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切实把握好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和实质

www.jyb.cn 2016年07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来,全国各地各学校积极响应,许多地区和学校制定了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有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综合改革走入了误区,使得应该解决的深层教育问题和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有的甚至造成了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浪费。要使教育综合改革真正取得实效,需进一步明确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和实质,并在综合分析教育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搞好顶层设计。

  教育综合改革的误区

  通过考察各地和各学校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办学实际发现,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综合改革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以简单地抓全面替代教育综合改革;二是以教育内部改革替代教育综合改革。

  误区之一:以简单地抓全面替代教育综合改革

  从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以及改革实际看,其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仅仅是将各个教育领域或教育环节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认为这种抓全面就是教育综合改革。比如,有的改革方案把以往所抓的工作几乎从头到尾列举了一遍,和以往的改革方案并没有实质性区别。还有些地区和学校将以往的工作方案贴上一个“教育综合改革”标签,以此来替代教育综合改革,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平行推进,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其结果是,为了“综合而综合”,一些深层问题和矛盾没有触及也无法触及。这些所谓的教育综合改革基本上是在走形式,走过场,根本无法取得教育综合改革的效果。

  误区之二:以教育内部改革代替教育综合改革

  有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实施措施仅仅限于教育内部事务,很少甚至有的根本没有涉及教育外部因素,仅仅是就教育谈教育。还有的只是将教育外部如何支持和确保教育发展轻描淡写地写上几句。其结果是,很多仅凭教育内部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办学经费、师资队伍编制等问题,必然无法得到解决。这样的教育综合改革,其效果可想而知。

  走入教育综合改革误区的原因简析

  剖析某些地区和学校走入教育综合改革误区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总体而言,既是多年的规划惯性使然,也是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使然;从根本说,是对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缺乏正确的认识使然。

  1.多年的规划惯性

  由于长期以来各地各学校在制定各种方案时都是追求面面俱到,因此,导致很多地区和学校在制定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时仍然摆脱不了“大而全”的思维惯性。从理论上讲,这一认识无疑违背了矛盾论中关于抓主要矛盾和抓矛盾主要方面的观点。事实上,教育综合改革就是在对教育全局进行深入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抓住难点,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严重阻碍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找到教育综合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而不是以简单地抓全面替代综合改革,也不是把日常工作都列入到综合改革方案中,更不是将以往的工作方案简单地扣上一顶“教育综合改革”的帽子,敷衍了事。否则,不对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各项事务平行推进,平均用力,终将导致改革徒有其名,只能是轰轰烈烈地走过场。

  2.教育系统的复杂性

  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教育以外的社会大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得到相关社会力量的必要支持。比如教育经费问题、人员编制问题、干部任用问题、就业问题等,都不单单是教育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仅仅依靠教育领域内部或自身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无论制定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也好,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也罢,既要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同时也要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恰恰因为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艰巨性;与此同时,教育综合改革涉及因素之多、牵涉利益之广、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难,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改革者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制定和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时容易出现简单地抓全面的问题,而且也更容易出现只抓教育内部、不注重抓教育外部的问题。

  3.对教育综合改革内涵缺乏正确认识

  自从国家提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来,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并没有明确界定。一方面地方政府和学校想要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当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给了地方政府和学校自主权的时候,地方政府和学校又希望上级政府给出的是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在制定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中,这一矛盾体现得十分明显。恰恰由于这一矛盾,导致对教育综合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究其根源无疑在于对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缺乏统一和正确的认识。

  教育综合改革内涵和本质的再认识

  为明确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许多研究者就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形成了一些观点。总体看,已经形成的观点基本明确了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要走出教育综合改革的误区,有必要对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和本质进行再认识。

  1.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

  综合国内学者对教育综合改革内涵的已有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有研究者提出,“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动因来自教育机构与个人等微观主体的诉求。”“教育综合改革的运行逻辑是中央和地方合理分担改革成本。”“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系统的制度创新。”研究者从教育综合改革的目的、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动因、教育综合改革的运行逻辑、教育综合改革的手段等不同视角对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但是对于什么是教育综合改革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界定。

  第二,有学者认为,“综合改革主要是指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包括综合研究改革、系统设计改革、科学组织改革和整体评估改革。”其主要从教育综合改革的特征上进行了解释,指出了教育综合改革的路径和评价方法。

  第三,有学者提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首先必须是‘改革’,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综合‘发展’代替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在‘综合’,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全面’改革代替‘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只是‘教育领域’的独家事务,必须得到‘社会领域’的合力支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首先必须是改革,这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第一层要义,也是其基本前提。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是“综合”的,这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第二层要义,也是其区别于“零散”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虽然是“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却不能仅仅成为“教育领域”的独家事务,必须得到其他“社会领域”的合力支持。

  第四,有学者指出:“所谓综合改革,就是要进行通盘、全面的改革。”同时指出:改革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改革的重点之二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的重点之三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指出了教育综合改革的部分内涵,即教育综合改革要通盘、全面;另一方面指出了教育综合改革的三项内容。而且,提出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种观点对于我们把握改革的重点很有益处。

  综合上述各位学者专家的观点,不难发现,这些观点并没有完整地或详尽地说明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有的指的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目的,有的指的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动机,有的指的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手段,等等。通过综合各位研究者的观点,结合前一段时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际,本文认为,教育综合改革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个体自身发展需要,以解决教育事关全局的深层问题为切入点,以推动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主要目标,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协调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集聚教育内外部资源而开展的教育革新活动。

