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中国开放新阶段与大学的使命

www.jyb.cn 2016年03月0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开放的历史新阶段。对当前的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来说,如何在中国开放的新阶段找准根基、强化水平、履行使命,是实现自身跨越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命题。

  开放新阶段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转折,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国际分工转换和世界市场形成,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的改革开放也由此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本文主要从经济领域分析开放新阶段的一些特征。

  1.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开放新阶段的重要特点是资本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外资的引进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曾连续23年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引资国。根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为27亿美元, 2014年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投资1160亿美元,如果加上第三地融资再投资,对外投资规模应该在1400亿美元左右,比我国利用外资高出200亿美元。这意味着,2014年我国实际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利用外资的规模。同时,我国不断提升对外投资层级,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条,融入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格局,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国际资源整合。2014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企业海外并购也取得突破,我国对外开放正进入商品和资本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2.从“主要受益者”到“积极贡献者”

  在现行的国际经济体系的格局中,中国是主要的受益者。中国贸易额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0%,中国已经是世界12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正在转变为积极贡献者。中国市场的外溢效应,已经可以延伸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中国消费”正成为全球总需求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更多依赖中国的消费。同时,中国开始有能力向世界提供“发展导向”的全球公共产品。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寻找共同利益,提升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发言权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为人类文明做出新贡献,通过技术创新、规范创新、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来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进而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3.从“被动参与”到“高端引领”

  国际经贸规则一直是中国软肋。在入世之前,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是单方面自主开放,入世则是多边平台上的WTO成员间相互开放,但中国始终处于弱势谈判地位。后金融危机时代,新的全球化经济治理格局正在形成。当前,全球进入贸易和投资规则重构的阶段,要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就要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构,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引领国际经贸新秩序的建立,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中国需要更快地适应新型大国的地位,在一些国际性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学会及时和清楚地向世界阐明自己的想法和意图,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设计和塑造国际和地区事务的方向。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以及我国正在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这些都标志着中国正成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倡导者和推动者。

  大学新使命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大学的基本职能。现代社会,大学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对大学的期望值日益提高,大学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面对中国开放的新阶段新形势,大学应该视为机遇,积极做出回应和担当,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1.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背景的创新型人才

  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人才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对时代的适应能力。随着高等教育也从精英化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化,在中国开放的新阶段,高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从吸收国外之长走向全方位开放,从积极适应、融入国际高等教育走向主动引领潮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背景的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具有一流的专业水准、一流的人文精神,具有多元文化理解力和合作包容能力,国际舞台上有强大的职业竞争力。同时,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保持定力,在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同时保有良好的人格和国格,具有较强的组织力领导力。

  具有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背景的创新型人才,一方面需要加强国际化的通识教育平台建设,使学生能够正确认知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拓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国际交换学习、出国留学、学术交流,丰富国际体验。同时,进一步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先进课程体系、与国际一致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及过程,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及课件,发展留学生教育,营造多元化校园环境和国际化氛围。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必须主动融入开放环境,通过在国际化的体验交流和国际化校园氛围的熏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2.树立国际学术话语权

  一个民族要复兴、一个国家要崛起,必须“在知识上扮演一个有力的角色”,即必须有能力对世界知识体系做出贡献,大学在其中肩负重要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中国学术界日益与国际接轨。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研究者,都有意识地学习国外先进成果,大量出版学术译著,各高校也鼓励学者在各专业国际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并以此设立一系列级别的学术评价制度,在某些学术领域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大学学术的这一发展过程,可归纳为“跟随式”到“并跑式”。然而与中国开放新阶段的要求相比,“亦步亦趋”的学术国际化已不适应新阶段的发展,中国大学学术需要也应该逐步走向“领跑式”,建立中国学术品牌,引领国际学术潮流。中国大学有责任拉开构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权的大幕。中国大学的研究成果要 “走出去”,走向世界,引领国际。而全面提升中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要采取立体化、系统化的策略。一方面,大学应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际学术环境,瞄准国际前沿,积极接轨国际通行学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引导鼓励教师瞄准国际前沿开展高端学术研究。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大学应鼓励教师用国际前沿的模式进行一些中国问题的研究,因为用“国际范式”可以保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学术传播的基础,而“中国问题”则可突出我们的优势领域,这正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3.发挥高端智库的作用

  大学要做“有灵魂的教育”,应以思想“智库”的角色来对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作出贡献,把科学研究与国家发展领域中的实际结合起来。对人文社科大学来说,智库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有效组织形式。摆在中国大学面前的问题有两类,第一类是涉及全人类命运的共同问题,比如资源环境问题、世界和平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还有一类就是国家重大急需问题。比如,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如何回应美国力推的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的挑战,在世界贸易新格局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无论是国家面临的问题,还是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问题越来越大、日趋复杂,而研究者专攻的领域则日趋细小、狭窄。弥补这“一大一小”的剪刀差,智库是有效的应对方法。近年来,中国高校智库虽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但却存在诸多不足。政策敏感性不强,研究的针对性、前瞻性、战略性、操作性不足,机制不活,对决策的影响力较弱。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在开放升级、经济转型的形势下,亟需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决策服务能力强、战略谋划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高质量智库。高校智库建设必须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探索高等院校与政府部门之间、高等院校校际之间、国际国内研究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研究和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评聘和组织创新机制,建立以贡献和服务为导向的评价与激励体系,形成多元、融合、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切实承担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历史使命。

  大学担当时代赋予重任、服务国家战略的思考

  在中国开放的新阶段,大学如何更好地履行使命,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和需要,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对于财经特色鲜明的高校而言,要以出人才、出成果、出思想为核心职责,强化质量,提高水平,服务中国开放新阶段新发展。

