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气象 新希望——写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www.jyb.cn 2015年11月3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15年第9期
今年教师节对于广大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8月1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印发,其中专门就“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作出了系统部署。8月18日,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时隔13年,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再次召开,对于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作为我国的第31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的广大民族地区有很多分布在乡村。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工作就在于关心民族地区教师的生存状态,帮助民族地区教师更好地工作与生活。与此同时,建立完善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也是在为乡村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全国约有128.9万名少数民族教师。来京参加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代表中,就有51位优秀少数民族教师代表。日前,他们中的6人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用爱与责任诉说在民族教育工作中的感悟和心声。 《决定》中关于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的内容,让内蒙古科左后旗阿古拉镇中心学校校长白音宝力高非常感慨。 白音宝力高是蒙古族,师范毕业至今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教过语文、数学、思想政治等多门课程。他说自己“起早贪黑,钻研业务,有事有病都舍不得请假”,就是为了把学生教好。经过他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他们学校的中考成绩已经连续7年在全旗位居第一。 回族校长马恒燕所在的宁夏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是银川市的一所名校,但马恒燕校长从来不满足于——只把一所名校越办越强。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绝大多数的薄弱学校当过校长,并带领学校由弱到强,马恒燕深信,没有办不了的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现在,她所在的银川二十一小“一校托四校”,正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带领四所山区校的教师共同进步。 民族教育的许多问题,有时候成因并不在民族教育本身。谈起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校长曲木史日反映,他所在的学校有不少国家优先配备的先进教学设备。然而,受当地电力紧张限制,这些设备目前都处于闲置状态。国务院层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让他看到教育发展面临的实际难题有了解决的希望。 《决定》专门提出“重点加强民族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包括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支持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后两方面内容,维吾尔族教师米热瓦尼古丽·托合提非常关注。她来自新疆喀什市阿拉格尔乡中心学校,工作13年来一直从事双语教学。喀什的维吾尔族人口占绝对比重,汉语氛围较差。她想尽办法帮学生学汉语,每到周末还要到学生家里为学生辅导汉语。双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这个暑假一天也没休息”。 当前,民族教育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也还面临着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几位少数民族优秀教师普遍反映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加强等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同时,他们也坚信,民族教育的发展必将获得更有力的支持,迎来更美好的前景。 “少数民族的教师们,相较于东部地区的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环境、条件都还有待改善。他们付出的更多一些。”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毛力提·满苏尔深深理解并关心少数民族教师的工作与生存境况,并称赞少数民族教师是“最可爱的人”。 ![]() |
- 《凝萃聚力》:教师节的礼物2016-11-02
- 世界各国都过教师节吗?2016-10-10
-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016-09-14
- 赏识教育,真正的教育2016-09-14
- 关于爱的教育教学故事2016-09-14
- 爱的进行曲 ——我的教育故事2016-09-14
- 尊师重教也应与时俱进2016-09-13
- 爱生如子,教书育人2016-09-13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016-09-13
- 忆一忆,那段教书生涯2016-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