设发展的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能否构建一个基于学科交叉、多元人员汇聚的教学科研管理平台。根据这一现实状况,学校针对现行教学科研体制、人事制度与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突破传统管理模式,构建了新型的学术组织,由相关学科的单位和人员,共建了教育地理学教研室和教育地理研究所,组合了多学科人才队伍,形成了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平台,构建了专兼结合的导师群体,并为其投入相应的教学与研究经费,使其能够相对独立与自主地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三是基于跨学科交叉的运行机制。在教育地理学博士点建设过程中,在学术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制定了人才的固定与流动相结合制度,开放接纳相关多学科人员参与教育地理学博士点建设,鼓励学科队伍成员合理流动,保持学科的生机与活力。在科学研究方面,建立了科研合作机制,坚持定期开展学术沙龙,讨论拟定科研方向及联合研究课题指南,以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为纽带,形成了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氛围。近几年,围绕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编著出版系列丛书8本。在制度保障方面,建立了统筹规划与自主独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教育地理学的建设由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统筹管理,纳入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发展中进行谋划,严格按照学校学科建设要求制定方案,具体由教育地理研究所、教育地理学教研室自主实施,在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资金投入上初步形成了稳定的协同共享机制。

  四是基于研究生质量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地理学博士点建设的核心,学校针对交叉学科学位点的特性,“不受学科和传统专业的限制,不受某一理论和方法的约束,靠合作、交流、互感、互补和友谊促进复杂问题的解决”。首先,依托学校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建立了跨科学的基层教学科研单位,由不同学科专家组成的导师组,讨论制定了博士生培养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能与任务;其次,构建了博士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并对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做出整体安排,针对每一个博士生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三,实施双导师制、责任导师和导师组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采取多种途径拓宽博士生的知识面,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上全面贯穿交叉、融合、综合化的培养新模式。

  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的发展策略 

  目前,高校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发展的状况与现实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时代要求存在明显差距,需要我们面对新情况和新要求,审时度势,把握特点规律、打破瓶颈制约,不断提高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发展的效能。

  一是坚持融合发展的理念。“学科的划分让更多的人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习专门的思维范式,从而获得探索未知世界的基本能力,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知识在大学被院系、学科分割后,使一个个本来相互连通性很好的模块被打破,使原来完整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被割裂。”这显然对学术的发展及创新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面对科技的发展已越来越多依赖于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的时代特征,高校学科建设不应仅追求齐全、热门,而应力求优势和高起点,在交叉学科中寻求突破,在学科融合中彰显特色。

  二是创设新型的学术组织。现代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学科界限逐步模糊,交叉学科增多,文理学科向综合化发展成为趋势。如何改变目前大学缺乏学科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学术资源分散、科研力量整合度不高的现状,积极倡导和推动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的学术组织形成,既是大学管理必须面对的挑战和持续发展的创新途径,也是交叉学科学位点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三是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交叉学科学位点的有效运行,主要体现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保障、考核评估等方面,这就需要我们以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导师队伍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机制,探索开放、合作、共享的科研管理模式,构建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完善现行学位点建设的考核评估指标。

  四是优化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团队是交叉学位点建设中的关键要素,学科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位点的建设效能。在交叉学科学位点没有固定的学科建制状况下,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和导师团队的优化组合更为重要,导师学术团队不仅要有合理的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还要有多元的专业结构,以有利于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互补。

  参考文献:

  [1]赫伯特·A·西蒙.科学中的交叉学科研究[J].中国科学院学刊,1986(3).

  [2]赫尔米诺夫.现代科学中跨学科过程的某些发展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1985(7).

  [3]胡之德,浅议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单列课题“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判别标准研究”(BIA120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伊继东、刘六生、段从宇,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