  1.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新平台

  人才要形成国际竞争力,必然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进入中国开放新阶段,上海财经大学探索开展了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深化通识教育改革、开设国际暑期学校、落实海外实习基地等路径,大力推进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

  对标国际一流人才培养标准。学校参照国际先进经验和现代大学经济学、商学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改革并建立新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和商学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积极引进国际标准的教材和教学项目,探索优势专业的全英语授课,进行硕博连读培养机制改革。重点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深厚的专业知识,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深化通识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专业知识和公民意识,必须大力推进通识教育。2013年,学校启动实施通识教育改革,将国际化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设计打造了包括语言与跨文化沟通等七大模块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计划通过5年持续建设,新增120门通识课程,同时更新现有100门课程,提高课程质量。还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MOOC等国际课程形式,共享高质量的网络通识课程,充分利用同城和财经兄弟院校资源,有效弥补师资和课程的不足。

  开设国际暑期学校。大规模派遣学生海外游学毕竟不现实,为了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体验国际知名教授的教学,学校从2014年暑期小学期开始尝试开设暑期国际课程。当年共有9个学院开设了37门课程,聘请了包括来自哈佛、剑桥、杜克、密歇根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的38位外籍教师,在校本科生选课人数超过1000人次,完成课程修读的学生共计846人次。学校暑期国际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大幅提升了学生国际化参与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学校鼓励本校教师参与暑期学校,学习国际知名大学教授的教学模式,并将一些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推广到学校日常教学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加快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结合中国崛起对国际组织人才的战略需求,基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传统、学科师资优势、国际交流合作基础,学校提出了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拥有出色外语能力,善于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掌握扎实的金融和商务专业知识,能胜任在国际组织从事金融与商务工作的高端财经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本硕培养贯通、国际国内贯通、学习实习贯通,采用本硕贯通“1+2”模式,学制三年。

  建设海外实习基地。为深化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全面打造学生国际化的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推动生涯发展教育国际化,2015年学校开始着手搭建海外实习基地。其中,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糖酒集团澳大利亚海外实习基地项目就是一个重要的尝试。澳大利亚玛纳森食品集团作为上海财经大学的海外实习基地,定期向上海财经大学在校学生开放短期实习岗位,由上海糖酒集团和上海财经大学共同组织部分在校生前往澳大利亚参加6个月的海外带薪实习。

  2.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科研工作要更加注重运用国际范式研究中国问题,进一步加大“走出去”的力度,主动融入国际学术体系,对标国际一流。近年来,学校积极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强化中国问题研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反响。

  关注中国问题的研究。在开放新阶段,中国问题日益成为世界问题,学校高度重视鼓励教师以国际通行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让世界了解中国;通过探索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参与公共服务,引领社会发展;最终在中国问题的研究范式和重要领域产生全球影响力。比如,学校经济学研究呈现“中国问题、国际范式”的特点,优势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国际学术竞争力不断增强。理论经济学中博弈论与机制设计、劳动力市场、收入分配等领域在《美国经济评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评价;应用经济学在公司金融、财务会计、资产定价、私募及对冲基金等领域产出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统计学在复杂经济数据的建模与应用、高维数据降维处理、大数据挖掘与统计等领域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确立未来在学术体系中的坐标。学校通过研究制定2020年科研发展规划,着力构筑支撑适应国际学术环境、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科研创新体系,力争在国际学术坐标系中找到合适位置。学校坚持“高端引领、批量跟进、以用为本、注重绩效,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流得动”的战略,提升队伍国际竞争力。通过制度激励,高标准、严要求,牵引、鼓励广大教师追求学术卓越,大力抢占国际学术话语权。鼓励一部分优势学科以高水平学术论文,尤其是国际期刊论文在经济管理学科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突破,逐步产生国际学术影响力。根据规划,高水平学术论文,尤其是国际期刊论文在经济管理学科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学与商学整体进入ESI前1%。在世界金融学顶尖期刊发文排名中,继续保持国内高校前茅,部分学科力争进入国际前50名。

  3.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服务国家和社会是学校一直以来的传统。在开放新阶段,学校以国家使命、资政启民为目标,根据“对接需求、强化特色、完善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主动性、自觉性,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推进内外协同、突出研究特色,建设有财经特色的智库平台。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学校结合办学传统和优势,把推进自贸区协同创新研究列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攻坚领域,积极回应国家战略需求,率先于2013年10月26日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和高校成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自贸区协同创新中心发挥了智库的“参谋”和“外脑”作用。参与完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总体方案升级版”;参与完成2013版、2014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高校智库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特区”,也是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以自贸区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例,搭建了由需求方、提供方、第三方组成的供需对接、多元融合的创新协同平台。协同高校通过推送骨干成员进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挂职、在自贸试验区内部直接设置研究机构等方式,即时对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直接服务于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响应自贸试验区发展改革面临的重大需求。“需求导向、动态进出”的人事管理制度。改变现行的以“身份”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实行围绕建设目标和任务,因岗聘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行任务聘期制,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和任务,便自动退出,回到原单位的旋转门制度。试点、推进流动性相对强的人员聘任机制。建立“团队考核、用户评议”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在绩效考核中试行以成果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团体考核,考核标准由决策咨询的需求方来决定。新成立的”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中国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等智库机构平台核心领导人员的聘任上,都不设行政级别、不受年龄限制,由资深专家担任,实行校长直接聘任制,引入市场机制,薪酬相对灵活。

  参考文献:

  [1]2014年我国实际对外投资已超过利用外资规模[N].经济日报,2015-01-26.

  [2]2014中国资本的转折年[N].中国经济导报,2015-02-22.

  [3]傅莹:中国版“戈尔巴乔夫”没出现 让美很失望[N].环球时报,2015-6-19.

  [4]严隽琪: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求是,2013-08-29.

  【作者樊丽明,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