  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其一,改革源于需要。这种教育改革是根据时代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体发展的需要,根据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实际而提出和进行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其二,改革源于问题。这种改革要切实解决过去改革中没有触及的事关全局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深层问题,从根本上对教育进行深层改革,从而使教育发生根本性改变。第三,改革要有重点。一提到教育综合改革,表面上看似乎什么都要综合,什么都要涉及,什么都要改。事实上,综合改革必须是有目标、有重点的改革。从目前我国教育现状看,其重点目标就是推动教育公平和提高育人质量,这也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第四,改革要抓重点。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在于创造一种不同以往的体制机制,而这种体制机制能够把教育内外部的各种资源和力量整合到一起,能够处理好教育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使教育内外部的关系协调一致,以共同推动教育改革。

  2.教育综合改革的特征

  教育综合改革与以往的教育改革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我们认为,“综合”是教育综合改革区别于以往教育改革的本质特征。教育综合改革的综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教育综合改革是对教育内部与外部因素的综合。教育是一种系统的社会活动,既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也要遵循社会大系统的规律。无数事实证明,教育无法脱离外部因素而独立生存和发展。教育要发展,必须得到教育外部诸领域诸要素的大力支持,有时甚至必须依靠外部力量和要素才能实现教育发展目标。因此,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注重调动教育内外部力量,才能切实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也才能实现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

  其次,教育综合改革是对教育内部诸要素的综合。从其内部结构上看,包括区域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学科结构等;从层次上看,包括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等;从体制上看,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混合所有制学校,等等。再从学校内部看,包括师资队伍、学生、设备、教学、实验,等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对教育内部诸要素的综合,必须是围绕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和核心目标,在综合分析各教育要素和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各基层学校,紧紧围绕教育改革中心任务,最大限度地综合分析各种教育要素和教育环节,而不是各说各的话,各行其是,必须注重教育综合改革的系统性。

  教育综合改革除了与以往的教育改革有本质的不同之外,还具有以下一些一般特征。

  革新性。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是一种革新和转变。教育综合改革也不例外。教育综合改革首先必须针对阻碍教育发展的因素进行改革。不进行改革,不能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仅仅以自然增长和自然发展代替改革,不仅不能称之为改革,更不能称之为教育综合改革。

  系统性。系统性是基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前提,系统地整合教育内外部资源,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思考和系统设计。比如,构建现代教育体系,这就是对教育进行综合改革的一种具体表现。再比如,实施家校合作共同育人,这也是在综合教育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措施。也即是说,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处理好教育这个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要进行系统性、全局性思考。不仅如此,还要进行整体推进和评价。这样的改革才称得上是综合改革。

  全面性。全面性是指基于教育综合改革这一前提,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区域全面性、结构全面性、层次全面性、要素全面性、环节全面性。改革中要结合教育内外部实际,对诸多教育要素和教育环节进行通盘考虑,整体设计,整体推进,整体实施,整体评价。这种改革不仅有利于避免以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片面性、局限性,而且可以极大地避免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不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不能以简单地抓全面代替教育综合改革,更不能将以往的日常工作方案简单地贴上“教育综合改革”的标签,大搞形式主义。

  协调性。协调性是指基于教育综合改革这一前提,要求教育改革必须协调好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的各种关系。比如,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的关系、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东部和西部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德智体美的关系,等等。同时也要处理好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比如,校园安全和公安消防的关系、用水用电与教学的关系、师资队伍短缺与人事编制的关系、学生实习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等等。因此,教育综合改革必然是注重协调性的改革,这是教育综合改革的起码要求。

  深层性。由于教育综合改革不同于以往的单项改革,其涉及的教育因素将比以往更多,牵涉的利益相关者也将比以往更多、更复杂,因此,教育改革所面对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必然是深层的。这样的改革触动利益群体范围之广、领域之大,可能是前所未有的。而只有解决了这些棘手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长期存在的深层问题,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发生根本性变革,才能使全社会广泛地享受教育的红利。

  制度性。教育制度是来源于实践的维持教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制度建设,即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归宿和必然结果。既然教育综合改革是深层和深水区的改革,那么,必然触及到传统的阻碍教育发展的机制体制。这就要求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探索建立一系列新制度,废止那些不适应新形势和阻碍教育发展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才能够使教育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化性。教育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征的教育观念形态、教育环境氛围以及教育制度的集合体。教育文化具有时代性、稳定性、保守性等特征。一定时期的教育文化影响甚至决定一定时期的教育发展。教育综合改革则是对教育整体的改革,是对教育全面全局的改革,是对教育的深层次变革。因此,它必然触及教育文化,可能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教育文化。通过建立一种适应世界和我国教育新形势的新型教育文化,以新的教育理念代替传统的教育理念,这既是教育综合改革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是检验教育综合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

  总之,各地各学校在进行教育综合改革时,应切实把握好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和实质,按照国家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标和任务,认真分析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分析优势劣势,找出症结所在,找出阻碍当地教育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主要任务,确定主攻方向,集中教育内部外部力量,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各种教育问题,进而推动当地和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骈茂林.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与推进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20).

  [2]高书国.把握改革整体方向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J].中国教育报,2013-12-27.

  [3]吴康宁.改革·综合·教育领域——简析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要义[J].教育研究,2014(1).

  [4]顾明远.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宏观视野[J].教育研究,2014(6).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国家一般课题“高位提升,惠及全民——鄞州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批准号:BHA120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卢彩晨,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